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例诊断之结肠癌

诊断学是医学基础知识里面经常考察的重要科目,今天我们通过具体病例诊断学习结肠癌的知识,下面我们来看一下病例摘要:

男性,52岁,因排便次数增加,大便带血3个月就诊。

患者3个月前开始出现排便次数增多,无明显诱因,3~6次/天,不成形,便中间断带有暗红色血迹。有时伴有中、下腹疼痛,但无发热,进食尚可,3个月来体重共下降近5kg,进来感到明显乏力、头晕。无明显腹胀及恶心、呕吐。

既往体健,家族中无类似疾病患者。

查体: T 37.4℃,P 82次/分, R 18次/分, BP 120/78mmHg。

一般状况稍差,皮肤无黄染,结膜苍白,浅表淋巴结未及肿大,心肺无明显异常。腹平软,未见胃肠型及蠕动波,无压痛、无肌紧张、肝脾未触及。右下腹深部似可及约3cm×4cm×6cm纵向质韧包块,可推动,边界触不清,移动性浊音(-),肠鸣音大致正常,指肠指诊未及异常。

化验室检查: 大便潜血(+),血常规:WBC 4.2×109/L,Hb 86g/L,查血CEA 42ng/ml(42μg/L)。

分析步骤:

1.诊断及诊断依据

诊断为结肠癌伴有贫血。

其诊断依据是:

(1)排便习惯改变,便次增加,显示病变与结直肠有关。

(2)大便带暗红色血迹,便潜血(+)。

(3)伴消瘦、乏力、头晕、血红蛋白↓。

(4)体检触及右下腹肿物,CEA↑。

2.鉴别诊断

病人便次增加伴间歇血便,属大肠病变,应鉴别:

(1)结肠炎症性患者 如溃疡性结肠炎,Crohn病,慢性痢疾等。

(2)回盲部结核 可伴有全身结核中毒症状、消瘦乏力等。

(3)结肠息肉 亦可腹泻、便血。

3.进一步检查

为鉴别与确诊应作:

(1)钡剂灌肠造影,可了解全结肠情况,有无肿瘤等。

(2)结肠镜检,可发现病变,并取组织作病理检查。

(3)腹部B超或CT,发现肿瘤,并了解有无肝或腹腔淋巴结的转移。

4.治疗原则

(1)病理证实为结肠癌后行根治性手术,病理结果可从结肠镜活检获取,或在开腹探查时证实。

(2)术后应进行辅助化疗。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