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话说,生儿容易养儿难,这个难,就难在与孩子的沟通上。如果我们能很好的处理亲子关系,不但有利于我们自己的身心健康,同时也会为孩子提供强大的家庭支撑,使他的人生更加健康和丰硕。
很多父母不愿放弃惩罚的手段,是因为他们以为与之对应的只有姑息迁就。还有一些父母无法意识到姑息迁就所造成的长远危害,但又不愿意去惩罚。而《非暴力沟通亲子篇》的作者用“七把钥匙”创建家长和孩子之间尊重和合作,开启化解家庭冲突,促进合作的沟通模式。令人欣喜地向家长们展示了一种既不惩罚也不姑息的方法,用充满尊重的养育方式支持孩子们获得最好的成长。
亲子教育是在家庭成员的互动中发生的 。真诚地相处和生活在一起所带来的活力和喜悦 ,是灌输 、说教和命令的方式所无法带来的 。
《非暴力沟通亲子篇》提供了一个全新的方式去理解和回应孩子们的行为。学习使用书中提供的这些工具,将帮助你跟孩子之间建立充分的信任。一个生活在充满信任感的家庭里的孩子,他的需要会被充分地尊重,他的人生也将有可能更加健康和丰硕。这种信任感是强大自信的起点,也是与孩子们建立家长们所渴望的相互尊重和真心联结的基础。
在这本非常重要的书籍里,你能够学习到非常实用的工具和技能,帮助孩子们面对这个世界。无论孩子们将来从事什么职业,你都可以把他们培养成为有教养的、关注与他人联结的人。通过营造充满尊重和信任的家园,你将激励孩子们探索他们的潜能,使得他们能够为自己未来的家庭、社区和我们这个星球做出毕生的贡献。
《非暴力沟通亲子篇》里对比了两种育儿方式:控制型(power-over) VS 赋权型(power-with)。
控制型育儿方式 ( P o w e r O v e r P a r e n t i n g )
控制型育儿方式的典型表达 :
我要你马上去做 ,如果你不去做 … …
不要让我说第二遍 !
你只要照我说的去做好了 !
不要犟嘴 !
我不关心你是怎么想的 !
我知道你想玩 ,但是你得先 … …
我得跟你说多少遍 !
基于权力控制的育儿方式 ,意味着你来决定什么是对孩子最好和最正确的 。
你来发布指示 ,并强迫你的孩子去服从 。以制控型育儿为导向的家长会花费很多的时间跟孩子训话 、提建议 、争论 、分析 ,他们会竭尽所能 、千方百计地让他们的孩子满足他们的期待 ,因为那是他们心目中唯一正确的方式 。
在努力让孩子服从的过程中 ,家长们会发现 ,他们经常用这样一些短语来命令或提出要求 ,比如 “你一定要 ” 、 “你必须要 ” 、 “你应该要 ”和 “你非得要 ” 。他们还不得不用威胁惩罚或承诺奖励一类的方法来强化他们的命令 。
孩子们根本没有或者几乎没有选择 ,也很少会被征询解决关于孩子自己的问题的意见 。
赋权型育儿方式 ( P o w e r W i t h P a r e n t i n g )
赋权型育儿方式的典型表达 :
咱们一起找出一个对每个人都有好处的方案吧 。
我们能一起想办法 ,真让我高兴 。
如果我们当中有一个人无法参与决定 ,我会觉得很沮丧 。
我想听听你的意见 ,你觉得这个主意怎么样 ?
我想知道你这会儿需要什么?
你愿意 … …吗 ?
你能帮我了解你此刻的想法吗 ?
我想知道 ,你听到这个决定时 ,有什么想法 ?
赋权型育儿方式意味着家长和孩子通力合作 ,大家一起决定什么是对孩子最好的 ,共同商讨所有的行动 ,一家人会定期地坐下来检视他们的约定 。以赋权育儿为导向的家长会利用他们宝贵的亲子时刻主动倾听 ,通过倾听孩子们的感受 、需要和愿望来理解他们 。
家长用这样的方式传递给孩子们的主要信息是 : “我希望我们能够一起找到一个每个人都能接受的策略和方案 。 ”
“我愿意在开始做这件事之前跟你一起探索 。 ”妥协 、谈判和讨价还价的方式 ,总会让某些人感到不满 ,因为它无法满足每个人的需要 ,难以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使用赋权型育儿方式的家长不会害怕听到孩子们所说的实话 。
相反 ,他们会很愿意听到这些 。因为他们明白 ,倾听并不意味着同意或者不同意 。他们知道 ,倾听通常只是对话的开始 。
如果他们能够倾听 ,就将有机会分享孩子们自己的真实想法 、感受以及需要 。无论你是制控型育儿还是赋权型育儿方式的家长 ,你的孩子都将从你的言语和行为中学习到这一切 。
孩子们会把从你那里学到的手段 ,用到跟兄弟姐妹和朋友们的互动中 。他们也会把这一套搬到学校 ,作为跟同学们互动的基础 ,而且将会用这些手段为他们未来的人际关系奠定基础 。
《非暴力沟通(亲子篇)》就是帮助家长们意识到平常说话时,不禁意流露出的“伤害”性的语言。这些语言可能使我们的孩子遭受到巨大的创伤,同时,也不利于孩子将来面对繁杂的社会。作者苏拉.哈特和维多利亚.霍德森向大家展示了改善亲子关系质量的基本沟通技能和方法。
这些技能和方法总结起来叫“七把钥匙”。
第一把钥匙:做目标明确的家长
确定养儿育女的目标,是在家庭中减少冲突、增强合作的第一步。通过这把钥匙,扩展育儿生活中的觉知,意识到自己拥有的选择。把更多更广的选择权交给你的孩子,让他们有一种全然参与自己生活的感觉,长大之后,就能成为一个有信心,有能力为自己的生活做出选择的人。
第二把钥匙: 看到行为背后的需要
所有的行为都是在试图满足某种需要。通过聚焦需要,家长们可以帮助孩子们学习如何更好地满足自身的需要,为自己的需要负责。感受是需要的信使,家长要辨识感受,把感受跟它背后的需要关联起来,找到可以满足需要的策略,孩子们就会感到自己得到了倾听和理解。
第三把钥匙: 建立安全感、信任感和归属感
家长们的行为和反应将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孩子们的情感安全。当家长学会从孩子的视角看问题、积极寻求和加强跟孩子的联结、努力创建一个滋养家庭和谐空间时,孩子们才会感到放松,才能自己地探索和享受他们的世界。
第四把钥匙:激励给予
为他人的幸福贡献一己之力是人类的一种基本需要,孩子们也不例外。当家长们能够辨识并接受孩子给予他们的这些礼物时,就是在激励孩子们奉献的天性。孩子们总是在给予,给予他们的活泼可爱、他们的欢声笑语和他们的爱。家长们被告邀请来接受这些宝贵的礼物,并且从中学习。
第五把钥匙: 使用尊重的语言
使用尊重的语言的前提,是要区分想法和感受。如果把想法当成感受会招致愤怒。
第六把钥匙:在成长中学习
无论面对的是什么,只是你愿意成为一个学习者,跟你的孩子在成长中共同探索,一起解决,就一定能够搞定它。
第七把钥匙: 让你的家成为"无错区"
我们将这个充满尊重与合作的地方叫“无错区”。在这里,每个人都会试图理解其他人行动背后好的理由 ; 你和孩子都深信,你们的需要都会得到考虑和关照; 你们会用充满尊重的方式关注需要而不是批评、指责和惩罚。
借着这七把钥匙,可以帮助家长和孩子之间建立充分的信任,化冲突为合作。
尊重 ,是一种 “看事情的方式 ”
父母和孩子们之间的诚意合作不仅是可能的 ,实际上也是你们相互尊重的自然结果 。
就像合作一样 ,尊重也经常被曲解和滥用 。当你说 ,你想要从孩子那里得到更多的尊重时 ,你的意思是什么呢 ?
