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6.30,坚持写文章506篇,为以后开一家有温度的育儿主题书店做准备,影响1万妈妈加入快乐育儿!
每个人都有两次童年,小时候,是妈妈陪你过童年;现在,是孩子陪你过的童年。妈妈助力孩子拥有可以幸福一生的心童年,孩子陪伴妈妈疗愈童年的心。
第三课上大李老师通过电影《放牛班的春天》给我们讲解了孩子14岁到21岁的这个阶段阶段,这一阶段孩子思维发展的一个具体的内容及其他发展的步骤。
通过电影的讲解这个年龄段的特点,电影呈现的状态给我们可视化的进行立体化的了解这个年龄段的孩子。
我们看到孩子在这个时期的孩子,如果我们成人的观点是错误的,我们就会对孩子采取错误的行为,再加上孩子本身已有的一些错误的行为,最后导致的结果真的觉得非常可怕,特别是看到离职的老师胳膊上长的一个伤疤的时候,觉得孩子那么小怎么会让人害怕,错误的教育会把孩子推向黑暗的深渊。
在14到21岁时期孩子是寻找目标和方向的时期,我们身边有很多家长,因为不懂得孩子,很可能会把孩子引领到趋向于影片当中这些孩子比较恶劣的状态。
如果孩子到了不相信任何人,对任何事都带有敌意,看不到生活的美好的状态,他也就不再去相信成人给他带来的关爱,对社会仇视,对陌生人冷漠,就可能会用伤害别人或者是伤害自己的方式去发泄自己内心的这种愤怒。
其实看到电影中的孩子在错误的教育下搞怪恶作剧甚至伤害他人,明知道要受罚还要去做,我看的时候真的觉得很难过,也很心疼这些孩子,他们带着深深的不安全感活着,用伤害人的方式去释放自己对世界的不满,用错误的方式保护自己,用错误的方式想活下去。
就像电影里孩子他们都在经历着一份痛苦,大人也同样承受着痛苦,互相折磨的痛苦,我们成人一定要意识到这点,成人首先走出来,才能帮助孩子更好的去成长。
其实刚出生的他们每个人都是天使宝贝,但是恶劣的环境,错误的教育,把孩子逼成了恶魔。
今天继续学习14岁到21岁这7年当中孩子他思维发展的一个历程,今天重点学习两个发展危机,分别是16岁和18岁,面对孩子已经出现了这异常行为的时候,我们将采取一种什么样的方式和方法及其我们个人要具备的哪些基本必要的素质来帮助孩子。
今天继续通过电影《放牛班的春天》观察14岁到21岁人类发展的重要的内涵,发展的好,对未来每一个阶段的影响,发展的不好,对未来每个阶段所造成的困难。
这一段里面有两个关键的年龄:
16岁:思考分离,发现自己与他人的思想是不同的
18岁:由于浅表的方向变得深刻,于是会帮助孩子做出一个决定,这个决定:帮助孩子发现自己到底想要什么
18岁:16岁的危机会在这里得到解决,孩子会获得一个机会去了解自己想要做如果这段时间被破坏,孩子会迷失很长时间
思考分离拥有了自己独特的思想,与批判性思维是不同的,青春期的孩子只是挑别人的毛病指责别人,批判别人,由于批判而成长起具有独立思维的能力。
我们看到人类的成长每一个阶段逻辑性都是非常严密的,对于青春期的批判性和能够在别人行动中和思维中以及别人的决定中,去找到他自己觉得不合理或者是有问题的地方,而使得自己的大脑拥有了批判性思维。
批判性思维的之后,人类就开始产生属于自己的思维模式,自己的思维内涵。
大李老师给我们举例说明,比方说人类不成熟时就是老挑别人的毛病:“你这个地方做的不对,你那个地方做的不对。”
其实这样的方式不能显示出人的厉害,反而会伤害别人,如果是后面加上:“应该这样做,这样会更好。”这样我们人类的思想就开始互相沟通,在这个沟通的过程中,在交流的过程中互相倾听对方的思维和对方的建议,就会产生创造性的解决问题的能力,这就是创造的一个结果。
当人们学会互相倾听的时候,自己在向别人叙述,然后再听别人的模式,在跟自己的刚才的创造性的思维进行比较,我们人类的思维和文明的程度就在提升,所以说这个年龄段的孩子倾听和引导是非常重要的。
