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看到朋友的孩子写的一篇小作文——
从我六岁那年开始,每个星期天,我便要走脚下这条路。不知道这上面有我多少个脚印,有我多少美好的回忆!
这是一条很直的路,没有弯道,没有岔口,走起来十分舒服。这就是我的“求学之路”,我走这条路去上琴课。我喜欢走这一条路,因为路上有许多坐在车里,呆在家里所体验不到的乐趣!
每周的同一时间,你总会看到两个身影在路上走或是在路上狂奔,那就是我和妈妈。下了琴课,我们拉着手,欢天喜地地往家里走时,我总要做几期节目,比如说,《走进自然》《科学小问答》《名乐曲欣赏》《“音乐之声“歌曲大奖赛》等等。我会编开场白,然后请妈妈做嘉宾。我又当主持人,又当记者,忙得不亦乐乎。妈妈也特别配合,我问一句,她答一句。在做《科学小问答》节目时,我和妈妈就身兼两职,妈妈当乙队代表兼评委,我当甲队代表兼主持人,主持人说问题,两个队分别答完后,评委打分并点评。从这样的游戏中,评委妈妈让我学到了很多有关科学、自然、艺术、生活等方面的全新知识。这条路又成为了我的”知识增长之路“和”游戏之路“。
这条小路,还是我的”健康之路“呢!因为路旁有许多高高低低的树木花草,我很喜欢去碰他们,高的我就跳起来碰它,矮的就用手摸一摸,那种油油的、凉凉的感觉,真的特别舒服。妈妈说多跳可以长高。我于是更喜欢这种运动啦!最重要的是,只要能碰到妈妈指定的触碰点10次,就能得到由”李星零食公司“提供的零食一款哦!
有时,我和妈妈会骑自行车去上琴课,又骑自行车回家。那种感觉爽得不一般。我们冲下坡时,一起尖叫,又一起费力地蹬上坡,累的时候就互相鼓劲儿,可好玩了!这又是我们共同的”锻炼之路“。
在这条路上,我可以逛逛文具店、书店、零食店和奶茶店,闻着奶香、墨香,我有些陶醉……牵着妈妈的手,漫步在树与树之间,留下银铃般的笑声,轻轻对它们说:改天,再怀念!
虽然我不在场,却能感受到那样一副幸福的场景。孩子的快乐、单纯、充满灵性跃然纸上,这样的陪伴多美好啊!孩子眼中的世界这么有趣,这么美好,贴近他们成人是不是带着好奇和快乐的感觉重新活了一遍?孩子的心中有了这样的图景,有了这样的看待世界的视角,她的未来一定光明。
我想这样的陪伴可以做为范例了。
伯恩斯博士写的《幸福家庭的石块基石》一书中,把陪伴孩子成长放在特别重要的地位。我深为赞同,因为无数优秀的孩子成长的经历验证了这句话的正确性。
我没有调查有多少家长会重视和孩子在一起的问题。我知道的是这几种情况:有的朋友陪孩子过度——心思完全在孩子身上甚至忘记了自己;有的完全不管孩子,任其自然成长,美其名曰顺其自然,实则是把工作放在过高的位置,对孩子忽略了责任;有的想陪却不会陪。
记忆中我亲眼得见的的有这么几个难忘场景——
镜头一:
男孩子刚上一年级。老师布置的作业是十以内的加减法。老师布置的作业不少,孩子一次独立完成确实比较费劲。为了帮助孩子,父亲拿把扇子坐在男孩书桌旁,不停地帮孩子扇风。孩子遇到不会做的题目,就停下来想。父亲看看时间过去了不少,就焦躁地催促:“3+7算不出来?这么简单怎么算不出来?快想,快想!刚才3+6都算出来了,等于9,现在多一个,等于几?快想!想不出来?你真把我急死了!等于10!等于10!快写,快写!你上课听讲没有?是不是开小差了?我辛辛苦苦上班就是为了你,你还开小差!就爱知道玩!玩有什么用!今天不写完别想玩!”
