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绛先生,一个传奇。她是一位杰出的文学家、翻译家、学者和教育家,也是一位伟大的母亲和妻子。

她的一生充满了善良、幸福美满。
杨绛先生:不是什么人,都配得上你的善良。
自从遭遇那件事,这句话便成了她的人生信条,也是我们每个人都需要引以为戒的。
杨绛刚生下女儿钱瑗时,丈夫钱钟书专门请了一个保姆,保姆郭妈刚来的时候非常勤快、细心,将家里打扫的干干净净,井井有条,杨绛一家人很喜欢她,对她也很是照顾。
有一次杨绛和邻居聊家长里短的时候,听到有个邻居说自己家里请的保姆偷偷摸摸做一些不太光彩的事;
想到了家里郭妈日常支出在每个月递增,于是专门去菜市场了解下情况,回来后以聊天的方式询问郭妈,谁知郭妈站起来理直气壮的说:“你不去菜市场哪知道菜价贵的很?你要嫌贵就自己去买。
本着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态度,杨绛选择息事宁人,谁知郭妈从今往后更加变本加厉,不光克扣菜钱还动不动偷吃;
正应了那句:你的好心好意换来的不是感恩,反而滋养了更大的恶意。
直到有一天,杨绛的女儿钱瑗突然生病了,高烧不止,需要去医院看病。杨绛和丈夫钱钟书都不在家,只有保姆郭妈在家,谁知当杨绛回到家看到发烧的女儿又哭又闹时,心疼的眼泪止不住的往下掉,而保姆郭妈竟然在外跟人闲聊,痛哭的杨绛不得不辞退郭妈。

从这件事上让我们来可以看到杨绛先生的善良。她的善良不仅仅表现在宽容保姆态度上,也表现在对待金钱的态度上。
从女儿这次生病的事情上悟到一个人生哲理,以至于后来在她的小说《洗澡》中,她曾经写道:人生就像一场洗澡,有时候洗得很干净,有时候洗得很脏。
我只怕人不如书好对付。他们会看不起你,欺负你,或者就嫉妒你,或者又欺负又嫉妒。
在这物欲横流的人世间,人生一世实在是够苦。
你存心做一个与世无争的老实人吧,人家就利用你欺侮你。
你稍有才德品貌,人家就嫉妒你排挤你。
你大度退让,人家就侵犯你损害你。
你要不与人争,就得与世无求,同时还要维持实力准备斗争。
你要和别人和平共处,就先得和他们周旋,还得准备随时吃亏。
毫无原则的善良,换来的往往不是感激,而是一次次变本加厉的伤害。
诗人塞缪尔·约翰逊:通往地狱的路,通常都是由善意铺就的。
孙俪曾经资助了4年大山里的孩子向海清,她通过一档节目了解到山区有一个叫向海清的男孩,因为没钱导致无法上学,于是开始资助了他,不光给他钱让他上学,还给他买很多衣服鞋等生活用品。
可是在向海清上大学的时候,开始肆无忌惮地乱花钱,甚至逃课、谈恋爱、荒废学业。
直到有次老师联系孙俪,才知道向海清的胡作非为,孙俪专门去找向海清,并希望他可以好好学习,谁知玩野的向海清变本加厉,无奈之下只能停止了对他的资助。
却没想到向海清倒打一耙,发长文控诉孙俪,说除非孙俪可以给他更多的钱,否则要让她名誉尽毁。

孙俪瞬间被舆论推到了风口浪尖上,她万万没想到,自己这么多年真心帮助的一个人,却变成了一个“白眼狼”,而孙俪也是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不敢再轻易资助别人。
这就是现实版的农夫与蛇,我全心全意的帮助你,但是到头来你却反咬我一口。

人行于世,切莫轻易交付善心,毫无保留地给予,只会让自己心凉。
杨绛在 《将饮茶》中写道:我常奇怪,为什么有人得了我父亲的帮助,感激得向我母亲叩头,终身不忘。
为什么有人由我父亲的帮助得了一千多亩好田,二十年后居然没忘记她所得的便宜;
不顾我父亲老病穷困,还来剥削他的脑力,然后用两个汤团来表达她的谢意。
为什么人与人之间的差异竟这么大?
我们这个家,很朴素;我们三个人,很单纯。我们于是无求,与人无争,只求相聚在一起,相守在一起,各自做力所能及的事。碰到困难,我们一同承担,困难就不复困难;我们相伴相助,不论什么苦涩艰辛的事,都能变得甜润。我们稍有一点快乐,也会变得非常快乐。 ——杨绛 《我们仨》

希望所有的读者都拥有《我们仨》一样幸福美满的家庭,以后都可以事事顺心幸福常伴,儿孙满堂寿比天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