是想让他们更愿意听你的话 ,跟你学习更多的东西吗 ?
还是想让他们更多地从你的立场和需要来理解你 ?
是不是希望争执能变得少一些 ?
想让孩子认同你的观点 ?
你希望得到孩子的赞赏和高度认同 ?
或者 ,就是想让孩子们照你说的去做 ,而不要问为什么 ?
或许 ,你的意思是指上面提到的所有 ?
既然有这么多的角度来理解尊重 ,你是否想过 ,请求尊重和得到尊重该是多么的不容易呀 。对于大多数的家长来说 ,尊重几乎是一个被寄予了全部希冀的词汇 ,它包含了很多的想法 、感觉和需要 。
尊重这个词的核心意义是去看 。可是 ,要去看什么呢 ?我们建议 ,尊重他人就是去看他们正在经历的一切 ——尤其是要带着尊重去看他们当下的感受和需要 。你永远可以选择你的关注点去看孩子 。你可以选择从你的视角 、你的愿望和你的评判去看他们的行为 ,也可以选择从他们的视角 ,带着尊重去看他们的感觉和他们的需要 。
聚焦于孩子的不良行为还是需求?
当你关注孩子的问题时 ,你的话就会是这样的 :
“你怎么这么不小心 ?我还以为你都长大了呢 ! ”
“你这是怎么啦 ?你是个挺明白的孩子 ,应该为自己感到丢脸 。 ”
当你一心盯着孩子行为中的错处时 ,你的话就会是这样的 :
“你这么讲话真是太差劲了 !看看你都做了些什么 !你应该是懂道理的呀 。 ”
当你的所思所想都是对孩子未来的担心时 ,你的话可能就会像这样 :
“如果你一直这样下去 ,永远都不会成功 。 ”
“像你这个样子永远都不会有朋友的 。你打算什么时候开始听我的话 ? ”
试图通过关注孩子们的问题或者孩子们行为中的瑕疵来教育孩子的家长们相信 “批评使人进步 ”这一信条 ,他们认为 ,批评孩子 、让他们感觉糟糕以及惩罚孩子 ,将会激励他们改变自己的行为 。
可是 ,这么做真的有用吗 ?关注孩子的需要无论孩子的行为在你看来有多么的不可理喻 ,从拽你的裤腿到对你大喊大叫 ,从打你 、打兄弟姐妹到乱丢玩具 ,他在那个时刻所做的一切不过都是为了满足他的需要而已 ——那是个你也有的需要 。
也许 ,他需要的是关注 、照顾 ,需要选择权 、自主权 。
你可能不喜欢孩子们为了满足需要所采用的表达方式 ,但这也正是你跟他联结的最佳时机 。如果你能够辨识出他们在那个时刻最真实的需要是什么 ,就可以帮助他们找到一种更好的表达方式 。
合作 ,根植在我们的基因里
合作是我们生存和成长的必需品 ,合作是人类的自然反应 ,因为我们都是群居性生物 ,我们的生存和福祉不可避免地与他人的福祉息息相关 。
给予他人和与他人合作的冲动本来就是我们的天性 。不仅是那些高级生物 ,甚至很多极小的昆虫都是群体存在的一份子 ,无需宗教 、律法或教育 ,凭借着与生俱来的对彼此关联的辨识 ,它们就能通过共同合作来求得生存 。从这些观点中引发的一个关于合作的有效定义是 :合作是一种为了共同的福祉而将彼此有力地聚合到一起的方式 。
自我尊重 :家长也有需要
家长的需要确实很重要 ,他们需要更多的关注和资源 。大多数的社区目前所能提供的服务都无法满足他们 。我们梦想着 ,能够在每个社区设立一个场所 ,为家长们定期充电 、学习以及建立社团所用 。我们甚至想 ,也许可以把某些校园变成一个个的社区中心 ,在晚上或者周末的时候为家庭提供服务 。当孩子们自己在一起活动的时候 ,家长们可以在这里倾诉 、寻求指导以及互相陪伴 。他们还可以做瑜伽 、练太极 、一起合唱 、学习烹饪 ,或者享受按摩 。家长和其他社区成员可以经常聚集在一起 ,讨论那些对他们的社区生活至关重要的社会和经济方面的议题 。我们设想着创建这样的一个世界 ,能够为家长们提供很多这样的支持 。
了解你的需要 ,满足你的需要
我们遇到的大多数家长在满足自己需要的方面都做得不太好 ,因为他们不知道自己的需要是什么 。像大多数的家长一样 ,你自己也许就是被这样抚养成人的 。
你的父母 、老师和老板为你设定了很多框框 ,要求你放弃自己的需要来迎合这些外部社会的标准和期望 。
在很多喜欢用权力控制他人的地方 ,包括家庭 、学校和政府机关里 ,放弃个人需要曾经是甚至至今也仍然是一种正常的现象 。
纵观历史长河 ,家长和老师们为了培养孩子们的服从性和一致性 ,一直以来是多么成功地压制了婴幼儿和小孩子的激情冲动啊 ,意识到这一点真是让人感到震惊和难过 !
