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
《穷查理宝典》看至456页。仅剩下最后一讲,第十一讲《人类误判心理学》了。
第十讲跟第一讲很相似,只是更为清晰和具体一些,故按下不表。第九讲中,查理芒格对学院派经济学提出了一系列的批评,其中诸多内容也已经散见于之前的演讲稿中。
▶01
在第九讲中总结了九条:
1.自闭。仅掌握一门学科思维习惯的必然后果,就是导致铁锤人综合症。
2.没有采用硬科学的全归因治学方法。包括曼昆,在他的大部头《经济学原理》中没有指明基础知识的来源。心理学也有一个名家喜欢这样做,法国的拉康,把所有能够拿来的名词拿来就用,强力误读。
3.物理学嫉妒。这个词仿造自佛洛依德的“阴茎嫉妒”。查理认为,经济学求精确是个错误方向。在我求学的时候,这个问题就一直有争论。很多数学家改行做经济学,依靠建模造就了很多学术成就。的确有很多教授持有跟查理同样的看法,即经济学是无法精确的。
不过,原谅我说句不客气的话,他们的反对多少是因为自己不懂数学,跟查理经过理智思考的结论还是不同。
4.太强调宏观经济学。5.经济学综合太少。6.对心理学无知。
7.对二级或更高级效应关注太少。我们知道“蝴蝶效应”,因为改变一个因素导致最终结果的巨大不同(有部同名电影很值得一看)。查理认为,经济学比气象学更加复杂。
8.对捞灰金概念关注太少。
9.对美德和恶行效应不够重视。根本原因还是在于,这两点无法量化。
▶02
在此过程中,查理在两个商学院都提出了同一个问题。
请给我几个例子,说明你们如果想提高销量,正确的做法是提高价格。
学过一点经济学的都知道供给和需求曲线。价格提高,销售量肯定是下降。
但稍有一点生活常识的话,也知道有种东西跟需求曲线是相反的,即奢侈品。在《影响力》中有一个案例,一个景点的首饰店店员不小心标错了价格,使价格在原来的基础上多了一个0,结果反而大卖。
实际上,能够答出来的学生基本上也都是这个答案。
我们看看查理芒格给出的其他几个答案:
非奢侈品也可以,尤其是耐用品。价格高会让人觉得质量好。
提高价格,额外的利润用于改善销售系统,从而提高了销售量。(可以看出查理思考的广度,的确是从系统角度去思考问题的。)
提高价值,额外的利润用于贿赂或其他不道德的方式促进销售。(这一条我服了,不得不说,很生活。我深有感触的就是有些公司,跟教育局的“合作”,通过学校推销他们的产品或服务,价格更高,销量却比纯粹依靠市场行为的高出不知道多少倍……)
▶03
除了这个问题,书中的另一个问题也很有趣,反应了查理所主张的思维方式。
美国有一项运动,是一对一的,会举办全国比赛,有一个人获得两次冠军,但中间隔了65年。
查理的一个儿子解答了这个问题。
思维过程是这样的:不可能是一项需要手眼协调的运动,因为没有80岁以上的老人家(从65年推理)能获得台球冠军,网球就更别提了。(那么棋类的可能性最大),不可能是国际象棋,因为规则太复杂,需要极大耐力。(同理围棋也不可能)剩下的就是西洋跳棋,这是可能的。
推理过程其实挺简单,注意他使用了逆向思维,不可能……不可能……。确实要比正向思考有效的多。
福尔摩斯说过:当你排除所有的不可能,剩下的就是唯一的真相。
▶04
还有一个心理学问题。
赌场里,有50台标准的老虎机,它们外表和出现的图案全部是一样的,返还率也是一样的。但其中有一台,无论放在什么地方,都比其他的机器更加赚钱。为什么?
这问题很难,重点是它揭示的心理机制。答案是这台机器出现两个相同的图案比其他更多。
这个不同之处引发了人们的心理反应,认为这台机器的中奖率会高一些。
实际上并没有什么不同。
明天完成最后一讲,《人类误判心理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