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较前代的“秦皇汉武、唐宗宋祖”,清圣祖仁皇帝爱新觉罗·玄烨,也可以进入“千古一帝”的行列。
然而,尽管康熙帝在平定三藩、收复台湾、驱逐沙俄等多方面,取得了毋庸置疑的显著成就,但在确定自己的皇位继承人这件事上,他虽耗尽心力,还是一团乱麻。
康熙帝一生育有35个儿子,除去皇长子爱新觉罗·承瑞、皇三十五子爱新觉罗·胤褑等11名皇子早夭,写在宗谱上的还有24位皇子。
原本康熙帝早在康熙十四年(1675年),就册立刚满两岁的皇次子、嫡长子爱新觉罗·胤礽为皇太子,但经过30多年,皇太子胤礽变得骄纵蛮横并结党营私,父子关系趋于紧张,最终导致康熙四十七年(1708年),康熙帝以胤礽“不法祖德,不遵朕训,惟肆恶虐众,暴戾淫乱”为由,罢黜了他的太子之位。
此时,皇长子爱新觉罗·胤禔、皇三子爱新觉罗·胤祉、皇四子爱新觉罗·胤禛、皇五子爱新觉罗·胤祺、皇七子爱新觉罗·胤祐、皇八子爱新觉罗·胤禩、皇九子爱新觉罗·胤禟、皇十子爱新觉罗·胤䄉、皇十二子爱新觉罗·胤裪、皇十三子爱新觉罗·胤祥、皇十四子爱新觉罗·胤禵等11位成年皇子,已经有了从和硕亲王到固山贝子不等的爵位,对皇位的觊觎引发了更大的混战。
其中,皇长子、多罗直郡王胤禔上奏康熙帝,推举皇八子、多罗贝勒胤禩为新任皇太子,并提议诛杀废太子胤礽,被康熙帝断然否决;随后胤禔又私下用魇术魔废太子胤礽,企图夺取储君之位,结果被皇三子、和硕诚亲王胤祉告发。康熙帝震怒之下,宣布剥夺胤禔的郡王爵位,把他在府第高墙内幽禁起来。
为了缓和诸子争储的紧张局势,康熙四十八年(1709年),康熙帝复立胤礽为皇太子。但胤礽并没有汲取之前被废的教训,仍然与朝中大臣结党营私,再次引起康熙帝的忧惧。
康熙五十一年(1712年),康熙帝再次下诏,罢黜了胤礽的太子之位,将他禁锢在咸安宫。
胤礽再度被废后,诸皇子争夺皇位更加激烈,原本支持废太子胤礽的皇四子、和硕雍亲王胤禛,也认为胤礽绝无复立的可能,开始暗自结党营私,窥视储位。
这时,距离康熙六十一年(1722年),康熙帝驾崩还有整整10年,除开皇十五子爱新觉罗·胤禑到皇二十四子爱新觉罗·胤袐等9位皇子,因在康熙年间没有被封爵位,无缘角逐大宝,其他12位成年皇子都深度参与其中。
那么,优势并不明显的和硕雍亲王胤禛,是如何脱颖而出的呢?交给悦史君,从胤禛潜在的对手、他的皇兄弟们,挨个说开去!
皇长子爱新觉罗·胤禔
父皇厌弃幽禁,出局!
胤禔虽然是康熙帝的皇长子,但因为是庶出,只能眼睁睁地看着二弟胤礽当皇太子。然而,当胤礽被废的机会到来时,他却因吃相太难看,遭到夺爵、幽禁的处罚。
康熙四十八年(1709年),康熙帝准备巡视塞外,临行时又下了一道谕旨:”胤禔镇魇皇太子及诸皇子,不念父母兄弟,事无顾忌,万一祸发,朕在塞外,三日后始闻,何由制止?”最后决定派遣大臣带队,轮流在胤禔府中监守,并下严谕“疏忽当族诛”。
就这样,直到13年后康熙帝驾崩,胤禔仍然处在幽禁状态,直接出局!