看到需要不被满足的代价当你每一天都超负荷 、快速 、疯狂地运转 ,得不到休息 ,无法按时吃饭 ,没有时间放松的时候 ,就很难充满热情地回应孩子们的需要 。
当你没有时间享受生活乐趣的时候 ,就很难因孩子们渴望乐趣的请求而兴奋不已 。当没有人倾听你的时候 ,你也许就无法承受倾听孩子们的诉求带给你的挑战 。
当你的能量枯竭 、系统空耗时 ,你的情绪成本会透支 ,不仅你自己感受得到 ,孩子们也能感受得到 。
你会发现 ,自己开始用一种两败俱伤的方式跟孩子们互动 ,你会大量使用挑剔 、威胁 、喊叫 、苛求 、奖赏和惩罚的手段 ,直到你的马达噼里啪啦地停转了 ——你已经到了筋疲力尽 、无所适从的地步了 。
自我怀疑 、无助和无望的感觉充斥着你 ,让你开始质疑自己所做的一切到底有什么意义和用处 ,说一些口是心非的话 ,甚至会用一些你根本不愿意发生的事情来威胁你的孩子 。需要长期得不到满足而引发的另一个可能的后果是 ,你会变得易怒 。
当孩子们意识到你照顾他们要付出的代价时 ,也许会对接受你的照顾感到负疚 ,从而拒绝你所提供的这些照顾 。
同时 ,他们还可能会有一个错觉 ,认为你是一个没有需要的人 。而如果没有意识到你的需要 ,他们就不可能帮助你来满足它们 。
如此一来 ,你给予快乐的能力和孩子们给予你的快乐 ,就会以这样或那样的方式打了折扣 。
孩子们天生具有同情心 ,他们愿意也需要看到自己能够成为一个给予者 (当然 ,孩子们满足父母需要的能力是有限的 ,你不能期待他们来满足父母的大多数需要 ) 。
有一个朋友讲述了这样一个故事 ,谈到当她知道了自己的需要之后 ,她的孩子是如何找到某种方法来帮助她的 :一天下午 ,我和我两岁的儿子在一起玩了很长时间 。我觉得很累了 ,想打个盹儿 ,但是我儿子依然精力充沛 ,还想让我跟他继续玩 。
我告诉他 ,我累了 ,需要休息一下 ,但他坚持让我跟他玩 。最后 ,我只好以他的角度跟他说 : “我知道你跟我玩得很开心 ,不想停下来 ,还想继续玩 。 ”
我实在太累了 ,都想不出更多的话跟他说了 。可是 ,我觉得他抓住了我想说的意思 ,好像有什么事让他改变了立场 。
很快 ,他就有了自己的策略 。他说 : “妈咪 ,你躺下吧 。我挨着你躺下 。 ”然后 ,我们就这么躺下了 。
他自己玩了一会儿 ,让我休息了半小时 。当我起来的时候 ,他问我 : “妈咪 ,你睡够了吗 ? ”哇 !我实在太感动了 。如果想要用什么来改变孩子 ,我们首先要以身试验 ,看看它是否能够改变自己 。 ——卡尔 ·荣格
学习新习惯 ,好好关照自己学习在 “危机 ”到来之前 ,辨识出那些提醒你缺乏自我照料的预警信号 ,是非常重要的 。
必须要有坚定的承诺和坚持才能把自我否定 、自我牺牲这一套旧习惯抛在一边 ,培养出自我接纳 、自我尊重的新习惯 。
然而 ,我们看到很多的家长还是旧习不改 ,尽管他们都已经认识到了不好好照顾自己会给家庭生活造成紧张和冲突 。
当你再次发现自己身心的过载和空耗状况之前 ,请尝试 :
1 )留意自己的预警信号 ,是不是已经觉得身心疲惫或者是要做一些让自己后悔的事了 ;
2 )停下来 ,做几个深呼吸 ;
3 )开始你的 “放松时刻 ” ,跟你自己的感受和需要联结 。
与其惩罚孩子 ,让其自我反省 ,不如让自己停下来 ,去发现自己的需求和真实的自我 。你不曾给予自己的也无法给予孩子 。 ——谢利 ·胡贝尔
自我尊重很重要
没有什么比在养儿育女的过程中更能暴露你的短处和不完美了 。没有什么人能像你自己的孩子那样 ,一遍又一遍地考验你处理人际关系的能力和应变能力 。如果你的言行不一 ,就会立刻被发现 ,就好像你的身边挂了很多面镜子照着你的为人 ,这真是一个绝好的学习机会啊 。
然而 ,能否学到什么 ,还取决于当你看到了自己缺乏同情和不完美的那一面时是如何行动的 。
你会评判 、责备和惩罚自己吗 ?
还是会体谅自己的不完美 ,接受偶尔的跌倒 ,从无效的做法中汲取教训并保持自我尊重 ?
关于你自己 、你的孩子和你的亲密关系 ,你总是有要学习的新东西 ,你永远无法期待有一个完美的呈现 。
事实上 ,任何要做完美父母或好父母的念头都会给你增加额外的难度 。如果你能带着认真而恭敬的态度 ,把养儿育女的实践看成像职业高尔夫球手的挥杆练习或者像音乐家的曲目练习一样 ,就会避免很多因为自我苛责和自我批评而带来的巨大 “差点 ” 。
你会把你的全副身心和能量聚集起来 ,去做好眼下的这份工作 :好好关照你自己的需要和孩子们的需要 。从无效的做法中学习有些事情 ,你也许做得不够好 ,希望能够有机会重新来过 。如何处理这类事情 ,就是在给你的孩子树立榜样 。
从理解 “你总是在尽力满足自己作为普通人的需要 ”开始 。你也许会对你的配偶发脾气 ,或者会对着你的儿子大喊大叫 ,但这并不是恶意的或者是十恶不赦的 。就像孩子们的行为一样 ,无论你有没有意识到 ,你的每一个行为背后也都有着人类的基本需要 。提醒自己这一点 ,将可以使你避免陷入自我评判 ,而转向自我体贴 ,给你自己更多的正能量 ,让你更愿意去培养自己的新习惯 。若要孩子保持生就的好奇心 ,至少需要一个能够与他分享的成年人 。
是什么让合作难以为继 ?
引发家中冲突频发并阻碍合作的几个因素包括 :有限的联结时间 ,贴标签和攀比 ,奖励和惩罚 ,以及无效的沟通 。每一个这样的习惯都会加剧冲突 。为此 ,我们特别提出几个有效的方法来帮助你避免冲突 ,为建立尊重和合作的家庭氛围打下基础 。
关注冲突的根源往往会搅起伤心 、失望或者沮丧的感觉 。我们希望你在即将进入的学习过程中 ,有足够的耐心和领悟 。如果在读书和做练习的时候 ,能够聚焦于未来以及你想营造的愿景 (而不是纠结在过去以及何以造成如此糟糕局面的原因里 ) ,你就会学得更快 ,也会更开心 。
有限的联结时间
当今家长的每日生活形态中 ,实在是有太多引发冲突升级和阻碍与孩子们合作的东西了 。长时间超负荷的日程和每日匆忙的生活 ,给已然困难重重的育儿工作增加了额外的负担 。然而 ,这一切并不应该妨碍你跟孩子们做定期的交流 。你需要花些时间跟他们待在一起 ,寻求彼此间的联结 。
