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农架自驾游(1) - 天生桥

这些天,每天不是开车在路上,就是游览在景区,除了抽空写博客,几乎没有其他任何时间了。她们三个人还能在坐车的时候休息一下,我是无论如何都要开车服务大家的,山路弯弯太险,别人都不敢开。这些天不能及时回访简友们,敬请谅解。

话说我们一路弯弯绕绕、曲曲折折,终于到了神农架的木鱼镇,这里距离天生桥、神农坛、官门山都比较近。

神农架景区通票(299元/人,我的军人优待证免费)包含六个景点,天生桥、神农坛、官门山、大九湖、神农顶,天燕。其中天燕是滑雪场所,我们就放弃了。

31日晚入住木鱼镇民宿(从前慢.美墅,特别好住、好吃的民宿),4月1日一天去了三个地方,天生桥、神农坛、官门山。

没想到的是,第一站的天生桥就震撼到我们了。按说,这个季节是神农架的旅游淡季,草木还没有完全复苏,但是天生桥的那座“桥”,真的是大自然的鬼斧神工……

远远的,就听见巨大的落瀑声,顺着木栈道寻声而去,一座天然石桥迎面而来,其实近处感受更像是一个天然大石洞(它实际上是龙头山的一个穿透型喀斯特溶洞,高17米,宽10米),我们沿着木栈道拾级而上,穿洞而过。在落瀑的轰鸣声中,下方一潭碧水清澈见底。那巨大的石洞怪石嶙峋,清凉幽静,景色十分壮观,仿佛仙境。

穿过大石洞,别有洞天,仿佛走进了世外桃源一般。我们顺着木栈道一路走向谷里,遇到一个又一个清澈小潭,碧绿如宝石般,只是后面,越来越的没有水了,比如那个虎潭,可能是季节问题。景区深处,大部分谷沟里没有水,倒是有很多人为叠积的小石塔。一开始我还以为这是某种祭祀的仪式?后来我觉得这就是游人们在这里堆积的艺术行为。要不,我也堆一个?

想到就干,从一处栈道上下到干涸的谷沟里,寻找到一块巨石,在巨石上开始叠石。说来也挺有意思的,我真的没有太费力去寻找合适的石头,只是就近取材,抓到哪个算哪个,看到哪个差不多,就搬来码上。尽量利用石头的凸凹给石头找平衡,除了底下的两块石头比较大,后面的就差不多大小的一块比一块小了,最后放上一块鸡蛋大的小石头,大功告成。夫人站在上面平台上给我拍完照,我自己又给石塔拍了一张,然后数了数叠了几块石头?说真的,叠码石头的时候我真的没有数,没想到这么一数,竟然是九层,这个数字在中国古代“塔”文化中可是一个比较吉利的数字,不知道冥冥之中预示着什么?很有意思的一次动手活动。

继续走,顺着木栈道绕过沟谷到达对面山体下的路上,遇到一个小伙子正在鼓捣一竹簸箕一竹簸箕的花瓣,好奇打听,是利用传统技法手工制作口红的。夫人看着喜欢,那就给她买一个,158元,有钱难买夫人高兴不是。

天生桥景区真的不大,我们一个小时就悠哉悠哉的逛下来了,大家都腿疼,但是没有什么攀爬的强度和难度,还景色宜人,感受真挺不错的,喜欢这种感觉。脑补一下,如果是五六月以后的夏季,植被郁郁葱葱,沟谷里雨水充沛成河成湖,那该有多美?

开车下一站,神农坛。

从停车场远远的就看到了那个大石洞。

寻着巨大的落瀑声我们拾级而下。

石洞左侧两个巨大的瀑布在轰鸣落瀑。

我们顺着木栈道走到石洞上面,向下俯瞰,一潭碧水清澈见底,那么高,那么深,腿肚子都有点颤抖了。

穿过石洞,回首再看,依然壮观。

谷中流水潺潺。

一潭碧水前的大石头上有很多小“石塔”

羊潭碧水清清。

“石塔”林立。

再往里走,谷沟里竟然看不到水了。

选了一块巨石,咱也堆了一个九层石塔。

谷沟最里面,还有一潭碧水。

我在天生桥等你。

遇到弄花小哥的地方。

给自己祈福。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社区内容提示】社区部分内容疑似由AI辅助生成,浏览时请结合常识与多方信息审慎甄别。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禁止转载,如需转载请通过简信或评论联系作者。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