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古诗词里,追忆那份浓烈缠绵的红豆思念

今天是大年初一 2/12喜出望外获得了亲密关系的突破,快到214情人节了。那么今日份的日更主题就献给到爱情。

记得在我的上一篇文章里为爱加冕,为爱竭力,爱是永不止息曾经提到我所向往的感情,在感情的世界里尤其是爱情里最迷人最磨人莫非一定就是相思,相思是一门解释不清楚的玄学。如果你经历过一段感情,就该体味过它的滋味,科学的角度给出的诠释有些冷冰,让我们去中国古典诗词里找寻那份情真意切和淋漓尽致。

从3000多年前就口口流传的诗三百开始。诗经的开篇首篇《国风.关雎》中写到:窈窕淑女,寤寐求之。求之不得,寤寐思服。悠哉悠哉,辗转反侧。我记忆中第一次听到好像是金庸武侠电视剧《神雕侠侣》中写杨过小时候在吟诵这首诗,也是用来烘托后来他与小龙女的感情。第二次听到是在课本上,以后多次被引用在很多场合,道尽了处于害相思之苦的恋人早晚想念,在床上辗转反侧的常见情形。四字语言,朗朗上口,感同身受,故而千古流传。


诗经中描写青年男女爱情的诗歌还有好几多首比如说《子衿》中“青青子佩,悠悠我思。纵我不往,子宁不来?挑兮达兮,在城阙兮。一日不见,如三月兮!” 这首诗歌的整个故事讲述了一名女子在城墙边上焦急、心烦意乱等待其恋人,里面埋怨的心理描述非常的真实亲切,等过男朋友的女生相比一定感同身受,尤其是那句纵我不往,子宁不来,翻译成大白话就是纵然我没有联系你,你咋就断了音信,怎么就不找我呢。3000多年的女性心理与今天如出一辙,无非是埋怨恋人不够主动关心自己。尤其是那句一日不见如隔三秋,讲出相思的刻骨之苦。

当我们来到汉代,再看另外一首经典的乐府诗《上邪》有写到“山无陵,江水为竭,冬雷震震,夏雨雪,天地合,乃敢与君绝!” 后来这首诗被琼瑶阿姨写入国民级电视剧《还珠格格》里尔康与紫薇“山无棱,天地合,乃敢与君绝”的山盟海誓。更是用到了主题曲《当》中,直接把它翻译过来了,“当山峰没有棱角的时候,当河水不再流,当时间停住日夜不分,当天地万物化为虚有,当河水不再流动,我还是不能和你分散,不能和你分散.....”这首诗用夸张、对照的方式,给读者有一种爱的至死不渝、气吞山河、炽热万分、天崩地裂的极致感觉。此乃情诗中神级作品。为什么要在讲相思的诗句里提到它呢,因为这是一种反向思维,讲的是一种不要相思,就要生生世世一起。

接着来到了中国古代文化的鼎盛繁荣时期唐朝。这期间写相思的诗歌更是不胜枚举。首先是用在标题里的千古名篇《红豆》。诗佛王维是我非常喜欢的一位诗人,他的诗总是画中有诗,诗中有画,写情写得不拘泥,清丽脱俗,极为雅致。它的那首传唱经典《相思》中简单4句“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愿君多采撷,此物最相思” 这首诗是王维为怀念流落于江南的友人-著名歌者李龟年而作。我们讲相思不仅仅局限于爱情,情深意重的友情亲情通用。它短小精悍,借让君多采撷相思豆来道相思。红豆生长在南方,相传是因丈夫去世,相思妻子哭死在路边幻化而成的,故最表相思。这首没有直接道出相思之情,借物喻情,一切就在不言中。而原唱毛阿敏后被无数次翻唱的经典歌曲《红豆》也是被这首诗歌所启发。


唐诗中还有其他各种不同类型的相思佳句比如崔护的“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 讲的是物是人非的相思感概,还有李商隐“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的至死不渝的相思,杜甫凄冷的“遥怜小儿女,未解忆长安。” 王昌龄闺怨相思“忽见陌头杨柳色,悔教夫婿觅封侯.....这就不一一列举了,喜欢的读者可以去唐诗300首中细细品读。

来到宋朝,就不得不提一个人,豪放派的代表人物——苏轼。这位中国诗词史上名垂千古的人物。他笔下的相思又如何呢?无人不爱苏轼,尤其是我读完林语堂所写的《苏东坡传》更是对他爱的入骨,从诗词延申到生命人格。他和第一任结发妻子王弗的故事是夫妻相亲相爱的典范。可是,妻子相伴十一载后先亡,于是他写下“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 这首词写在妻子去世10年后,他半夜梦里醒来,回想起与妻子往日相处的点点滴滴,却是人不再的泪眼婆娑。哪怕过年了十年,却依然相思如故。这种相思是深刻至极的,把我等凡人那些在夜半惊醒的思念全都借由这句话讲出来了。


最后到了明清时期,我们用最被目前大众所熟悉的皇家诗人纳兰性德的《长相思.山一程》中“风一更,雪一更。聒碎乡心梦不成, 故园无此声”  这首诗歌所描写的场景是在风雪交加的行军旅途中,作者及士兵对家乡亲人的思念,那句古园无声是一种无可奈何的思念,不可见,只能将那些思念深埋心中,无声告白胜过千言万语。

今天带大家从西周至唐宋再到清代,给大家从诗歌史上从“相思”这主题来看中国古典诗歌的美妙。哪怕仅仅是相思这很常见的主题,在诗词的世界里会被勾勒得如此之美。既有对恋人埋怨得真实俏丽描写,也有思念至深的凄哭愁绪,更有一切相思深埋心中的无声告白等等。

在《中国诗词大会》舞台上,董卿曾经说过从某些意义上来说,诗词是中国人的信仰,我们都能从那千古流传的浅唱低吟的诗词里找到那份心灵的归宿,情感的共鸣,思想的启迪。

人类亘古不变的思绪离愁、真理感悟尽在一首首诗词中。作为当代人,我们为那些古老的诗词心醉的同时更生出多一份的传承吟诵,发扬普及,让中国诗词尽显其华美荣耀之风。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