很多家长都说 ,他们花了很多的时间跟孩子们待在一起 。可是 ,经过仔细分析他们才意识到 ,大多数那些所谓待在一起的时间 ,其实就是在帮助孩子们做上学或参加其他活动的准备 ,开车送他们去踢球 ,或者去一些孩子们想去 、家长也觉得必须得接送的地方 ,或者让孩子们做一些家长们觉得应该做的事为了让大一些的孩子积极参与学校和社会活动 ,家长也会被卷进孩子们完成家庭作业 、进行各种爱好 、玩电脑游戏 、看电视节目和许多其他的活动中 。
家长们感到他们只是在协助孩子们 ,经常感到很无奈 ,好像没有什么时间跟孩子们谈论那些重要的事 ,也没有时间跟孩子们一起玩耍 。一个成功的 C E O曾经说过 : “我真希望 ,在我孩子年少的时候能够跟他们有更多的相处时间 ,特别是在他们 9岁到 1 3岁的时候 。我的确跟他们在一起做了很多的事 ,但是我希望我能够花上更多的时间去倾听他们 ,跟他们聊天 。
我以为我还有很多的机会跟他们在一起去做这一切 ,但是一旦进入青春期 ,他们就会更愿意跟自己的同伴在一起 ,而对我也不再愿意敞开心扉 。我总是劝导我的那些有孩子的员工 ,要尽量找机会跟他们年幼的孩子相处 。 ”你所能做的 :找时间去跟孩子们联结趁孩子还小 ,养成一个单纯地享受跟孩子们在一起相互陪伴的习惯 ,跟他们一起玩游戏 、唱歌 、跳舞 、画画 、走路 ,畅谈希望和梦想 ,一起欢笑 ,甚至简单地依偎在一起 。
每周都要专门预留出一家人共处的时间 。每周一次的家庭会议就是一个真正能够让彼此生命交融的很好的尝试 ,也应该是一个很棒的练习合作的机会 。如果能够把谈论个人生活以及安排家事放到有趣的合作游戏里面来完成 ,就能更好地让每个人享受到生活的平衡 。要好好地安排家庭会议的时间 ,把它们排到重要的议事日程上 ,否则你会永远没时间去做 。
标签 、攀比和挑剔
标签是用来贴到盒子和文件上的 。它们可以为那些没有生命的东西分类 ,却绝不可能准确地描述那些活生生的 、每时每刻都在变化着的妈妈 、爸爸和孩子们的真实状态 。不幸的是 ,我们中间的绝大多数成年人都会给人贴标签 。
我们想都不用想地就会说 : “她可真吵 ! ” “他真烦人 ! ” “她非常不负责任 ! ” “你真粗鲁 ! ” “我也非常敏感 ! ”家长们和家里的亲戚们总是很自然地会为婴幼儿们归类 ,当孩子睡得安稳 、不打扰别人时 ,就是 “好孩子 ” ;如果孩子不高兴了 ,就是 “坏孩子 ” 。我们在很小的时候就知道 ,家长说 “乖点儿 ”的意思就是要我们 “安静一点儿 ,按我说的去做 !不要打扰别人。
年纪 ,都足以损害一个人的自信心和自我肯定 。任何一种跟别的孩子比较的方式都会打击到孩子的自尊心 : “为什么你不能学着像你哥哥一样去分享 ?他多么慷慨啊 ! ” “我希望你在学校向你姐姐的标准看齐 。她是班里最聪明的孩子 。 ”
比较 ,而不是让孩子通过认识自我去改变自己的行为 ,只能引发孩子内心的敌意 、嫉妒 、疏离 、沮丧或者叛逆 ,因为它没有满足孩子内心渴望关注 、尊重和接纳的需要 。
你所能做的 :真实地表达自己 ,既不评价也不挑剔不要把你的孩子贴上好的 、坏的 、懒散的 、努力的 、聪明的或者蠢笨的标签 ,要跟他们分享你对他们清晰的观察 (没有标签和评判 ) ,告诉他们你看到他们做了什么 ,如何影响到了你 。
不要说你的儿子不负责任 ,要把标签拿开,跟他具体谈谈你所看到的那个让你觉得他 “不负责任 ”的行为 :你的儿子早上的时候忘记带午饭了 ,把外套落在学校了 ,忘记交作业了等等 。总之 ,你可以跟他谈一谈他能明白的事 。
你不能强迫你的孩子做任何事 。你所能做的就是让孩子们期望 “要是自己做了该多好 ” 。而后 ,他们将会使你希望 ,要是自己从来没有令他们如此期望就好了 。
奖励和惩罚
奖励和惩罚是制控型育儿方式的标准手段 。事实上 ,当你的目标是让孩子们去做违背他们意愿的事情时 ,这是必需的手段 。奖励和惩罚是尊重与合作的反面 ,只会导致没完没了的权力之争 。
用惩罚与奖励的方式育儿所付出的代价 :
它们破坏了孩子的安全感和信任感 。
它们鼓励孩子为获得奖励或避免惩罚去努力 ,而不是遵从自己的内在价值去行动 。
它们剥夺了孩子为你做事的快乐 。
它们拿走了孩子跟你合作的愿望 。
它们教会孩子用奖励和惩罚的方式从他人那里得到他们想要的东西 。
不使用奖惩的方式来胁迫孩子去做事 ,并不等于纵容他们的行为 ,也不等于放弃你的需要 。有尊重的互动意味着 ,你从心里珍视每个人的需要 ,愿意尽可能地照顾到并满足大家的需要 。
如果你能记得每个行为背后都是在试图满足某种需要 ,你的话语里没有批评 、责备或者挑剔的意味 ,你的孩子就有可能更愿意敞开心扉 ,谈论他通过撕书所试图满足的需要 。
知道了他的需要 ,你就可以跟他一起讨论 ,找出其他的可以令他满足需要又没有造成伤害的策略 。这样的讨论和对话可以让每个人从中获益 。
但如果你的目的是要让孩子为他的错误行径吃点儿苦头 ,这样的对话就不可能发生 。当孩子认为你要惩罚他的时候 ,他就可能会关闭自己 ,或者心怀恐惧 、愤怒 、怨恨和失望地发泄情绪 。他满脑子想的也许都是怎么跟你打平 ,绝不是以后怎样用不同的方式来处理这样的状况 。
而且 ,如果你执着于惩罚 ,就永远不会了解到他最初为什么会撕书 ,同样的事情以后恐怕还会发生 。难道你不愿意你的孩子从此不再有这样的行为 ,是因为他知道当他想讲话的时候有人会倾听 ,而不是因为害怕破坏了东西所带来的后果吗 ?
你所能做的 :弄清楚你对孩子的要求当你对孩子提出要求的时候 ,不妨问问自己以下两个问题 :那些因为害怕惩罚而呈现的行为 ,当被视为是合乎道德的 ,还是懦弱的呢 ?这是一个有待讨论的问题 。 ——玛格丽特 ·米德我想让孩子做什么 ?我让孩子做这件事的理由是什么 ——是为了让他内疚 、羞愧 、害怕惩罚 、得到奖赏 ,还是为了他们能参与并为自己和家庭的福祉做出贡献 ?注意 :当孩子们因为内疚 、羞愧 、害怕惩罚或者渴望奖赏去做某件事的时候 ,你将要为此付出很大的代价 。
内疚 、羞愧和惩罚经常会触发一个人内在的愤怒和报复之心 。而用奖赏所激励的行为多会 “上瘾 ” :你要不停地提供越来越多的奖赏才能获得你所期待的服从 。你来决定 :是否值得用那些会引发孩子们内疚 、羞愧 、愤怒 、报复和为奖赏而讨价还价的方式来跟他们互动 ?
