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物皆有裂痕,那是光照进来的地方——莱昂纳德·科恩
最近听陈海贤老师的《自我发展心理学》课,其中海贤老师讲述自己亲身经历的故事时特别有感触。在成为自由心理咨询师之前,他是浙江大学的老师,因为一些原因,他不惜舍弃了当年学校分房子的名额毅然选择了离职,去追求他想要的自由。
但刚开始的时候,他和大多数转型的人一样,经历了一段非常迷茫至暗和自我怀疑的时期,一度他还总是看那附近的房子,想着怎么自己赚钱再把那个房子买回来。
后来,一位前辈点醒了陷入焦虑中的海贤老师,让他意识到,有时候结束就是结束,如果还一直惦记弥补过去的损失,就没办法重新开始上路。
的确是这样。
有时候放下了,才能真正开始
很多时候,我们不自觉的会纠结于过去的种种,后悔当初怎么没……,但这样思考,只会让我们痛苦自责,无济于事。如果转换视角,承认失去的部分,接纳这个无法改变的现实,朝前看,开始用未来目标的角度,看自己现在可以做的事情是什么,才可能开启新的天地。
最近两年我也遇到了很多坑,刚发生的时候,还会产生一种错觉,觉得不是真的,还想尽各种办法奋力的讨公道、做工作、找资源……但过程中不断会出现的问题,耗费了大量心力和精力。当我一个一个放下这些强加给自己的苦恼和困扰的时候,似乎这些现实问题就不再那么折磨我了。
反而,更加坦然的面对和反思自己的行为,向内觉察,不断理解自己和世界,这样裂痕的地方才会有光照进来,才会发现原来这些过去的经历已经变成一份礼物,支撑一个人在涅槃中成长。
你如何界定自己是谁
陈海贤老师课里还有一个细节,我也被触动到了。
他说刚离职不久后,有一天学生家长给他打电话想找他给孩子咨询,但他本能第一反应不是问孩子怎么了,而是问这位家长:你知道我从浙大离职了吧?
好在这位家长特别会心一笑回答道:“知道,陈老师,我们信任的是你。”
虽然只有短短的一句话,却在老师心里埋下了希望和信心的种子。海贤老师从那一刻开始,重新思考自己的内核和外在的身份,越来越坚定的走上这条自定义的“我是谁”成长之路。
成长有阵痛,选择在曲折中前行
很多人在转型的路上,都曾经有过或多或少、或长或短的迷茫时刻,但这就是真实的成长和转变的过程,会有撕裂般的成长阵痛,但也会孵化出新的更强壮的羽翼,才有力量展翅飞向想去的远方。
疫情影响下的就业环境非常严峻,最近跟很多朋友聊天,大家会不约而同地谈到职场压力问题,裁员、转岗、减薪的声音不绝于耳……焦虑和迷茫的情绪也蔓延到各行业、领域和层级。
一位中等规模公司领导提到今年发展形势时,感慨今年必须要勒紧裤腰带过日子,先活下来才是真的。身边一些自由职业者和小微创业者们,业务需求骤减,租金工资却一分不减,生存问题堪忧,有的不得不转型寻找全职工作,也有一些伙伴在蓄势研发新产品,为下一步发展做长远的准备……
如何面对不确定的未来,如何应对快速变化的外部世界?
每个人的资源能力和所处的现实环境不同,
但这背后却有一些相似的规律可以探寻。
无论世界如何变化,如果你能持续挖掘和展示自己独特的价值优势,
在遭遇变化和挫折跌倒后,勇敢面对、反思觉察,再投入新的行动,
那时候,我相信裂痕之处,洒满阳光,
而你我,也在不断蜕变成长,
越来越坚定的长成自己的样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