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和你写日记(7)·我的日记本有那么一摞高了

晚上八点雨带冰雹,明天记录吧,今天的日记已经写了

2020年5月3日      星期日      晴转雨

孩子们刚上一年级时,我就曾萌生过让他们写日记的想法,考虑到他们识字少,会写的字也少,用拼音有些麻烦又总出错,于是就只在微信群里提议一下,也有个别同学坚持了几日,后由于我的督导不及时,自身不太重视,便不了了之。

其实,我明明知道对不会写的字的担心及顾虑完全没必要,也完全是借口,更完全是自己不愿增加作业负担的惰性使然;其实我也明明知道越早写日记对孩子的语言表达及写作水平的发展越有益,但我还是在偷懒和犹豫不决中到底让“写日记”这一好习惯的培养与坚持成为泡影,付之东流。

直到去年腊月在公交车上遇到我在初中教过的一个学生——郭亚东,由此才坚定了我让学生写日记的决心和行动。

那天下班,公交车上人很多,我握着扶手站定。忽然一个声音说:“老师,您坐这儿吧。”我循声扭头看时,一个留着平头二十多岁的年轻小伙正笑眯眯地望着我,并起身站起要把座位让给我。

我忙说:“不用不用,你坐你坐。”嘴上说着,脑子里却在迅速地捋着记忆,思想着眼前这张笑意醉人、面孔熟悉的脸的主人的名字。

“老师,我,郭亚东。”

“噢——,亚东呀,想起来了。”我恍然忆起。

我的毕业九年的学生。九年前,我是他的初中语文老师;而他,是一位爱眯着眼笑的聪慧少年。

很快,我们攀谈起来。工作、学习、生活,方方面面,我们互道问候,热情寒暄,并且互加了微信。

快到站时,他仍然笑眯眯地说着:“老师,你知道吗?我还是挺先进的,在大学时,我们宿舍就我一人坚持写日记。现在,日记本有那么一摞高了。”他用两只手上下比着,继续说,“而且到现在,我还深深地记得作文课上您说过的一句话,'吊兰,正因为它一心向下,所以人们把它抬举得很高很高'……”

啊!九年了,这个孩子依然记得,依然记得老师说过的一句话,依然在用日记来传达我们对语文与生活的热爱。我内心莫名涌起一阵感动和欣慰,于是,脱口而出:“这么多年了,你还记得,谢谢你。”

“老师,我应该谢谢您才对……”他真诚地依然眯着眼睛笑着说。

……

其实,他说的,我也记得。一次作文课,我指着窗台上绿意葱茏的一串吊兰随口说了一句:吊兰,正因为它一心向下,所以人们把它抬举得很高很高。当时觉得有些哲理,就在课堂上多重复解释了一番,也有意默默记了下来;我也曾在引导与要求他们写日记时,炫耀道,我的日记本有那么一摞高了,就像他那样左右手上下比划着。

时隔多年,公交车上学生的一番话重新浸入到我的思想,重新让我审视我们的语文教学与作文引导;也更加坚定了我有意识地引导孩子们写好日记,奠定作文基础的想法。

因此,今天,我硬性规定与要求孩子们坚持每天一篇日记,并下定决心做好榜样与引领的力量,在师生共同进退与实践中提高学生对语文的热爱以及对作文水平的培养。

一名老师,有的时候,他的一句话,或一种行为,会默默地影响学生一辈子。但愿每位师者,把优秀的正能量的语言和习惯传达移植到学生的头脑中,使他终身受益。

孩子们,现在的我也希望将来长大的你,在某一个阳光始照的清晨或微风拂过的午后,你神采奕奕地站在我面前,莞尔笑过,说:老师,记得你曾经身体力行地陪我们写日记,我的日记本也有那么一摞高了……

(注:一次偶遇也可以成为日记的内容。)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