思考和沟通的习惯
即使你的目标是用尊重的方式跟孩子们联结 ,你旧有的习惯性的倾听和谈话方式依然可能阻挡你跟孩子们的联结 。
两种沟通方式的区别 :加剧冲突的沟通模式和化解冲突 、促进合作的沟通模式 。
“但是 ”和 “应该 ”是两个需要特别当心的词 ,它们会戏剧性地影响孩子们对你的回应 。留心一下你自己有多么经常使用这两个词 ,以及在你使用它们的时候孩子们是如何回应你的 。
把你自己想象成一个孩子 ,听到下面这样的一番话 :
“跟你一起玩游戏很有意思 ,但是 … … ”
“我知道你玩得很开心 ,但是 … … ”
“我听到了你的话 ,但是 … … ”
孩子们非常明白你接下去要说什么 ——
“你应该做些不一样的事 ! ”
这是孩子们所能听到的唯一的部分 。那个 “但是 ”就像一个橡皮擦 ,它把你前半段所说的一切都统统擦掉了 。
更加危险的是 “应该 ”这个词 。当你使用 “应该 ”这一类词汇的时候 ,包括 “必须 ” 、 “要去 ” 、 “得去 ” ,实际上等于在说 “我知道什么对你是最好的 ,不需要跟你确认你的想法和感觉 ,你就直接照我说的做好了 ” 。
没有什么比父母的要求能更快地触发孩子们的苦恼了 。当孩子们听到这样的要求或者命令的时候 ,恐惧和焦虑感就被激发 ,大脑立刻进入 “战斗 、逃跑或卡住 ”的状态 。
毫无疑问 ,此时你将要面对的就是他们的置之不理 、反抗或者逃避 。 “应该 ”一词也在告诉孩子你对他们应该成为什么样子所抱有的理想或期望 。如果你抱定这一理想或期望 ,就有可能错过孩子们试图表达的想法 。
他们那些深深的未被听到和看到的需要 、期望被接纳的需要和安全感就无法得到满足 。你所具有的 “应该思维 ”的级别也将决定你所要经历的愤怒程度 。正是 “应该思维 ”本身 (而不是其他人的做法 )造成了你的愤怒 ,引发了你的负面感觉和情绪 。
当你听到和看到的与你内心中的 “应该 ”无法匹配时 ,理想和现实的差距就将触发你的情绪 ,于是开始抨击 、指责 、批评和羞辱他人 。 (另外一种可能是 ,把指责 、批评和羞辱指向自己 ,从而导致压抑的情绪 。 )
这种 “应该思维 ”不仅造成亲子关系中的愤怒 、冲突和攻击 ,也常常引发团体之间 、政党之间和全球范围内族群之间的痛苦和攻击 。 (更多的 “应该思维 ”的内容请参看第三部分的 “主题 :丰盈生命之体验 ”的 “转化愤怒 ” 。 )
你所能做的 :使用尊重的语言,使用一些有用的工具 ,能够促进彼此间有尊重的联结和合作 。
第一把钥匙 做目标明确的家长
第二把钥匙 看到行为背后的需要
第三把钥匙 建立安全感 、信任感和归属感
第四把钥匙 激励给予
第五把钥匙 使用尊重的语言
第六把钥匙 在成长中学习
第七把钥匙 让你的家成为 “无错区 ”
第一把钥匙 :做目标明确的家长
明确你的育儿目标对我们每个人而言 ,第一步 ,也是最重要的一步 ,就是要确定我们想要什么 ,以及我们养儿育女是为了什么 。
·确定你的育儿目标
·用你的目标校准你的思考
·让你的行动符合你的目标
·让你的沟通支持你的目标
·鼓励孩子做出自己的选择
给家长的三个根本问题 :
·什么对你最重要 ?
·养儿育女为了什么 ?
·你跟孩子互动的用意是什么 ?
1)让你的目标校准你的思考
清楚地知道养儿育女的目标 ,能够指导你在日常生活中做出为人父母应有的抉择 。
任何一个人 ,如果选择把念头聚焦在 “谁对谁错 ” 、 “公不公平 ” 、 “谁好谁坏 ”上 ,将会不可避免地把大量的宝贵时间与精力花费在分析 、判断 、指责和批评上 。
当你把能量消耗在分析 、判断 、指责和批评上的时候 ,就等于在支持冲突 。这样一种思维的后果就是 ,你不能把注意力放在理解和满足孩子通过行动想要表达的真正需要上 。如果你在心里认定别人是在针对你 ,比如你认为你的孩子 (或者其他人 )试图操纵你 、利用你 、忽视你或者不尊重你 ,那么你就会经常感到烦恼和生气 。
相反 ,如果你能想到你和孩子的每个行为都是为了满足某个需要 ,就会在心里生出更多的慈悲 ,体会到彼此的联结 ,就更有可能采取一些行动 ,来帮助你的孩子以及你自己提升幸福感 。你对孩子的种种想法 ,直接决定了你如何看待他们和如何对待他们 。如果你认为孩子是不可信任的 ,你就会限制他们做决定和学习信任的机会 。
2)让你的行动符合你的目标
孩子们大部分的习得都是通过你的行为而学到的 。如果你能够按照自己的意愿去行动 ,让这些行动与你的目标一致 ,就是在教给你的孩子如何做出正确的选择 ,实现自己的目标 。
在高度紧张的日子里 ,家长们一个非常关键的行为 ,就是要清醒地意识到 ,每天只有几个小时 、每周只有几天 、每年也只有几周的时间可供支配 ,你不可能事无巨细 、面面俱到 。许多家长为自己安排了太多的活动 ,做了太多的承诺 ,同时又面临孩子们在学校或者社交生活中的各种需要 。无暇顾及孩子们的需要会让孩子独自陷在自己的狭小天地里 ,一个人面对那些懵懂 、担忧和日益增加的各种选择 。
3)让你的沟通支持你的目标
我们惯常使用的说话方式 ,经常会在家里或者其他什么地方 ,阻碍相互间的尊重与合作 。这些熟悉的沟通方式为这个世界带来了很多的痛苦 ,也为家庭生活制造了很多的冲突 。
有效改变的必要条件是 :坚持不懈地真诚努力 ,摒弃旧有的效率低下的思维模式 。
鼓励孩子做出自己的选择
父母替孩子们做事 ,一方面限制了孩子们练习决策和做事的机会 ,妨碍了脑力和体力的锻炼 ,另一方面也产生了抗拒和冲突 。
缺乏这些磨炼的机会 ,孩子们很难把自己看成是这个世界上的一个有能力和本事的人 。
请帮助你的孩子意识到他们的选择范围 ,然后把你的信心传递给他们 ,让他们知道 ,他们能够为自己的生活做很多选择 。
为了帮助孩子们增强选择的能力 ,了解哪些选择是有效的 ,哪些选择是无效的 ,你可以邀请他们参与起草与他们生活相关的一些规则 、协议和计划 。
让孩子相信 ,他们可以依赖你 ,需要时你能帮助他们做些调整 ,也愿意和他们一起在前行的道路上不断学习 。
第二把钥匙 :看到行为背后的需要
重要概念
·所有的行为都在试图满足某种需要
·孩子们总是在努力地满足自己的需要
·你要为自己的需要负责
·感受是需要的信使
·孩子们需要倾听和理解我们为什么会做这些事 ?