皇次子、嫡长子、废太子胤礽
父皇寒心复立无望,出局!
康熙帝与孝诚仁皇后赫舍里氏感情甚笃,可就在胤礽出生两个时辰后,21岁的赫舍里氏便因难产去世。这让康熙帝万分悲痛,更加怜爱嫡长子胤礽。
康熙十四年(1675年)、康熙四十八年(1709年),康熙帝两次册立胤礽为皇太子,却因痛恨其结党营私,最终在康熙五十一年(1712年),第二次罢黜了胤礽的太子之位,将他禁锢在咸安宫。
之后,康熙五十二年(1713年)、康熙五十六年(1717年)、康熙五十七年(1718年)、康熙六十年(1721年),先后有多位大臣提出复立太子,康熙帝不仅不允许,还严惩了很多带头的人。
就这样,1年后康熙帝驾崩时,胤礽仍然处在幽禁状态,直接出局!
皇三子、和硕诚亲王爱新觉罗·胤祉
受命开蒙养斋馆,以储君自命
胤禔、胤礽先后被幽禁后,胤祉就成为活跃皇子中的排行老大,这是个很大的优势。
康熙五十一年(1712年),康熙帝命胤祉率庶吉士何国宗等人编修历书。两年后,胤祉等人编书完成,向康熙帝奏陈,康熙帝命名为《律历渊源》。
康熙五十八年(1719年),康熙帝在圜丘祭拜,祭拜完成之后,康熙帝命胤祉行礼。
康熙五十九年(1720年),康熙帝封胤祉的长子爱新觉罗·弘晟为和硕诚亲王世子,俸禄与固山贝子相当。
康熙六十年(1721年),康熙帝命弘晟同皇四子、和硕雍亲王胤禛,皇十二子、固山贝子胤裪祭拜盛京三陵。
当时,胤祉受命开蒙养斋馆,身边聚集着一群学人。他也“希冀储位”,在胤禔、胤礽先后被幽禁后,开始“以储君自命”。
皇五子、和硕恒亲王爱新觉罗·胤祺
数次受托忌奠,获父皇赞心善
胤禔、胤礽先后被幽禁后,胤祺成为排在三哥胤祉、四哥胤禛之后的老三,而且是亲王,自然有争储的机会。
康熙五十七年(1718年),康熙帝命胤祺与内大臣马尔塞,前往忌奠故文渊阁大学士李光地茶酒,并带去赐银千两。
康熙五十八年(1719年),康熙帝的嫡母、孝惠章皇后博尔济吉特氏两周年忌,康熙帝命胤祺与皇四子、和硕雍亲王胤禛,皇十七子胤礼至奉先殿恭代行礼。
同年,康熙帝封胤祺的长子爱新觉罗·弘升为和硕恒亲王世子,俸禄与固山贝子相当。
胤祺的情况与三哥胤祉类似,且康熙帝评价他“心性甚善,为人敦厚”,也没法排除争储的可能。
皇七子、多罗淳郡王爱新觉罗·胤祐
掌管正蓝旗,屡获父皇褒扬
胤禔、胤礽先后被幽禁后,胤祐成为事实上的老四,爵位仅次于三位亲王皇兄。
康熙五十七年(1718年),三等奉国将军、正蓝旗满洲都统爱新觉罗·延信出征西陲,康熙帝命胤祐管理正蓝旗满洲、蒙古、汉军三旗事务。
胤祐自受命以来,办事认真负责,做了很多具体工作,正蓝旗原有的一些不正之风都有所改善,得到康熙帝的多次褒扬。
皇八子、多罗贝勒爱新觉罗·胤禩
活动能力最强,父皇打压拥护者众
胤禩是康熙帝诸皇子中,活动能力最强的一位。此人从小聪明绝顶,文武双全,而且广得善缘,在宗室、大臣中,有一票铁杆支持者。
康熙四十七年(1708年),皇太子胤礽第一次被废后,很多人都推荐胤禩继任皇太子位,结果惹得康熙帝反感,认为胤禩有希冀大统之心,对其予以防范,将他锁拿治罪。
