背奶一个多月,哺乳室成为每天必去的地方,一起背奶的妈妈笑称:这是给娃做饭的公共大厨房。也许大家还不知道“背奶”是什么意思,就是职场妈妈为了继续能够让宝宝喝到母乳,需要每天把母乳吸出来冷藏或者冷冻,然后再带回家给宝宝。
进入哺乳室前,我觉得这只是一个私密的空间。没想到之后每天除了给宝宝做饭之外,在这个公共大厨房里,一群厨师的交流也让我收获很多。大概是一群有着共同经历的人聚在一起,会更容易打开话题。
讨论最多的问题,自然是母乳喂养的问题,其次高居榜单的是生产问题和与上一辈照顾孩子的分歧。
今天就聊聊,母乳喂养。每个母乳喂养妈妈基本都有一段血泪史。我想说母乳喂养的痛真的不亚于生孩子,因为生孩子有医院护士帮助,而母乳喂养却是一个人战斗和坚持。(先摆明立场,我曾经是母乳完美主义的坚持者,但如果再次重来我不会让自己那么忧虑,只要适合自己和宝宝,哪种喂养方式都是好的喂养方式。)
产检期间,孕妇学校都告诉你母乳喂养是最好的方式,母乳的营养是任何配方奶都替代不了的,母乳里有妈妈给的免疫物质。而母乳课反复强调:早接触,早开奶,勤吸允,老师一直不断的重复多吸吸多吸吸。我脑袋里就记住了:“多吸吸,吸吸就会有的”。原来母乳喂养真的不是这么简单,每个哺乳室的妈妈关于母乳喂养都有着与生孩子一样难忘的经历。
妈妈A:我的rt弹性条件不好,宝宝一吸就痛死,不给他吸又会涨奶,而且会饿得大哭。刚生完什么都不懂,也不知道怎么解决,只知道喂奶好痛好痛,怕喂奶又得喂,当时只要把宝宝抱过来,身体就先打寒颤,身体本能的就抗拒喂奶。宝宝不好含接,就涨奶造成乳腺炎。乳腺炎会肿的跟铁块一样,又请通乳师来通乳排奶。这个痛怎么解释呢,就是又红又肿的伤口,你还得不停的去按压它。就这么一直痛着喂奶,适应了一些,但还是痛,后来混合喂养,再后来就没奶了。不过现在二胎,我知道了问题在哪里,我已经懂怎么解决了。
妈妈B:我倒是没有rt内陷的问题,但是头2个月也基本不敢喂。我生孩子后发炎了,所以母乳不能喂,当时很虚弱,为了保持之后能母乳,每天都坚持用吸奶器将奶吸出来。后来能喂了,不知道怎么回事,rt居然吸起了小水泡,跟脚穿鞋子打起了水泡一样。这么柔嫩的地方,磨起水泡,还坚持喂奶的话,就跟小水泡再不停的磨,这种痛也可以想象到。妈妈A告诉B,是不是你宝宝的上颚比较高,磨到你的rt了,当时应该换个哺乳姿势试试。
。。。。。。
不同的故事,都透露着一种痛,还透露着一种无助——新手妈妈的无助。如果之前有对母乳更多的了解,如身体条件上更早的评估;如更多的心理建设等;遇到问题如果有专业的正规的易接触到的医生或机构来帮助(催奶、通乳、母乳喂养服务行业鱼龙混杂),母乳喂养的道路会不会更容易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