指责永远解决不了问题 ,一旦家长在家里扮演了法官和陪审员的角色 ,判定谁该被惩罚以及如何惩罚 ,家庭中就会永远存在一种叫作责备的游戏 ,指责 、找碴儿和谩骂就会成为家常便饭 。每个孩子都希望别人看到他们的善意 ,认可他们的努力 。
孩子们真正需要的是 ,当事情搞砸了的时候 ,有人可以认真地倾听他们 ,接纳他们的感受 ,并且能够理解他们这么做的良好动机 。倾听 、接纳和理解能够滋养自我反省和学习 。如果你能够满足孩子们的这些需要 ,允许他们对自己的行为做自我反省 ,就等于给孩子们传递了一个信息 ——他们是有能力和有办法的 ,是能够从各种情形中总结经验的 。当孩子们得到了尊重和体贴的倾听 ,并从中感受到了这一切带给他们的放松和希望 ,那么下一次 ,他们就还会与你交流 。
最终 ,他们会全然地打开自己 ,倾听你的想法 ,征求你的建议 。
所有的行为都在试图满足某种需要
如果你的孩子全神贯注地玩拼图,你也许可以猜到,他是在满足学习或者是增长能力的需要,也没准儿是一种放松的需要。
每时每刻,你的孩子都在努力地满足他们自己的各种需要——那是些你也有的需要。
从这样的角度去理解每个行为,就会对孩子们的行为多一些尊重、理解和倾听,少一些评判和指责。
指责和叫骂只会增加孩子的痛苦。你可以花些时间带着尊重的心态认真地倾听他们的感受和需要,了解他们隐藏在痛苦背后的真正根源。
孩子们(包括所有的人)渴望得到倾听和理解,期望别人了解什么事情真正在影响他们,这对他们来说,比什么都重要。
当你的孩子因为玩具被抢走而尖叫时,你可以猜测,他想得到关照或者是想拥有玩具。无论你猜没猜中他的真实需要(你可以暗暗猜测,也可以说出来),都有助于建立你们之间的联结。
但是,如果你认为孩子“应该”分享,评判他的反应是如何的不适当、如何的过度或者不成熟,你就失去了跟他联结的机会。关注需要可以带来更加有效的行动,而无视需要的盲目行动会让你后悔莫及。
一个常见的信念是“坚强的人不需要任何东西,好人就要把个人的需要放到最后”。那些不了解自己需要的人,那些认为“有需要让人不可接受”的人,和那些只有贫乏的词汇表达他们感受和需要的人,经常采取的都是些无效的甚至是有害的行动。
第三把钥匙 建立安全感、信任感和归属感
重要概念
·孩子的成长需要情感上的安全感
·你的行为影响孩子的安全感
·从孩子的视角看问题
·自始至终寻求联结,来维护安全感
·培育家庭成员之间的联结,来加强安全感、信任感和归属感孩子本身就是父母最好的礼物。
安全感、信任感和归属感的满足首先是在家里获取的,而后不断扩展到学校里的同伴、其他社团成员乃至同事和更广阔的社会中。
如果能够在自己的家里得到这种无条件的接纳,孩子们就会更加愿意从父母那里学习并得到指导,而不必从家庭以外的地方寻求接纳。
然而,为孩子建立安全感与信任感要远比满足他们这些身体上的需要复杂得多。
被孩子们解读为“危险”的经历或者体验包括:大人们提高嗓门讲话,骂人,把一个孩子的错误跟其他孩子的成功进行比较,用惩罚或后果来威胁孩子,抓着孩子摇动他们,或者揍孩子、打屁股等。这些过激的互动方式会让孩子们质疑,跟那些整天照顾他们的人待在一起是否安全。没有这种深度的安全感和信任感,孩子们在探索世界的时候就会变得谨慎和迟疑,在面对探索和学习的机会时就会充满自我怀疑。他们会害怕发问或者冒险,只想在一个有限的、安全的小范围内做出选择或采取去满足自己的需要。
如果孩子们在情感上感到安全,就会在他们的世界里放松下来,兴致勃勃地去探索这个世界。他们会不断地探求、提问、冒险,用开放的心态在更广阔的范围里做出选择,去满足他们的重要需要。
不仅是我们的行为,我们做事的心态也会影响到孩子。他们声称,我们的意识状态与这种意识所营造的氛围并无区别。如果一个在家里为家人准备晚饭的妈妈一边煮饭,一边为白天发生在单位里的事情怄气,还为自己花费这么多时间做晚饭抱怨不已,那么,和她一起吃饭的孩子们会从中学到什么呢?
反过来,如果妈妈一边煮饭,一边唱歌,并想着做饭这件事如何让她满足了为家人服务(给家人带来美食并分享快乐时光)的需要,孩子们又会学到什么呢?
无论你做什么,孩子大多记住的都是你当时的状态——是否在有质量地生活,是否在享受快乐。·· 学会从孩子的视角看问题·· 孩子们希望你能看到他们是什么样的人,可以做什么样的事。作为家长,能够理解孩子们面临的挑战,并真心庆祝他们取得的成就,就是对他们的一种关爱,可以增强你们彼此间的信任。
了解孩子们生命中每个成长阶段最为重要和紧迫的需要,可以帮助你意识到孩子们成长各个阶段中经历的一切,也会让你留意到眼前这个孩子所独有的真相。了解孩子的各个发展阶段婴儿的大脑在出生伊始并没有发育完好。
从婴幼儿阶段到青少年时期,试图满足父母的期望,却又没有能力完成,是孩子们常常经历的体验。
在孩子们的大脑和肌肉没有发育完好之前,从杯子里喝水、用勺子吃饭、穿鞋子这些行为都是难以完成的。如果你期待一个小孩子去学习阅读,在特定的身体能力和观念都没有形成之前,他也许会很兴奋也很愿意去学习这个技能。但是,如果家长们根据孩子的表现来评价或者取笑孩子,在他没能做好的时候给他贴上“笨蛋”或者是“懒虫”的标签,孩子就会感到非常沮丧。他对那些事有兴趣,他也够聪明,只是还没有准备好去做那些事罢了。
青少年经历着自己的成长阶段。他们需要大家尊重和体谅他们所面临的挑战以及走向成熟的时间表。很多父母会用一种严苛的态度对待他们看到的十几岁孩子所做的“愚蠢判断”。然而,判断力是孩子们有待增强的一种能力。年轻人的大脑需要机会去变得成熟,才能做出良好的判断。他们需要练习,也需要家长们的耐心,包容他们在成长过程中走过的弯路。如果你能够留意到孩子成长过程中的种种迹象,在孩子准备就绪的时候稍加引导,就可以确保他们的安全感,帮助他们顺利地进入成长的下一个阶段。
接受孩子独特的个性和学习方式除了具有独特的发育时间表之外,孩子们还有自己独特的个性和学习方式。你是否看到了孩子的独特性,准备接受他的本来样貌?孩子们天性迥异。你会发现,有的个性天生比较容易相处,有的则比较富有挑战性,个中的原因很复杂。如果孩子的性格跟你相差很大,接受这种差异性就是一种挑战。
比如,你喜欢阅读、园艺或者做一些安静的事情,但是你的孩子喜欢跟朋友们在一起热闹、听音乐、搞笑和成为大家关注的中心,你也许应该学会欣赏孩子这种自我表达的方式。如果孩子跟你很像,你面临的也许就是另外一种挑战——无论你转向哪里,都会看见、听见另外一个自己。无论是哪种情况,用尊重的心态对待孩子的需要都会帮助你避免给孩子贴上那些危险的标签,比如“要求太多”、“太难管理”、“太贪心”或者“太胆小”。
这些标签让你无法看清你的孩子,不能把他作为独特的个体来接受。与独特的个性一样,你的孩子也有一套属于他自己的最佳学习诉求。一个人学习方式的偏好通常在很小的时候就会显现。如果能够足够仔细地观察,就可以发现属于他的最佳学习方式。有些孩子是听觉型学习者,另外一些喜欢通过图画和表格来学习。对很多孩子来说,一起讨论或者把所学的知识教给别人,会让学习变得更加生动有趣;
但是仍然有另外一些孩子,他们是通过制作模型、作画或者表演来取得最佳学习效果。所有这些学习方式都可以被理解,也都是可以去尝试的。
仔细观察你的孩子,跟他尝试各种不同的互动模式,然后找到最适当的方法。
孩子到了入学的年龄时,一定要意识到,除了学校里惯常使用的学习方法(经常是读课本、写报告、背单词)之外,还有很多其他有趣的学习方法。
要为孩子创造一种学习环境,支持他成为一名成功的终生学习者。
必要时,可以寻求专家的帮助。
第四把钥匙 激励给予
重要概念
·给予是人类的基本需要
·你和孩子们有很多的礼物可以相互给予
·接受孩子的礼物
·慷慨地给予你的礼物
·从孩子鲜活的礼物中学习合作,或者说一起工作,表示所有参与者都有可供分享的东西。
第五把钥匙 使用尊重的语言
重要概念
·记住你的意愿
·留意沟通中的“流”
·给出没有评判的观察
·联结感受和需要
·提出“可执行的”请求
·全身心地倾听有多少次你对孩子说了些什么,但随即希望自己从来没有说过?