接着,康熙帝多次流露出复立胤礽为皇太子的意思,并召集诸大臣,让他们在诸阿哥中选择一人为新太子。结果朝中大部分重臣联名保奏胤禩为储君,令康熙帝大感意外。
康熙帝只好明确说明要复立胤礽为皇太子,满朝官员只好唯诺。康熙四十八年(1709年),康熙帝复立胤礽为皇太子,胤禩也被复封为多罗贝勒。
康熙五十一年(1712年),皇太子胤礽再次被废,并被禁锢在咸安宫。胤禩也继续开始活动,但两年后,一件意想不到的“毙鹰事件”,让他从此一蹶不振。
康熙五十三年(1714年),康熙帝前往热河巡视,胤禩原该随侍在旁,但因当时恰是其母良妃卫氏去世三周年的祭日,所以他前去祭奠母亲,未赴行在请安,只派了太监去说明缘由。本来也没什么,说清楚康熙帝也能理解,但坏就坏在他托太监送给康熙帝的老鹰,打开时竟然已经奄奄一息,令康熙帝极为愤怒,认为这是胤禩对自己的诅咒,当即放下狠话:“自此朕与胤禩,父子之恩绝矣。”
但即便被康熙帝如此打压,胤禩在朝臣中仍有较高威信,如深受康熙帝倚信的文渊阁大学士大学士李光地,在康熙五十六年(1717年),仍然认为胤禩是康熙帝诸皇子中最贤能的。
后来,康熙帝和胤禩的关系也有改善,康熙帝又开始命胤禩不时随扈和办理一些政务,胤禩的长子爱新觉罗·弘旺也被养育宫中。如此超强能量的八爷,自然就是争储中的佼佼者了。
皇九子、固山贝子爱新觉罗·胤禟
施展结交才能,支持老八、十四
胤禟自幼好学聪敏,善于结交朋友,为人慷慨大方,重情重义。
胤禟与八哥胤禩关系密切,在康熙四十七年(1708年),皇太子胤礽第一次被废后,他积极支持胤禩继任皇太子位。后来康熙帝责备胤禩时,胤禟还不顾风险,为胤禩保奏。
康熙五十七年(1718年),皇十四子胤禵被封为抚远大将军,封大将军王,并以天子亲征的规格西征,一时间成为呼声最高的储君人选。
胤禟公开盛赞十四弟:“胤禵聪明绝顶,才德双全,我兄弟皆不如也”,积极为他造势,还多次送他金银珠宝达数万两。
虽然胤禟没有直接谋求储位,但他却充分施展善于结交的才能,多方支持皇储热门人选皇八子胤禩和皇十四子胤禵,成为储位之争中的一个重要角色。
皇十子、多罗敦郡王爱新觉罗·胤䄉
公开支持老八
胤䄉和九哥胤禟一样,并没有直接谋求储位,但他却公开支持皇储热门人选皇八子胤禩,成为储位之争中的一个重要角色。
康熙五十七年(1718年),康熙帝命胤䄉办理正黄旗满洲、蒙古、汉军三旗事。
皇十二子、固山贝子爱新觉罗·胤裪
深得父皇信任
胤裪虽然爵位较低,但深得康熙帝的信任。康熙五十六年(1717年),康熙帝命胤裪署理内务府总管事务。
康熙五十七年(1718年),康熙帝又命胤裪办理正白旗满洲、蒙古、汉军三旗事。
康熙六十年(1721年),康熙帝特派胤裪与和硕雍亲王胤禛、和硕诚亲王世子弘晟,祭拜盛京三陵。同年五月夏至、八月秋分祭,胤裪代康熙帝往行礼。
康熙六十一年(1722年),正月太庙,五月夏至、八月秋分祀月,胤裪均代康熙帝往行礼。
可见,康熙帝对胤裪比较放心,储位之争他也没法置身事外。
皇十三子爱新觉罗·胤祥
遭到父皇冷遇,支持老四
