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35季 119|教师该不该将不写作业的学生拍照发家长群?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在家校沟通上,多数班里都有建立班里微信群,这样方便与家长沟通,从而共同提升孩子的教育质量。有了微信群,家长的工作好做多了,以前,学生有问题时,还得请家长到学校来解决,现在学生有什么事情亦或有什么通知,直接发在微信群,这样既节省了时间,又提高了效率,所以建立微信群,使家校沟通更加方便快捷。

但在教学中,我们会频频遇到老师们将没有写完作业的学生整齐排列在教室的讲台上,然后举起手机“咔嚓”拍照,把孩子们的照片发在家长群里。这样的方式固然能够及时让家长了解到孩子作业的完成情况,但是在我看来,这种方式不甚恰当。因为孩子们在照片里一个个俯首低头,就像囚犯一样,更有这样的老师,让孩子拿着没有写完的作业,双手举在胸前,然后拍照发在家长群。

作为老师,我也不乏用过这样的方式来与家长沟通。起初,我是不喜欢用这样的方式跟家长沟通的,某次,跟同事聊天,同事说他家孩子的老师经常把不写作业的孩子拍成照片发在家长群里。当时的我仿佛得到了一项管理学生的“秘笈”一样,于是自己也走上了“拍照发群的不归路”。用这样的方式,一则可以节省打字的时间;二则可以跟家长及时反馈孩子的作业完成情况。以这样的方式持续了短暂的几天后,我心里感觉像犯了罪一样,把孩子们的照片发在群里,倘若是奖励孩子们,家长们自然也高兴,倘若是批评信息,则不应该把孩子们的照片随意发在群里。且不说这样的管理方式效果不大,更是对孩子本人的不尊重,意识到错误以后,我决定以后不再采取如此愚蠢的教育方法了。

某天,我卧病在床,正在家里看抗日谍战剧,突然收到群里的几条信息,一看是一些犯了某些小错误的孩子们,被老师按照班级排序,然后一一拍照发在工作群里。我点开一看,几乎每个班级的孩子都有,他们一个个灰头土脸,可能是由于当时正在看抗日谍战剧的缘故,当时的感觉仿佛是日本人抓壮丁一样。我仿佛看到了孩子们的软弱与无助和拍照老师当时的得瑟劲儿。不知道为什么,当时的我特别气愤,我总觉得孩子们虽然犯了错误,但情有可原,但老师拍照发群的行为不可饶恕。

教育,是有技巧的一门艺术,用拍照发群的方式多少有些太过粗野,暴露出来的是一种没有智慧的教育方式。有人说,这样的老师才是对学生负责任的老师,但在我看来,这样的老师太过愚蠢,无论是学生不写作业,还是学生犯了错误,把孩子们犯错误的状态定格成照片并发在群里确实有些不合适。人无完人,孩子们犯了错误,耐心教导,让他们认识到自己的错误,这不就是教育吗?我猜测:那些被拍照的孩子们肯定没有受到老师的教导,倘若老师教导过了也就没有发群的必要了,倘若没有教导,拍照并没有起到任何作用。在孩子的世界里,像个犯人一样,乖乖地站成老师拍照需要的姿势,然后莫名其妙的被老师发在家长群。其实,孩子们在学校,他们根本不知道自己的照片已经在家长群里了,所以,受教育肯定是没有,只是对家长起了一个“警示”作用,家长也出于“没面子”才会批评孩子。对于孩子不写作业的真正原因,是没有人追究的,也就是说问题依然存在,情况没有得到任何改观,但这样的方式却在不断伤害着孩子们的自尊。多年以后,可能成为孩子们心灵的一道伤痕。

我没有太多被老师惩罚的经验,唯一一次是上课途中,被老师“请”在外面站了半节课,具体原因已经记不大清楚了。唯独站在教室外面的场景依然历历在目,好在快要下课的时候,被老师叫回教室,才免了一场被全校同学“瞻仰”的机会。即便是如此轻微的处罚,如今,在我心里,依然是一道越不过去的坎。何况今天孩子们的照片被疯狂发送在家长群,又不知道多年以后,对多少孩子的心灵造成偌大的伤害。

孩子们有问题了,教师不直接与他们沟通,而是舍近求远以照片的形式通知家长,这样的教育方式的确不是一种值得称赞的方法。在我看来,对待问题孩子,教师首先应该从孩子自身寻找原因,经过数次努力依然没有效果,可以跟家长沟通,共同促进问题孩子的转化,但凡事孩子们的问题都一一跟家长沟通,未免显得教师的教育智慧有些不足。

有的老师为了达到方便快捷的效果,迅速把不写作业或有问题的孩子拍照发家长群里,这样不仅伤害了学生的自尊,还显得教师的管理方式太过简单粗暴,这样的方式,对孩子来说,无疑又是一场冷暴力。

教育的方式多种多样,但通过拍照发群的方式来使得问题学生有所改观,我认为不可取,对家长来说,也是一种无效的沟通方式。不以教育孩子为目的的沟通,就是假沟通,这样不仅伤害了孩子,在一定程度上对孩子的家长也是一种伤害。所以,拍照发群,还请老师们慎重,否则,一不小心,就会伤害了孩子们幼小的心灵。

2020年5月17日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