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们在了解一个人之前,往往被外貌所左右,一个长相丑陋之人,得到喜爱的可能很小。
“自其异者视之,肝胆楚越也;自其同者视之,万物皆一也。夫若然者,且不知耳目之所宜,而游心乎德之和;物视其所一而不见其所丧,视丧其足犹遗土也。”
常季问孔子,那个跛脚的王思骀,既不能站着给人教诲,也不能坐着议论大事,为什么跟随他的人比跟随孔子的人还要多?
以常人的眼光无法明白的事情,只是因为人们习惯于用同样的眼光看待所有人,并不会想到像王骀这样失去一条腿的人,必然在其他方面与一般人不同。实际上,王骀充分运用智慧提高道德修养已经达到忘我境地了。
孔子对他的景仰也溢于言表:“将求名而能自要者,而犹若是,而况官天地,府万物,直寓六骸,象耳目,一知之所知,而心未尝死者乎!彼且择日而登假,人则从是也。”
把外物当作修身的工具,只为见识和智慧服务,身体残缺只是表象而已,真正的智慧是不会显摆在表象上的。反而,优秀的人会通过比常人更多的努力来弥补身体上的残缺。
虽然一般人总会先入为主地以貌取人,所以庄子在《德充符》中提到子产会对被砍了一条腿的同门师兄申徒嘉表示出蔑视,认为其形体残缺,没有必要与人争比善心。过刑之人,能反省自身便不错了。
申徒嘉反驳他:“知不可奈何而安之若命,唯有德者能之……今子与我游于形骸之内,而子索我于形骸之外,不亦过乎?”
知道自己的残缺而坦然接受,才是有德的人……你与我在讨论精神追求方面的问题,却纠结于我的外在形体,难道不过份吗?
子产无言以对。我们往往会把对外物的印象不知不觉地加之于内在的精神印象中,而影响精神交流坦诚。不可避免地,表象总会以不同程度对人际交流中的良性互动产生压力。
在一般人眼里美貌总比丑陋更易得到好感。 要消除丑陋给人的负面影响很难,庄子认为只能得升自己内在修养以弥补。而美貌的吸引力却会越来越小,“久入芝兰之室而不闻其香”,习惯之后,美貌的刺激会趋于平和。而内在的魅力才会凸显。
所以道德修养远比容貌与健全的身体重要,一个人的容貌无法改变,或者只会越来越衰老,但是品德可以不断修练,且没有止境。
叔本华说:“具有卓越思想的人,不会被对地位、金钱、他人的赞美等等期望引入歧途,不会为了迎合别人的低级趣味而牺牲自己。”外在的物我与内在的真我之间难以区分,但是决不能混于一谈,不然,谈不上真正的修炼,只有找到真我之后,才可能不被外物所牵制。
在庄子眼里,脱离低级趣味,专注于内心修炼,才是值得为之一生努力的终极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