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1什么是碎片化阅读?一分钟讲清楚概念+场景+如何正确看待碎片阅读?
在豆瓣上有个非常火的相册集叫做《北京地铁上的读书人》,这组图片的记录者——向北以北每天上下班乘地铁的时候,随手拍下了那些在地铁上的阅读瞬间,有在车厢里偶遇的陌生人,还有每天准时准点出现在站台读书候车的女孩,向北以北称她为女神,唯一的变化是阅读载体从手机到纸质书再到kindle,但用心阅读的状态是永远不会变的。
看完这组图片不禁让我感叹,再拥挤的地方,再碎片的时间,想要阅读的人总能找到属于自己的精神角落。
碎片化阅读就是在可以利用的时间内,以自己能够理解的程度去阅读。
这里面有三个非常重要的点,在碎片化的时间用碎片化的理解来学习碎片化的内容,彭小六认为,碎片阅读不是说什么都学,而是有目的性的去学习更多。
讲到樊登读书会,关于他的争议很多,我们暂且不论,但是樊登有一个观点,我觉得很有道理,他说,如果你在生活中有任何困难,都一定有一本书在等着你。
实际上,每一个问题的解决方法都对应着一本或多本书。对于功能指导性的书籍的,就非常适合我们利用通勤的地铁上、饭前、饭后半小时、排长队间隙这样的碎片化时间,直接看方法论,吸收后落实下去,根据自我实际情况调整、迭代。
碎片阅读,就是带着疑问去书中找答案的过程。
它是一种有目的的学习。
002怎么才能让碎片化阅读的效果显著提升?(核心:学会收集概念)
包括我在内,很多人都会觉得碎片阅读习得的东西,很容易忘掉,很难形成稳固长久的记忆,殊不知,碎片阅读本来就是一块一块的内容,碎片阅读的核心应该是概念的收集,最终获得在实践过程中把概念化的知识拿来指导行动的能力。这个叫做举一反三、知识的迁移能力。
《穷查理宝典》这本书被很多人推荐过,看完很长一段时间后,我可能记不清他到底讲了哪些观点和方法论,但是我现在都会记得“甜蜜点”这个有趣的概念。
巴菲特在自己的办公室挂了一张图,图上是一个非常有名的美国棒球手,他保持了历史上最高的击中率,他的秘诀在于有些球他选择不打。
在球棒上,有一片最佳区域叫做甜蜜点,只有在球和这一小块区域发生撞击的时候,才能用最小的力量把球击出最远。这个概念延伸到我们做事的过程中,告诉我们一个道理——不懂的事情不要去做,把擅长的时期做到极致,才能有效避免浪费精力和时间。
像这样的概念就能转变我们的思维方式,类似的概念还有很多,比如二八定律、红绿灯法则、黑天鹅事件等等。
003碎片化阅读的方法(提炼+链接+融合)
碎片化阅读的方法有三步:提炼+链接+融合
我们先来谈第一步:提炼
这一步,分清两个名词尤为重要,信息和概念。
咱们通过阅读获得的知识叫做信息,互联网普及时代,大部分人获得信息的机会是平等的,只要你想打开搜索器你就可以获得信息,但是要把信息变成概念,很多人却做不到,信息和概念中间差了一步叫做提炼,也就是说,要想把信息转化成概念,你需要用自己的话把信息说一遍,提炼成概念。
第二步,链接。
朱光潜说,联想是记忆的基本原则。
要想实现永久记忆,就需要把概念和你的经验相互关联。
把信息提炼成概念并不是最重要的,最重要的是让这块概念加上自己的标签和说明,最终能够为你所用,阅读不应该追求数量和速度,我们更应该学会如何把所学习的新内容和大脑里已知的东西建立联系。
第三步,融合。
通过拆解提炼后的内容,形成自己内容。
融合也是快速迁移的能力,基于一个碎片化的内容,迅速演变成自己需要的内容。
所以,最好的学习是什么?
无论你懂得多少盖房子的原理,都要记得去适时分享,教会别人的过程就是验证我们是否搞清楚了概念,同时也是对掌握的那些方法论的验证和巩固。永远不要怕去教会别人。
004构建知识体系(如何做?)
学习任何东西都要成体系化,讲究结构化思维。
比如时间管理,当你不知道时间管理需要关注哪些内容的时候,就去收集这方面的内容,只要是看上去相关你都可以收集起来,后期就要想办法让你的碎片知识形成体系。
你可以用一张图列出来时间管理的结构化体系。
把时间管理分成三条轴
x轴讲怎么做,上面有目标、收集、计划、清单等关键词;
Y轴讲时间分配问题,上面有早起、读书、工作、运动、早睡等关键词;
Z轴讲究执行,上面有精力管理、番茄工作法、沉浸式工作法、自制力管理等关键词;
然后你会十分清楚的发现,自己了解到的一块一块的知识,原来都是逃不开三条轴的体系内容的。
005碎片化阅读的阅读选材建议
1)首先,是你自己感兴趣的事情
2)要解决自己的问题
基于这两点,阅读这个行为本身就会变得有趣而有深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