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自己不喜欢的事请“这话听起来就觉得难受,这是一个思考了很久的问题,最近又和朋友聊起这个话题,于是决定把自己的一些想法和思考和大家分享。
不做不喜欢的事和做自己喜欢的事,对于每一个成熟的个体来说,都是十分容易的,相反做自己不喜欢的事和不做自己喜欢的事,无论对于谁来说,都是比较难受,但这却是我们每个在成长过程中不得不面对的一大难题。
小时候,有些孩子喜欢吃糖,父母不让吃,就会伤心的哭喊;上学后,有些人喜欢玩电子游戏,家长不让玩,就会不开心;读大学后,有些人调剂到不喜欢的专业,转不了专业,难免会牢骚几句;工作后,有些人从事了自己不喜欢的岗位,会不开心的把工作做好;后来,有些人可能和并不喜欢的另一半结婚了,但日子过的有滋有味。随着时间的推移,我们面对不喜欢却还要做的事情的态度,可能由最开始的拼命反抗到最后的无奈顺从,生活到底怎么了?我们到底怎么了?
关于这个问题,有两点需要考虑:
1.我们为什么做上了自己不喜欢的工作?
2.我们为什么没有选择离开?
先说第一个问题,我们为什么做上了自己不喜欢的工作?
大多数人在做选择的时候,都不见得对自己内心真实想法和外面真实世界的情况有绝对的了解,人们都是在掌握了极为片面的信息后做出的自以为十分正确合理的决定,这个是很正常的情况,因为20多岁的我们,缺乏对真实世界的感知和对自己内心真实意愿的触碰和探究,人们大多害怕触碰到自己最本源的特质,因为有些我们无法接受,所以便拒绝触达。
最近和许多小伙伴找我聊选工作的一些问题,他们有着不同的背景,对未来有着不同的设想,对自己有着不同的期许,但却都面临要做什么工作的难题,总结起来就是要么自己喜欢的工作没人要,有人要的工作自己不喜欢,还有一类人是不知道自己要干啥,这让我看到了曾经的自己,同时也是我现在所有烦恼的根源。我深刻明白这是所有即将走出校园,或是刚刚进入职场的人面临的共同问题。
再说第二个问题,我们为什么没有选择离开?
就像明白了很多道理,却依然过不好一生一样,我们明明不喜欢一份工作,为什么没有选择离开呢?难道是害怕找不到更好的吗?难道是因为懒吗?我想都不是,是习惯了一个东西之后的惯性,人类拥有超乎想象的适应能力,当肉体和精神逐渐适应某种节奏和环境后,会自发的开始接受原本不能接受的东西,况且放弃一个确定性的东西来赌一个极不确定的未来,人会本能的选择留在原地。
关于以上两点的分析,我给自己和所有有同样困惑的人几点建议:
- 试着了解自己内心的真实想法,去除一些杂念,听从内心的声音。因为绝大多数人是不了解自己的,我们可以借助一些科学的方法来了解自己潜意识深处的渴望,可以试着了解一些关于心理学的书籍。然后多去外面的世界看看,不然你始终会以为世界就是自己看到的那样,你都没观过世界,那来的世界观。
- 学会正确面对死亡,我认识的大多数人,从未真正的了解过死亡,因为人们对死亡这个词语还是比较忌讳的,但是只有真正的认识死亡,我们才知道自己人生意义在哪里。
- 保持终身学习,持续成长。多读书,养成大量阅读的习惯,并能够将自己到的知识进行输出。培养自己在复杂情况中,快速准确做出选择的能力。
毛姆在《月亮和六便士》里,讲述的那个英国证券交易所的经纪人,抛弃一切,追求理想,“我必须画画,就像溺水的人必须挣扎“,我们都缺泛我必须干什么的决心和勇气,生活本来就是自己的。
人最难的是和自己和解,我们可以说服很多人,但最难的是说服自己,我们可以被很多人说服,但最难的是被自己说服。
记得恩师曾经说过,你之所以会痛苦,是因为“you still believe you could be bett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