提出“可执行的”请求
当你了解自己的需要并且能够表达出它们的时候,就可以提出明确的请求,告诉别人你想让他们如何帮助你满足你的需要。
一个有效的请求必须是“可执行的”。
下面的三个例子就是三个“可执行的”请求,它提出了具体的时间表和具体的行动。
“你是否愿意花上十分钟时间帮助我收拾一下卧室?”
“现在,你是否愿意和我来一次头脑风暴,我们一起想个办法,看看怎么帮你记住饭前洗手这件事?”
“我正在打电话,你是否愿意在接下来的十分钟小点儿声音?”
下面这些例子就是“不可执行的”请求:
“你就不能看看房子里有什么需要做的吗?”
“你能从现在起记住饭前去洗手吗?”
“你可以多为别人考虑一下吗?”
如何区分想法和感受表达感受是非常简单的,只用几个字就可以了,比如:我感到伤心,我感到忧虑,我感到激动,我感到快乐。
请求 vs 要求
你是怎么知道你提出的是一个请求,而不是一个要求呢?
表达出你的需要,提出“可执行的”请求,会让孩子更愿意帮助你,满足你的需要。不过,有时你提出请求的时候,你的孩子刚好要满足其他需要,他们就可能对你的请求说“不”。
你的感受和你接下来说出的话,将显示出你提出的到底是一个请求,还是一个要求。如果听到“不”的时候感到很不开心,你也许提出的就是一个要求。
倘若你提出的是一个请求,就可以接受“不”的回应,并把它作为建立联结的一个契机。
第六把钥匙 在成长中学习
重要概念
·无论发生了什么,你都能处理
·你和孩子可以合作,一起做出决定,一起解决问题
·有很多满足需要的方式
·有效的方法值得庆祝
·从无效的做法中总结经验
孩子们成长的每个阶段,直至青春期的整个过程(甚至以后),都需要你学习新的习惯、创建新的体系、找到新的方法,以帮助孩子们学习和茁壮成长。
这个过程并不会因为你养育了更多的孩子而变得轻松。孩子们的成长是如此之快,家长们根本都来不及去真正掌握他们所学到的大多数的新技巧,况且两个孩子出生的间隔又是那么的长,长到让人足以忘记那些自认为已经掌握了的技巧。
当孩子们不停地发生着颠覆性改变的时候,很难让你对这样的挑战充满信心。你根本不知道你想传给他们的那套东西能否传得下去,或者能否被他们接受。若想充满信心成功地应对这种持续的变化,而不至于陷入自我批评和自我怀疑,家长们就需要学习:
① 在成长中学习;② 跟你的孩子合作,一起做出决定,一起解决问题。
无论发生了什么,你都能处理
对于父母而言,规划孩子成长的每一个阶段、预测每一个变化、为每个变化做好万全的准备是不可能的。因此,“在成长中学习”不仅是合理的,也是与孩子同步成长所必需的。
“在成长中学习”意味着你要学习拥有这样一个信念:无论发生了什么,你都能够处理,相信事情总会解决。
“在成长中学习”是以理解“你跟孩子一样,都要在生活中学习”为基础的。当你意识到办法总比困难多的时候,你就会释然。
事实上,面对问题我们总会有很多的解决方法,如果一个方法不奏效,就可以选择另外的方法。
“在成长中学习”是告诉你,要保持觉察,关注细节,用开放和接纳而不是评判的眼光去看待事物。
“在成长中学习”鼓励你放弃那些僵化的思想,例如“只能这么去做”某件事,人们“应该”去做特定的事情,或者“某人一定要赢,某人一定要输”。
“在成长中学习”就是坚守这样的信念:没有失败,只有需要面对的新状况。
你和孩子可以合作,一起做出决定,一起解决问题
在成长中一起学习,是因为你和孩子可以成为非常棒的合作伙伴,你们可以共同规划、决策,解决孩子日常生活中面对的各种问题。
孩子们有很多好主意,并且非常乐于分享。他们是顽皮的、有趣的、滑稽的、开放的和互动的,也是天马行空的思考者。
他们渴望参与家中的大事小情,帮助出谋划策。共同学习,意味着你确信两个人的智慧胜过一个人,因为这样得到的结果最有可能让大家都满意。
合作解决问题的一个挑战是,你需要放弃管理和控制与孩子生活相关的各项事宜的冲动。如果你能够意识到“办法总比困难多”,或者说“满足需要的方法比需要多”,就会更容易放弃你的掌控。
跟孩子们一起研究方案、规则和方法的时候,你们的选择只受限于你们对状况的理解、你们的经验以及你们所具有的创造性的想象力。
如果能够从问题和担忧上抽离出来,把目光放到养育孩子的各个方面,你们就能够一起用更加有趣和开放的方法找到解决方案。
它的精髓是:“让我们一起看看这个状况,看看每个人从中需要什么,然后我们一起想办法满足每个人的需要。”
(请记住,孩子们想要的很多东西,比如电子游戏、苏打水、名牌运动鞋,都不是需要,而是为了满足需要采取的策略。在“第二把钥匙”中有更多的关于需要与策略的介绍。)
跟孩子共同研究、共同创造,意味着冒险以及放弃很多的“应该”。
比如,孩子可能会对洗碗有个新建议:家中每个人都要清洗自己用过的盘子、杯子和餐具,剩下的炒锅和饭锅由两人一组轮流清洗。
他们对这个建议感到非常兴奋,可是这却跟你习惯了的洗碗方式完全不同。
还比如,如果孩子建议大家都在睡袋里睡觉怎么办?(他们会说,床单和毯子太乱了,也太大了,每天整理起来很费劲。)这也完全不符合你对躺在床上睡觉的想象啊。
你可以为孩子们提供机会,培养他们的合作能力,发现可以满足每个人需要的策略,从而增强他们的自信心。为了练习技能并帮助他们走向成功,可以开始试着在家里一起做一些相对简单的决定:计划如何度过上午的时光。
规划一下,下午按什么顺序去做那些杂事。策划一顿晚餐。策划一次聚会。策划一个节日晚会。自我探索你会和孩子在哪些方面有合作?在哪些方面你能够设想更多的合作?
想象着,如果达到了那样的合作状态,你会有什么感觉?
从无效的做法中总结经验
当某个办法不奏效的时候,你可能会说:“咳!我犯了一个错误。”然后开始自我批评、自我怀疑,甚至自我惩罚。实际上,所谓的错误只是那个为了满足需要所采取的办法没有如你所愿发挥作用而已。
与其玩这种自我惩罚的游戏,评判这个错误有多糟糕,不如跟自己的感受和需要重新联结,修补或者调整一下你的策略,争取一个更加满意的结果。
如果你害怕犯错误,就会丧失尝试新事物的机会。你就不能自由地去探索、体验和游戏。与其在错误之后自我责备和自我评判,还不如从无效的做法中学习,继续前进。
从无效的做法中学习的步骤观察:你说了或者做了什么让你后悔的事情?
留意:对于这件事你跟自己说了什么?你在自我评判吗?
提问:你是在试着满足自己的什么需要?
