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做人后做事”
对于很多企业而言,人力资本的ROI(投资回报率)是众多企业的痛点,如何有效的管理人才,留住人才以及培养好的人才辞职怎么解决,怎么做?
华为的“三位一体”的人才机制值得学习借鉴。
A、精选人才
很多企业对人的筛选和培养并不会花很多的投入,所以并不太在意。
但是任正非认为,随便选择人,反而成本更高,选对人,在适合的岗位就是事在人为,选错了人,在不合适的岗位就是事以愿违。
有的人也许在某个领域是人才,但是与需要胜任的岗位不合适也是一种错误的选择,就好比让宰相与带兵打仗当将军。
那么华为是如何选择合适的人才的呢?
华为在1998年便选择了富有前瞻性的人才管理方法——STAR工具。
STAR工具是一套面试的工具——S指的是情景,T指的是任务,A指的是怎么行动,R指的是结果。
华为在运用这套工具后,人才识别率也大幅度提升,比如计划,组织,安排任务,设定目标,决策,执行等等的能力,这属于管理能力。
而且对外部人才公司,为加速他们融合,华为一般采取3种手段:
一:对新的员工,采用思想导师制
新员工进入公司头一个月或者说头一周是最难煎熬的,那么如何解决员工的环境适应的问题。
二:对于高级管理人才,采用“金色降落伞”计划
首选空降领导对于环境的适应与管理,也是相当困难的工作,“死亡率”极高。而且不同企业背景与文化背景诞生出的员工比较难于管理,就算给与股份也很难拥有企业“本土”基因。
所以华为为了避免这样的情况采取了:
1、三个月目标岗位薪水
2、与相关的元老沟通,尽快融入团体
三:更具人才的专业和岗位不同,采用“因人设岗”。
管理就会涉及到文化的差异,如果因为企业差异文化失去一个人才,那也是极大的损失。无论是技术性还是管理型,不要因为空降或者差异的不同离职。
B、高效培养
华为是人才培养的孵化器,别人培养人才需要一两年,但华为或许需要半年。
如何提高ROI?
华为采了一下方法:
1、使用员工底层管理
采取淘汰制,将不合格的人员淘汰,重视员工淘汰率。
2、入职一到三年的采用顶层管理
入职一到三年的员工ROI便开始后负转正了,这时企业最怕的就是优秀的员工离职。
3、员工退出机制管理
中国的企业有个很普遍的困境——进去容易,上去容易,下来难,岗位更换难。
这样企业的新陈代谢就很慢,不重视人才流,只重视现金流,一个企业必然失去动力,最后衰亡。所以退出机制尤其重要。
现在比较成熟的案例总结出来的退出机制就很多:
1、副业分流
这个是目前企业常用的手法,将不那么优秀的员工分流出去。
2、角色转换
角色的转换就是把执行人变为非执行人,企业成长的同时,必然会有企业新旧的更替,才能保证企业的长久活力。
3、提前退休
这种手法就算用现实的利益换取长久的收益,这样的方法有两种,一种是纯退休,另外一种就算高额补偿
4、还有一种手法就算内部创业,内部创业是现在互联网企业最为流行的方式,也是国家鼓励的方式。
C激励成长
如何进行有效的激励,提高员工的敬业度?
华为在这方面采用了四位一体的薪酬机制
固定薪酬+变动薪酬+长效激励+福利。
对员工有效的激励,永远优于花大饼。现在的90后乃至第一批出来的00后,恐怕不是花大饼就可以解决问题的,这两代人具有高度自由意识,极具个体意识与个人主张。所以有效的激励显得相当的重要,也有利于企业的成长。
简单的来说就是选人要准,育人要快,激励要有效,企业只要解决这三大问题,ROI在行业中更优,长期竞争力更强。
虽然华为的模式不一定适用于所有的企业,但是它对于人才的管理与培养值得学习。
关注“后勤助手”,我们有行政邦社群,社群是由一群乐于分享的人事行政工作者组成的,主要宗旨是:1、发现人事行政价值-通过学习让人事行政从业人员提升自己的工作能力与工作价值,通过宣传与普及提升人事行政工作在企业主心中的价值;2、工作机会分享互换;3、结交人事行政圈内大伽朋友,成长互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