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款购房被刁难 :提供资金来源:逼你贷款
赵志义律师、
当“仅有的全款客户”都被刁难,楼市的问题已经不是卖不卖得出去的问题,而是整个系统是否还值得信任的问题。
最近,一位朋友和我说:“我手里攒了几年辛苦钱,准备全款买房,结果银行、开发商、中介轮番给我施压——不是不欢迎,而是处处为难。”
这不是个例。
在如今这个楼市库存高企、销售难以为继、资金链濒临断裂的时代,全款客户本应是雪中送炭。但讽刺的是——他们反而成了被刁难、被利用、甚至被榨取的对象。
一、楼市现状:冰冷的真相
2024年到现在,全国大多数城市房价持续走低,交易惨淡,开发商为了回款频频打折促销。理论上说,像全款客户这样的“优质买家”,在今天应该被视若珍宝。
可现实呢?
仅有的全款客户,正遭遇系统性的阻挠、套路、施压。
开发商“不情不愿”、银行拖延流程、中介软硬兼施,目的只有一个:
逼你贷款。
二、银行的真实目的:利息比客户重要
全款买房,本是市场经济下消费者的自由选择,也是对整个楼市的信任体现。
但在银行眼里,全款客户就等于:
没有利息收入;
没有金融业务衍生;
没有业绩增长可能。
于是,哪怕你是市场上凤毛麟角的“真金白银买家”,也逃不过这套精心设计的“制度性收割”:
表面说辞背后逻辑
资金来源要解释清楚拖住你,看你会不会改贷款
不贷款没折扣套路让你感到“吃亏”
贷款审批快、交房快制造“流程焦虑”,引导你转向贷款
要配合政策利用“监管幌子”,掩盖利益目的
这不是个别银行“多嘴”,而是一整套金融体系在对抗“客户自主权”。
🧨 三、从优质客户变成“绊脚石”,全款购房为何成了原罪?
在过去,全款是实力的象征,是开发商的救命稻草。而今天:
它成了某些人利益链中的障碍。
为什么?因为你全款,就等于银行没有利润,中介没有返点,开发商不能“打包销售+贷款分成”。
在他们的盘算里,你不是客户,而是“不好操作”的变量。
他们更喜欢那种:
分期30年、利息稳定贡献者;
能配合“商业贷款+公积金组合”的政策客户;
愿意为快速交房“牺牲利息”的焦虑型购房者。
你太理性、太干净、太不配合了——于是,你被“系统性为难”。
🧱 四、金融系统的荒诞开始裸奔
这个现象,其实揭示了一个更深层次的问题:
楼市已进入一种反常态的“利润维护模式”——不是围绕市场转,而是围绕银行的利息转。
当“现金交易”在房地产领域被视作一种“错误”或“异类”,当“贷款才能通关”变成隐性规则,那我们必须问一句:
是谁在主导这个市场?
是消费者的需求,还是银行的胃口?
是市场规律,还是被操纵的流程?
五、购房者该怎么办?不贷款不是错,拒绝被收割才是底线
如果你现在是全款客户,不想被金融系统“吞掉”,你要记住:
全款买房是你的权利,不是他们的恩赐。
任何银行、开发商、中介设置的刁难,都应被要求提供书面依据。
保留证据,不听口头忽悠。
资金转账、聊天记录、现场录音,必要时都可以成为维权的证据。
投诉是权利,别惯着他们。
对银行可投诉至银保监会,对开发商和房管局可向住建部门反映。
别让他们在“你一个人不会闹”的假设下肆意妄为。
🧾 结语:干净,为什么成了原罪?
在这个时代,能够全款买房的人,已经不多。
但仅有的这些人,反而成了金融系统眼里的“麻烦”。
不是因为他们资金来路不清,不是因为他们违反规定,
而是因为他们不需要贷款——他们不“给银行送钱”。
而这样的“干净”,在这个体系中,恰恰成了最大的“原罪”。
可悲吗?
更可怕的是,这正在成为“潜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