提问:怎样才能更加有效地满足这些需要?
提问:有没有什么需要已经被满足了?
请求:你现在想做什么去满足你的需要?
第七把钥匙 让你的家成为“无错区”(No- Fault Zone)
重要概念
·选择将冲突视为要解决的问题
·确信你的需要可以得到满足
·相信需要可以引出解决方案
·用合作化解冲突
·把“战区”变为“无错区”
下面是“无错区”的一些特点:
每个人都试图用善意理解他人的行为。
每个人都确信,所有人的需要都会被考虑和关照到。
每个人都学着关注需要,而不是批评或指责。
大家共同合作,为彼此创造更加美好和快乐的生活。
如果你的家能够变成“无错区”,就会减少大概90% 的冲突。为了处理剩下10% 的冲突,我们愿意在这里分享一种新的看待冲突的视角。
我们还会谈论处理冲突时的一些选择,并给出一些合作化解冲突的特别建议。提升“无错沟通”(fault- free interaction)的能力是一个需要不断练习的过程,生活中的有些时候你可能会保持这种能力,有时却可能做不到。
在那些做不到的时候,我们会给你一些提示,帮助你重新忆起你的育儿目标以及合作互动的初衷。
选择将冲突视为要解决的问题
冲突听上去不是什么好事,所以大家都觉得应该极力避免。家长们通常会认为,是他们或者他们的家庭出了什么问题才引发了冲突。
然而,有人的地方就会有冲突,就好像走在门厅里的人会不小心相撞一样。一起学习如何与他人协商处理这种情况,将会很好地帮助你和你的孩子,同时也将有益于你一生的关系处理。
无论在世界的哪个角落,最为常见的家庭冲突通常都与日常琐事相关,比如起床时间和睡觉时间、分享玩具和分担家务,在商店里该买什么以及早上什么时候穿什么出门等。
从长颈鹿的视角来看,这些都是有待去解决的难题或者问题,而解决之道在于讨论,而不是争论和战斗。从更加理性的角度来看,这些不同的意见和冲突都是家庭成员重新评估和认识他们选择的机会,也是从彼此身上更多学习的机会。
看到将生活中的分歧看成冲突而不是有待解决的问题的根源是你内心的恐惧。更准确地说,是对担心“不能满足自己的需要”的恐惧。这种恐惧会很快引发怒气(或者其他的紧张情绪)、防御或者攻击。如果家庭中的每一个成员都相信她/ 他的需要会被关照到,那些围绕着各种互动产生的恐惧、紧张、气愤和防御等情绪就会消失。
只有这样,你才会把分歧看成是有待解决的问题,把它当成是深化家庭成员间联结的机会。所幸的是,只要一个人能够保持信心,坚持实践书中所介绍的技巧,坚信“关照每个人的需要可以解决分歧”,这些冲突就能够被有效地避免。
通过培养你的技巧,并在家庭生活中秉持这份信心,你就能够在你的家里成为那个减轻恐惧,避免、减少或者化解冲突的人。
确信你的需要可以得到满足
是什么让你常常无法确信自己的需要可以得到满足呢?
当你深信这个宇宙有着丰富的资源,能够满足需要的方法有多种可能性时,就会发现,你完全不必惊恐万状地死抱着自己最喜欢的方法不放。
用合作化解冲突
在你感到恐惧或者有其他强烈情绪的时候,“选择跟孩子建立联结和合作”可能是离你最遥远的一件事了。
把战区变为“无错区”
当你发现自己带着情绪进入了跟孩子们(或者任何其他人)的“战区”,也就是你感到心烦意乱、害怕、生气,或者做一些诸如提高嗓门、争论、责骂、责备这样的事的时候,我们希望你可以记得还有另外的一个地方供你停留——“无错区”,一个更富有成效并能让每个人感到满意的空间。
只要记住有这样一个空间的存在就可以帮助你改变处理问题的方向了。为了进入那个不同的、更加平静的空间,请按如下步骤行动:
(1)首先,按下暂停键,不要做任何会让你后悔的事情。
(2)接下来,采取任何可以让你重获平静的手段:做几个深呼吸,出去走一走或者跑一会儿,做瑜伽,或者找朋友倾诉一下。
(3)而后,尽快与你的感受和需要建立联结。如果你感到生气,找到那个让你生气的想法,因为它是让你生气的根源和助燃剂。感受一下自己的感觉,确认一下是什么需要在急迫地唤起你的关注。
(4)最后,重新跟你的意愿和目标联结(就是在“第一把钥匙”中你所发现的与孩子互动的目的和意愿)。从那里开始采取你的下一个行动。
当你的孩子变得紧张失去控制的时候,你也可以指导他们用同样的方式转移他们的能量。在他们情绪放松的时候,或者在家庭会议中,可以一起一步步走过这些步骤,也可以选取一些能够帮助你们恢复能量的活动一起探索,如此,你和孩子将会越来越多地让自己的行为处于有意识的选择中。
当情绪高度紧绷的时候,把跟冲突有关的沟通暂时搁置,等到自己的情绪平稳、善意回归时再做处理,确实是一个明智的做法。
然而,当一个人平静下来,变得开心以后,这种沟通往往会被忘记或被无限期地搁置,因为没有人愿意破坏美好的氛围,再去讨论冲突。其结果往往是,问题根本没有被触及,不久之后甚至会以一种新的更加激烈的冲突出现。如果你选择暂时搁置跟冲突有关的讨论,请记住,稍后要找到一个大家都感觉比较轻松和自在的时刻重新提起,这样就有可能创造富有成果的交谈
结果。如果简单的交谈不能让你建立所希望的联结,冲突再次出现时,第三部分中介绍的两个强有力的过程,可以帮助每个人都被关注到,引导每个人回到相互理解和尊重的交流中。
其中,“自行解决冲突”是一项可以独自进行的活动,另外的“长颈鹿式调解”活动,则需要第三方的协助。上述这些以及其他一些和平解决冲突的活动可以在第三部分前部的“活动列表”或者本书前部的“图表与活动”中找到。
本书中的七把钥匙,加上相关的练习和活动,可以释放你内在的创造力。我们将这个充满尊重与合作的地方叫作“无错区”。
当然,你也可以赋予它其他的名字。在这里,每个人都会试图理解其他人行动背后好的理由;在这里,你和孩子都深信,你们的需要都会得到考虑和关照;你们会用充满尊重的方式关注需要而不是批评、指责和惩罚。
在这里,大家协力让彼此的生活变得更加有趣而精彩。十三世纪的波斯哲学家兼诗人鲁米将这个地方描述为“超越了对与错的田野”。如果你创造了这样一个无错的空间,无论是一片田野还是一个城堡,人们都会纷至沓来,因为这也是他们心向往之的地方。你的家将会成为孩子们乐于停留的地方。每一个致力于创造相互尊重与合作的家庭的父母,也在共同创造一个和平的可持续发展的世界。
本书摘作者Sting发起了乐读创业社(http://ledu.omeng.co/),从2015年4月开始进行的“一周读一本书”活动,已经持续102周,欢迎参加,并阅读800多人提交的4000多篇读书笔记(http://www.jianshu.com/c/d3950a9c3431),也可看Sting的书摘笔记汇总。
欢迎加Sting的微信号“1025792036”申请加入社群,一起成长。
也欢迎扫描二维码关注乐读创业社微信公众号看大家的精选书摘书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