胤祥在康熙帝时期,以康熙四十七年(1708年)前后分为两个阶段,之前备受康熙帝宠信,之后却遭到冷遇,身体也不好,最终连个爵位都没封到。
但胤祥和四哥和硕雍亲王胤禛关系很好,也让他成为了胤禛的支持者。
皇十四子、固山贝子爱新觉罗·胤禵
深得父皇宠信,大将军王统兵
胤禵从小聪明过人,才能出众,为康熙帝所厚爱,经常带他一起出巡。
胤禵与八哥胤禩关系很好,康熙四十七年(1708年),当康熙帝怒斥胤禩妄蓄大志、企图谋害胤礽时,胤禵挺身力保,差点被康熙帝诛杀,最终被打二十大板,行步艰难。
康熙五十七年(1718年),准噶尔部首领策妄阿喇布坦出兵进攻西藏,拉藏汗请求清朝发兵救援。康熙帝命胤禵为抚远大将军、大将军王,并以天子亲征的规格出征,统率大军进驻青海,讨伐策妄阿喇布坦。
一时间,胤禩成为呼声最高的储君人选。
康熙五十八年(1719年),胤禵彻底平定西藏叛乱,送达赖六世至拉萨,威名远震。
雍正帝
多方历练韬光养晦,广结厚援终获帝位
胤禛善于治国,多次随从巡幸、外出代办政务,足迹遍于大江南北,考查了地方行政和吏治,锻炼了处理政事的能力。
胤禛还懂得韬光养晦,他尊释教道学,自称“天下第一闲人”,与诸兄弟维持和气,同时向父亲康熙帝表现诚孝,画西藏于版图,赢得康熙帝的信赖。
与此同时,胤禛也在暗中拉拢支持者,十三弟胤祥,大舅子、定西将军、川陕总督年羹尧和舅舅、理籓院尚书、步军统领佟佳·隆科多等人,都是他交往密切的对象。
康熙六十年(1721年),44岁的胤禛奉命前往盛京祭告祖陵,回京参加贡士会试试卷复查事务,冬至时遵命代康熙帝南郊祭天。
康熙六十一年(1722年),胤禛清查京、通两仓,又遵命代康熙帝冬至祭天。
同年十一月十三日,69岁的康熙帝在北郊畅春园驾崩。
隆科多随即宣布康熙帝遗嘱:“雍亲王皇四子胤禛,人品贵重,深肖朕躬,必能克承大统,著继朕登基即皇帝位,即遵典制持服。二十七日释服,布告中外,咸使闻知。”
45岁的胤禛由此继承皇位,改次年年号为雍正,史称清世宗宪皇帝。
悦史君点评:在分析胤禛的成功秘诀之前,悦史君先排除其他皇子。
皇长子胤禔,皇次子、嫡长子、废太子胤礽等2人,因遭康熙帝幽禁,直接出局;
皇三子胤祉虽然排位靠前,但他身边聚集的大多是学者和无功名的布衣,争储实力不济;
皇五子胤祺、皇七子胤祐、皇十二子胤裪等3人历练稍欠,实力也一般;
皇八子胤禩、皇九子胤禟、皇十子胤䄉等3人均为“八爷党”,朝野内外实力强大,但显然他们没有拿到先机,导致功败垂成;
皇十四子胤禵虽位高权重,手握重兵,但他远在西北,千里之外自然鞭长莫及。
再说回来胤禛,他的优势其实很明显:
第一胤禛的才能和务实精神,让不少人真心归附,他的谋士戴铎就曾向文渊阁大学士李光地说胤禛:“才德兼全,且恩威并施,大有作为。”
其二,胤禛懂得韬光养晦,不露锋芒,使得康熙帝不对他起疑,其他皇子也不以他为意,没有集中力量对付他。
最后,胤禛的支持者实力强大,通过十三弟胤祥和隆科多稳定京中局势,通过年羹尧控制胤禵和稳定西北军政,从而大业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