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读了一篇《985硕士中年失业的原因找到了:我劝你不要轻易换工作》的文章,文中提及“冯唐曾给过职场人一个建议:一定不要随便换工作”,引起了我浓厚的兴趣。
文中讲述的是一个北漂十二年的985川大哲学博士陈涛,曾经的他在《中国新闻周刊》《南方周末》任职记者,住着80平米森林景房,拿着高薪。因对自己的人生和职业,没有任何规划,十二年来他做过媒体、公关工作,在互联网公司待一年半载,创业两年以失败告终,因超龄在应聘老家道观的道士时又被拒。最后在北京五环外的一间十来平方米的屋子里,靠一百块钱撑了一周,实在没办法了便跑起了外卖的故事。
记得当年毕业季,在广州实习完顺利毕业后的我,在外闯荡了半年后,响应家里人号召回乡考试入编,在经过一系列报名、笔试、实操面试、体检,花费了50元体检费后去到了离家30多公里的山旮旯小镇里入职了,每个月领着低保一样的工资一干就是十年,在第十年,为了奔赴更好的前程,拼尽全力一举拿下资格考试,从而开启了下一个三年计划。
跟我一起从家乡远赴武汉求学的还有一位同学,而她选择了在广州亲戚开的私人医院,带着团队,领着高薪,顺风顺水,即便如此,在这十年期间她还是隔三差五地向我打听家乡招聘入编的事,每年都叫我第一时间发信息给她,而每年都是观望,直到超过入编年龄也没见她报过名。
因经营不善,私人医院三年后关停了,她也换了好几次工作场所,但没有一次是长期的,前些日子聊起来,得知现在家里做全职太太,日子倒也不错,只是有那么些许感叹自己现在没工作,没动力,没方向......如果当年有谋划、有践行、有目标,也许今天会更如意顺心。
人生没有重来,做好以下三点职场规划将会让你的人生有更多选择:
一是提升自我能力。提升自我能力,不但令自己工作起来更加自信,在工作时也会更加的得心应手,创造的成绩更有说服力,令人更能信服你。不间断的学习,不断的去提升自己的专业技术,不断提升自己的各项综合能力,当机会来临,厚积薄发的你终会实现自己的愿望。
二是定个期限。人生规划一定要有一个目标,终极目标之后还要细分,分每一个时期,定个期限。在不同的阶段达成目标。比如三到五年之内,我需要拿下副主任医师,在这个过程中我会规划第一年完成基础课的学习,第二年争取外出进修,第三年参加考试和论文评选。
三是居有定,业无变。弟子规里面曾说到,居有常,业无变,自古以来,这是不变的定律。一个人居无定所,心如何能安,心不安又如何能定业,成家立业不也正体现出稳中求进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