在电影《放牛班的春天》这部影片中,14岁到18岁的孩子都有,所以我们能看到各个年龄段的孩子在一起的时候,当他们被成人所否定,被定义为坏孩子的观点所对待的时候,成人其实是用一种非常恶劣的非常残酷的方式来去压制他们的生命,压制他们的灵魂,不给他们生命的自由和灵魂的关怀,那么他们身体里就会产生很多愤怒。
因为这个年龄段的孩子已经能够产生独立的思想,这个思想就能够评价成人的行为,青春期之后孩子就会一直有批判性思维,因为成人很多不合理的行为,他们就会积攒不满,他们就会反抗。因为孩子还没有有成熟正确的目标和方向,自己不懂,成人也没有给他们很好的帮助。
孩子们不能以一个成人的方式去对抗,就会还是以一个儿童的方式去对待内心的愤怒,比方说他这搞怪,破坏,伤害自己和他人。
电影中孩子们为了保护自己,他们就会形成一个群体,因为他们这个群体集体被成人所羁押,就有同样的痛苦和同样的迷茫,他们就会积累在一起,团结起来去做一些他们觉得应该做的事情。
社会是由人组成的抱团取暖的合作生活的群体,如果这个群体不依靠社会或者离开社会群体,生活就会出现问题,同时使得自己无法生存。
如果再脱离了成人的引导,可能他们就会走向对社会相反的方面,并且他们的行为和思想都朝着反人权反社会的方向去发展,那么他们可能就开始危害社会。
如果更严重的情况这群人很可能走向了犯罪的团伙去抢劫,为了活着很可能慢慢的被坏人所利用去贩毒杀人。
我们在现在的社会群体中也看到了有这样的群体,并且他们的组织非常严密,他们非常有力量,他们的意志力也非常坚强,因为他们在成长过程中受过很多苦难,比受到保护的孩子遇到的困难坎坷更多。
所以这些人也被锻炼出了强大的意志力,当这个强大的意志力用在破坏,用在杀戮中,可想而知是多么的可怕。
这些人他们必须无时无刻的保护自己不被抓,必须隐忍,这些人身边的人也恶劣,生存环境也恶劣,为了生存不得不时刻准备,所以他们的智慧成长的也非常不一般,他们的智慧有可能更加高级,因为他们的生存更加艰难,使得他们不得不发展出更高的智慧来对抗他人。你会看到很多坏人是及其聪明,可惜没有正确的引导而走向毁灭也连带到身边的人。
所以说孩子如果接近于这个边缘,那么对我们人类都是很危险的,就像电影中的这些孩子如果每天浸泡在苦水之中,被严厉的惩罚被成人殴打,被成人情绪所攻击折磨,孩子的灵魂浸透在冰凉的、对抗的、愤怒和蔑视之中,就像监狱一样的地方。
我们去想一想这群所谓的“坏孩子”他们还是孩子,这群孩子的生活和感受,是不是每一分钟都是难熬痛苦的,还看不到未来。
我们就能感受和体谅这些孩子生存的艰难,我们可能就失去了恨他们的力量,而成长起关怀他们和帮助他们的力量。
《放牛班的春天》中这些孩子是孤儿和坏孩子,被认为是社会无法管教危害社会的孩子,这样的一个学校来了一位特别的老师,给这个黑暗的学校带来了一些光明。
我们看到电影中马修老师刚进入学校,因为孩子对这个社会整体的仇视,虽然马修老师对他们什么都没有做,他也没有危害他们或者是跟他们产生任何仇恨。
但是我们看到电影中孩子们的行为,他们对马修老师不尊敬,而且他们对马修老师没有一点善意,把马修老师直接划分到敌对面,第一节课就想各种恶作剧来欺负马修老师。
继续欣赏电影《放牛班的春天》:
要点一:
马修老师要送伤害神父的孩子去校长办公室,因为“罪犯”终于找到了,可以送去校长室把替罪的那个小孩放出来,但是这个时候马修老师听到校长正在暴力处罚一个逃学的孩子,马修老师舍得让这个孩子也承受这种暴力惩罚。
所以马修老师想一个办法,让他课间休息时去医疗室去照顾受伤的神父,马修老师用了正确的方法让孩子承担自己做错事的后果,为自己所做之事承担责任,并且找到正确的方向,不同的方法就会有不同的结果,我们可以好好思考一下我们如何对待犯错的孩子?这就是好老师和坏老师的区别吧!
