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颈鹿式沟通的第一个方法就是观察,把你看到和听到的东西准确地描述出来。也就是说,当我们听到什么或者看到什么的时候,我们应该先讲事实,而不是先表达观点。
著名哲学家克里希那穆提说:“不带评论的观察是人类智力的最高形式。”只有当你不带评判地去观察,才会发现事情的真相。
感受:说出真实感受,挖掘真实需要
沟通中有矛盾、有分歧在所难免,毕竟让彼此感同身受是不太现实的。虽然感同身受有些难,但是沟通双方达成理解和包容却是可行的。
我们前面说了,沟通前要不带评判地去观察,应该讲事实,接下来又该做什么呢?那就是要直接、清楚地讲出自己的真实感受。比如“我觉得很难过”“我感到很失落”“我很担心”等等,这些都是你的切身感受和体会。相比批评和指责,很好地表达自己的感受,更容易让人接受。
学会分辨感受是一种很重要的技能。
生活中常有很多人觉得自己表达了感受,但事实上他表达的并不是感受。比如,我们经常会说:“我觉得你让我很生气。”在这句话当中,你所表达出来的不是发生的事情让你很生气,而是对方这个人让你很生气,这就不是真实的感受。真实的感受是,当时发生的事情。
为什么在沟通中表达出自己的真实感受非常重要呢?因为你的感受的背后一定潜藏着你的需求。不把感受表达出来,你的需求就不会被挖掘出来。
行动:提出具体可执行的请求
当我们不带评判地去观察时就会发现,在那些看似不怎么友好的语言和行为之下,最深层次的需要,往往都是人类共通的需求,如归属感、快乐、理解、信任、尊重、爱……前面我们已经详细探讨过需求这个问题,在这里不再赘述。总之,当这些人类共通的需求没有得到满足时,就会出现各种各样的矛盾。反之,如果这些需求得到了满足,那么矛盾自然就会变少了。
当挖掘到对方的需求之后,我们还需要做什么呢?这时你还可以提一个可执行的请求。为什么是可执行的请求?因为请求有可执行的,也有不可执行的。
当我们能够把所有的事情变成一个可执行的、能够有操作性的,而且不具有特别大的攻击性,也没有特别多贬低意味的请求的时候,整个沟通过程就会顺畅很多。
这就是长颈鹿式沟通的高明之处。总结起来其实很简单,就是不带评判地去观察,说出真实感受,挖掘出真实需要,最后再提出具体可执行的请求。如果能够把这一连串的方法都掌握好,并成功运用到沟通中,相信每个人都会突破沟通的困境,成为沟通高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