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你不再“衰老” - 007er - 274 - 20250821

我们在逐渐老去,头发开始花白,眼睛也变得老花,看东西模糊,需要佩戴老花镜。我们会发现身上出现各种小毛病,甚至可能会有一些比较剧烈的疼痛。体检指标也开始出现异常。种种迹象都在提醒我们,自己已经步入中年,需要面对上有老下有小的家庭责任,以及工作的压力。

在如何平衡工作与生活的问题上,我们可能会尝试跑步、打网球、打羽毛球,或者开始练习正念冥想,做各种努力来寻求平衡。但大多数时候,这些尝试收效甚微,甚至让人觉得有些徒劳。

于是,我们会继续思考未来:等我们真正老了怎么办?子女长大后有自己的生活和工作要忙,那个时候老龄化问题会更加严重,说白了就是年轻一代的人手明显不够用了。那么,老人该如何解决养老问题?是选择养老院、居家养老,还是自己组建熟人社区来养老?

我们有没有可能通过一些新型的地产模式,比如参考类似自如寓这样的年轻社群,把这种模式引入到老年人的养老社区?每个人都有独立卫生间的小单间,平时有自己的生活和私密空间,但社区里会有很大的公共开放空间,大家可以一起生活、社交。此外,这样的养老社区还可以和幼儿园联动,开展很多适合老年人的活动。

老人还会和小孩互动,一方面可以照看孩子,同时还能传授一些有趣的经验。小朋友通过与老年人的接触,也能获得不同的认知体验。老年人通过这种“向下社交”,能够重新找回自己的存在感,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幼儿园师资不足的问题。这其实是一个很好的点子。

未来,这样的模式有没有可能在中国逐步推广?这里面是否也会孕育出一些创新机会,或者成为文化传播的契机?这些都充满了探索的可能

未来其实非常有意思。有一个观点认为,如果你能活到2045年,那你就很有可能能活到一个非常长远的时代。因为到那时,技术进步可能已经超出了我们的想象,我们甚至有可能实现某种意义上的“永生”——生理年龄每增加一岁,人类平均寿命却增加不止一岁。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如何度过漫长的余生,包括养老、寻找长期事业、情感追求、兴趣发展,以及人生下半场的事业探索,都会成为值得探讨的问题。

所以有人说,四十岁你的人生才刚刚开始。甚至按照未来技术发展的设想,六十岁以后你的经验已经非常丰富,而身体依然保持活力。

那个时候,可能才是你人生真正意义上能够发光发热的阶段。因为前面的大量时间可能都在不断摸索,60岁以后才是一个真正能发光发热的年代,这听起来似乎棒极了。

总结来说,未来有太多无限的可能。你那稀疏的毛发、花白的头发,都有可能逆转老化。你戴的眼镜有可能摘掉,未来你的腿脚可能通过某些形式得到加强,肌肉力量也能逐渐恢复。我们不再需要一个被看护的所谓老年,而是一个有创造性的壮老阶段。这些在未来没准就能变为现实。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