孩子们需要有一个成人作为孩子在前进道路上的一盏明灯,当孩子走向黑暗的时候,两边都是悬崖,不知道什么地方才是安全的,迷茫看不清的方向的时候,就像马修老师一样成为一盏明灯,照亮了孩子前进的路,给孩子指出了一条正确的路。
我们可以通过电影继续来观察,正在青春期或者刚过青春期的孩子,他们在遇到不接纳他们,不能倾听他们,不能了解他们,不能尊重他们的成人的群体中,他们所聚集的愤怒和自我生存的心灵的朝向所形成的一个行为以及马修老师是如何扭转的。
要点二:
很多时候我们成人坠入黑暗中,也需要有一个内心有光明的人走出这条路。
我们生命中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坎坷,有时候会陷入泥潭中无法自拔,我也不例外,我记得在怀着老二照顾老大,还面临的创业失败的经济损失,父母身体也出现问题需要照顾,那段日子真的是我最黑暗的日子,我庆幸自己有读书的习惯和学习的能力,遇到很多老师朋友带我走出黑暗,还找到了自己未来的努力的方向。
真的很感恩遇到那些拉我出泥潭的老师同学,也感恩我的孩子给我满满的爱让我想成为更好的自己。
我们看电影中的马修老师,其实他进学校前不知道学校的情况,也没有一个固定的明确的思想说,我来到这个学校就是为了救助这些孩子的,我要怎么怎么样去改变这些孩子,马修老师他只是有一颗具有怜悯的具有慈悲的心去照顾关心孩子。
当马修老师则用慈悲和怜爱的心去对待孩子的时候。好像连他自己也不知道,因为如果他自己是这样一个人,他并不知道自己是具有怜悯和慈悲,但是遇到他人受苦,遇到这些孩子们在这样的摧残之下去每天熬过每天痛苦的生活,马修老师他采取的行为自然不同,这个也并不是他想好要这么做,他就是这样一个人,他做出来的事情就是这样的。
要点三:
马修老师在出去之前,让最捣蛋的一个孩子帮他维持教室的纪律,他回来看到并没有如愿,因为这些孩子对成人完全不信任,对社会没有热情和向好的心,他们甚至不想要做社会群体中认为的那种好人,不再想被他人所接纳所爱。
因为他们是一群被爱所抛弃的孩子,他们不认为他们还能得到爱和得到别人的欣赏和赞扬,所以我们看到这个孩子不会在为了让老师对他满意而去完成老师的任务把教室纪律维持好。
只有孩子对人类还有希望的,还有想要亲近人类的心,孩子才可能按照某个成人给他的任务和想要光荣,想要别人接纳他而去做成人让他做的事情。
而电影中的孩子被社会所折磨,慢慢的他们的心已经完全凉了,他们完全被人群所抛弃,所以他们不会觉得别人欣赏他们而去完成任务。这就是孩子已经低自尊了,赞扬和批评对这些孩子都没有用。
电影中马修老师的做法就非常的好,当马修老师回来,有一个孩子正在画马修老师漫画肖像,而且画的这么搞笑,其实是一种带有侮辱性质的和嘲笑性质的漫画。
虽然这个孩子很勇敢的在马雪老师不在的时候画马雪修老师的漫画肖像,但是老师来了,这个孩子大约有15岁,我们看到他的眼睛里露出的那种恐惧,脸上露出的恐惧及其害怕。
我们看马修老师进来了以后,看到黑板上画着他的漫画肖像,第一句话是画的不错,没有生气,没有暴力处罚这个孩子,这就是一个健全人格的成人的做法。
我们想一下如果校长进来,看到孩子画他的漫画像,做了不恭敬他的事情的时候,他是怎么做的呢?他会想尽办法去惩罚孩子,暴力的压制孩子,让孩子们们害怕恐惧他,从而在他面前是听话的,但是孩子心中的愤怒会在他看不到的地方发泄。
我们要知道用压制的方式,越压孩子会越走向你做想的反方向,比如你压住他不是为了让更守纪律,他会更加不守纪律。
当老师在的时,孩子们由于恐惧和害怕他会守纪律,当没有人在时,孩子会更加疯狂的不守纪律,所以压制式教育是破坏力巨大的一种行为,会完全破坏孩子的自尊心和自律性 。
我们看到电影中马修老师采取的方法是平等的,你画我的漫画,我也画你的漫画像,他要画的漫画要比孩子更好,更有趣,才能让孩子们信服。他要赢得全班同学对他的接纳和尊重,他会露一手,作为一个老师要让孩子从心里佩服,而不是用压制的方式去打压孩子。
