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天橙长计划#Day2叙事疗法中的外化

       在怀特一篇著名的文章里,他将外化视为“鼓励人们将问题和受到压迫的经验客体化,拟人化的一种治疗方法”。他的座右铭是:”人不等于问题,问题才是问题。“

什么样的情况下用使用外化?

当人们受困于“问题故事”强大的负面影响,从而对任何矛盾的证据和特殊意义事件视而不见时,外化问题的方式特别有用。

关于外化的提醒

1、外化除非是在后结构主义的架构下出现,否则价值有限。外化的对话重点在于协助人们破除“人等于问题”、“发生的原因出自于人格特质或是病态的”这些想法。

2、外化并非在任何时机都适用。外化的对话运用于僵化的主流文化故事时能发挥最大的效果。

3、有时,通过命名实现外化可能过度简化或难度太高,难以发挥功效。

4、外化不适用于压迫性的情境。

误用外化会鼓励、强化施虐者将行为责任归咎于外在情况或是受害者,并且将这些视为不可抗拒的因素,而不只是影响而已。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社区内容提示】社区部分内容疑似由AI辅助生成,浏览时请结合常识与多方信息审慎甄别。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友情链接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