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四晚上,孩子得准点去上主持培训班。
这年头,孩子不是在培养兴趣,就是在去培养兴趣的路上。做父母的从众心理很明显,不知不觉,禁不起诱惑,禁不起被落后,便在一周七天里插了课外班:画画、主持。心底还在嘀咕,要不要还报一个。
第一个,基于兴趣和爱好;第二个,有点被逼的味道,因为觉得他胆小。同时有这两个兴趣班的日子,已经过去几个月了。在这段时光里,每到周四晚上,孩子的作业总是令人头昏脑胀,上完主持回来,已经八点半。到家打开书包,摊开作业本,原来题目还有这么多:计算、抄写、看图说话、阅读……真是应有尽有。
这么多任务,看上去,孩子挺累的,有点吃不消。童年仿佛就这样被挤掉了,没有玩的时间,那些在他耳旁的许诺也成为了一个又一个历史……
揣着这些负面情绪,像往常一样接他回来。在回家的路上,他与我探讨起了一个人,他问我是否认识余光中?听他这么问,我没有告诉他是否认识,只是在嘴里默默诵起那首绝世经典:小时候,乡愁是一枚小小的船票……被我这么一弄,他也与我一同应和了起来,惊起了不少路人。
随后他开始发问:为什么刚刚背诵的也叫诗?那些诗不应该是唐诗三百首那样么?我的心底还在想回去后的作业怎么样督促他加快进度施工,被他这么一问,突然感到又一个教育的时机到来了,于是给他交流了许久……
在这个短途接送中,他与我聊起了诗的话题,我的心情也随之转弯。在心底,确是怀着对诗的敬仰。
当下,精神食粮随处可见,例如书籍。而经由千年、并由伟大的心灵撞击而写成的诗行,没有一首不是涤荡并充实我们心灵的食粮。诗有魅力,诗亦有力量。那些流传千古的诗句给人一种力量,让你不断去感知和认识这个世界。有的荡气回肠,有的沁人心脾,有的凄凉悲惨,还有的温婉端庄……
自古以来千千万万的诗人,就是千千万万种人生。你读了一个人的诗,其实就是走了一遍他的人生。在诗人的诗里,你总可以看到别样的风景。
喜欢诗,所以在孩子的学习习惯里,少不了与诗交流的影子。他们老师的要求也很合乎口味,每天要他们背诵唐诗。周一至周五的早上和周末我也总让他背上一两首。尽管现在的他不能理解诗的含义,但接触多了,总会有些体会。如果当下孩子的童年被兴趣班环绕,我只愿在那么多种色彩和成分里,能有诗的陪伴。
人生如逆旅,我亦是行人。原来生活不止眼前的苟且,还有诗和远方的田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