老师和孩子和在某个技能而进行的博弈中,如果他做的更好,让孩子喜欢,让孩子们从心里佩服,人类都是向更好的人学习,所以暴力的压制不如能力的吸引。
人类会跟着更有能力,更有智慧的人学习,这是自然界的生存的法则,就决定我们内在的选择是这样。
要点四:
马修老师也把这个孩子的漫画画在黑板上,画得更加夸张,更加技术高,法特别的有力量,特别的幽默,特别的流畅,而且把漫画夸张而且更加好玩,所以把孩子们热的都笑起来,孩子们被谁给娱乐了,他们就会喜欢谁。马修老师就用这种幽默的方式解决了问题,并赢得了孩子们的心,没有处罚,没有发火,温柔而幽默的对待孩子们。
马修老师天生就是一个能够洞察孩子们,能够感受孩子的想法,他想以这种方式把孩子给吸引了,而不是压制孩子,所以一个好老师一定是拿到孩子喜欢的事情把孩子吸引到课堂上,而且是正向的吸引,没有有破坏力的纠正孩子的错误。
他赢得了班里孩子的心,马修老师没有像其他老师一样处罚他,孩子内心会不会有一点点他自己都没有察觉的情感发芽?教育就是这样一点一滴的慢慢渗透到孩子们的心里。
有时候教育需要一些幽默感,让严肃的事情在快乐中解决,往往孩子们更容易接受,人类总是想远离痛苦接近快乐,幽默感也是一个育儿者不可缺少的能力。
要点五:
马修老师第一堂课没有直接讲课,而是让孩子写未来他们想做的事情和职业,这就是一个好老师,让孩子思考自己的人生目标和方向。
马修老师也可以从中了解孩子,看他们对什么感兴趣。我们看到马修老师是不是特别有爱,他理解孩子和懂得孩子为孩子着想的老师,他不是灌输知识,而是在滋养心灵,帮助孩子们建构人格,寻找方向。
其实我们的老师也应该这样,讲课前看一看孩子对这一课的知识感不感兴趣,感兴趣我们必须得引领孩子,孩子不感兴趣,那么我们就把从孩子的兴趣进入,这样孩子们才能更好的吸收知识,而不是被迫记忆。
要点六:
电影里的孩子一直被像犯人管着,没有机会建立良好人格和被引领正确生活的方向,没有机会被培育出一个良知和道德的底线,又加上学校的打压对抗,孩子们很容易去做类似于犯法的事情。
孩子们偷了马修老师的乐谱在厕所的地上研究,这么大的一个坏事如果给到校长和其他的老师,他们又会受到严重的处罚。
但是马修老师发现后,他们还问老师这是什么,这么大的孩子依然有很强的好奇心,否则他们就不做了,这就是未成年,他们对很多东西的印象是模糊的,他们不能总结归纳,做出一个正确的决定,自己约束自己很难,需要成人给孩子种下善良的种子,让他们把好奇心用到正道上,做出正确的决定。
我们内心种下一个什么样的种子,我们就会以这种方式来看待这个世界。有的时候我们会拿着放大镜去找孩子的一些问题,其实是我们自己的焦虑,不要把我们成人的这些不好情绪传给我们的孩子。
要点七:
孩子们在宿舍随意的编歌侮辱马修老师,“光头你完蛋了”,“光头……”,马修老师进来时听到了,马修老师没生气也没对孩子进行处罚,而且帮一个跑调的孩子纠正,然后这个孩子竟然还跟老师学,马修老师很自然的化解了这个问题,得到孩子们的尊敬。
我们在帮助孩子的过程中,一个真正的帮助者会从孩子的行为中看不到别人看不到的,这一点是作为教育咨询师我们将来要面临的。
我们看到这群孩子总是抓住机会就侮辱老师或者总是抓住机会欺负老师。但是马修老师没有接招生气惩罚他们,而是用更幽默更高级的方法赢得了很多孩子的心。
一开始马修老师保护孩子的时候,孩子们还觉得很奇怪,但是并没有意识到老师是有爱的,到最后可能孩子们仍然不意识到这个老师有爱的,但是孩子们的心是紧紧的围绕在马修老师的身边的。
所以作为一个教育咨询师,首先要收服被咨询者的心,并不是说强硬的给他们一些方法,让他们照着方法去做,就叫教育咨询师,而是需要用一颗有爱的温暖的心去随着咨询者的心,才能找到帮助他的机会。
有灵魂的人自然会做得很合适,因为马修老师的人格是比较健全的,马修老师自己的人格渗透出来的内涵,就会影响到孩子们。马修老师也是无意识的,就是一个有良心的有爱的人,看到别人的痛苦,就会帮
要点八:
电影中卖神父病情加重被抬走的时候,恶作剧的那个孩子内心的震撼,他问马修老师:“他会死吗?”这就是一个小孩子所担心的。