男孩嘟嘟囔囔的说了些什么,脸上写着沮丧。但没办法,只好接着写。不出两分钟,遇到第二道不会做的题目。于是父亲重复上面的话,如此往复,直至深夜。
父亲辛辛苦苦陪了儿子几个小时,据说这样的节目常常上演。
家长不懂一点教育的常识,只是一味的按自己的性子去要求孩子,这样的陪伴不如没有。
镜头二:
双休日到了。6岁的女孩说想妈妈带她出去玩。妈妈答应了。
妈妈带孩子商场的游乐园。游乐园里劲歌飞扬,女孩进去爬高爬低的,玩的很开心。妈妈坐在外边耐心等待。玩完了,妈妈带女孩去麦当劳,两人点了不少,吃的很饱足。吃完后,妈妈带女孩去逛街,买了衣服,家居生活小物件等等。在这个过程中,家长 和孩子交流的基本上是吃什么,穿什么,用什么。
物质的世界,成人的世界需要家长做些过滤做些选择再给孩子。不只是打发时间,不只是满足孩子的物欲。生活像成人的孩子很难天真,不天真的孩子很难快乐。
镜头三:
男孩6岁。夏天的某一天,下暴雨了。
“儿子,我们去外面看看,去尝尝雨中的滋味。”
“好!”儿子高兴的答应了。
母子俩打着伞走在雨中。妈妈问儿子:“你听,雨水打在伞上。他们在干什么呀?
“有的练习打鼓,有的练习滑滑梯。”
“把手伸出去,看看雨点是什么样的,它的力气大不大。”
男孩把手伸出去,咯咯咯的笑:“好痒呀!他们像水做的针,他们在我手上跳舞!”
“他们一定玩的正过瘾吧? 闻一闻,他们把什么味道带来了?”
男孩使劲吸了一口气,说:“树叶的味道,泥土的味道,水的味道……”
妈妈也使劲吸了一口气,说:“嗯,好像还有花的味道呢!小草树叶见到雨点,想说什么呀?”
“谢谢你让我解渴!现在我好舒服呀!我要变得更绿啦!”
聊了一会,男孩猛踢一大脚,把自己的凉鞋踢到如河道的小路上,妈妈也猛踢一大脚,把鞋踢到那双小鞋旁边。看着两双鞋顺水漂流,两人相视大笑。
过了一会,他们发现前面有个下水道,眼见鞋要掉下去。儿子大叫:“站住,站住!不许跑!”两人一路狂奔,在最后关头把鞋踩住了。
妈妈笑:“这辈子不当一回灿灿的鞋真是白活了!”
教孩子在大自然中充分的感受快乐的玩耍是教育家们普遍认同的方式。节假日把孩子投到大自然中省钱轻松又有价值。
三个镜头是三种不同陪伴的方式。可以说,不同的方式决定了孩子的未来。
家长越是用心陪伴孩子越快乐,自己的收获也越大;越是应付,越觉得孩子是可有可无甚至是累赘,自己其实也收获不了什么。或者说,方向错了,怎么努力也收获不到幸福。
有句话让多少家长警醒铭记——没有任何成功能弥补亲子教育的缺憾。我相信,这句话是真理,尤其到人老的时候,到老无所依的时候。
趁我们还年轻,趁孩子还需要你,多陪陪孩子吧!放下自己的架子做一做孩子的伙伴。在陪伴的过程中给孩子快乐,帮孩子打开感官,让孩子的生命状态舒展愉悦,孩子在不知不觉中就成长了。孩子成长,用他们纯净的心引导我们去发现我们没发现过的地方,我们也成长了。
每个孩子都是独特的。用心去做,多读书,多向别人学习,我们就能创造出无数陪伴孩子的方式,营造出幸福的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