如果遇到一个不懂孩子的教育者,就会觉得这件事是谴责的孩子的机会,就会说:“可能会死的,都是你干的,你以后还会不会干这样的事情”。大多数成年人都是这样的念头。
而马修老师却是把孩子抱在自己的怀里,这个孩子内心的那种关怀,那种怜悯,那种自责被唤醒了,而这一切才是真正的够做人资格的一些人格状态。
我们看这群不可救药的孩子,他们灵魂的转机,他们从黑暗走向光明的转机,是爱他们,拥抱他们的温暖,不是惩罚和学校严厉的条例。
马修老师帮助孩子,不愿孩子受惩罚,所支持的孩子们的行为,使得他和孩子们站在一起,让孩子对他开始信任,愿意和他在一起。
要点九:
电影中校长上的历史课,课后让孩子们回答问题,回答不好就受惩罚,这样完全扼杀孩子的学习兴趣。
这些孩子被折磨的根本没信心学习,如果老师不逼迫他们不惩罚他们,根本就不学习,他们干嘛要学习,他们根本不想做人类认为的好的事情,他觉得那都是大人给我安排的事。
大李老师用两节课讲了《放牛班的春天》这部电影,进一步了解14岁到21岁这个阶段:
第一:孩子有了独立的思想,
第二:孩子需要倾听,
第三:孩子需要良好的建议和引领,
第四:他们到十八岁时候要找的自己人生的方向。
我们要做的就是保护他们,并且能够使他们自我保护,但是孩子们还幼稚,他们真的不知道如何保护自己,需要成人的引导。
每一个孩子的成长都是需要成人的引领,所以身边如果只站着惩罚者没有帮助者,那么这些孩子就失去了方向,这也是将来作为教育咨询师,我们要面对的事情了。
我们要给孩子去思考的机会,让孩子知道自己是谁,在这个时期给孩子一些良好的建议或者提醒,孩子进入到21~28岁,他探索世界的时候,他才会知道今后努力的一个方向是什么,孩子进入到21岁~28岁这个时间段,孩子要进行一个不断的探索,也许他两年换一个工作,或者他去周游世界,他这样不断的跳来跳去,他是在探索这个世界。
从《放牛班的春天》这部电影,让大家能够看到未来我们的工作的迹象,我们面对的就像这样一群孩子,这样痛苦的孩子,被错误对待的孩子,被压制的孩子,被忽视的孩子,看上去可能家长们非常赞同他的孩子,但是灵魂和情感的已经出现问题。
14--21岁孩子有一个思想变化的过程,在这个时期我们像马修老师那样,带着一份幽默带着一份关怀,带着内心的那份慈悲去倾听和引领孩子,孩子才能充分的去了解到这个世界的真实性。孩子的思想才能逐渐的迈向成熟,他看到个体的时候才可能更加的客观,同时,也会为他今后的人生确定一个方向。
14--21岁如果没有建构好,到了人生35~42岁的时候会发现这个世界不是真实的,这个世界带给他一种感受是虚幻的是脆弱的。
在这样的一个状态当中是非常难受的,小的时候没有活在真实的世界里面,感官没有得到充分的刺激和发展的时候,他们没有和一些真实的事物联系在一起。长大后他发现他对爱没有感觉,对生活也不热爱,或者也不痛恨,然后稀里糊涂的过着,每天无聊的活着。
0--21岁是我们人生的春季,是储存能量成长的季节,需要成人的帮助,孩子内在的人格建构好了,做人的品质具备了,那我们就为孩子今后的人生打下夯实的基础。
孩子进入社会中,再与周围的人互动和沟通的时候,会散发着独特的人格魅力。
0~7岁:让孩子善待这个世界
7~14岁:让孩子看到世界的美好
14~21岁:让孩子看到世界的真实
作为一名教育咨询师,要先与家长建立起一份信任,建立起来一份情感的链接,因为家长他们也不容易,他们也是从小到大受到了不正确的教养方式,成为现在这个样子,每个人东西都想把最好的给孩子,但是用错误的方式导致孩子出现问题,他们也不愿意,所以要用宽容的心去与家长沟通交流。
带着一份幽默带着一份关怀,带着内心的那份慈悲去倾听和引领家长去帮助孩子健康快乐的成长。
我是文慧,专注于早期教育5年,
希望陪伴妈妈一起快乐育儿,
有想一起讨论育儿的妈妈,可关注我!
期待与你一起成长:心有多远,你就能走多远,做一个温暖的人,浅浅笑,轻轻爱,稳稳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