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在15年的11月20写下的文章,当时是有一个创业杂志想采访来大陆创业的人,所以我就写下了自己过来上海的历程,后来这篇文字没有被采用,刚好今天看到,就放在这里当一个纪念吧!
现在回想起来就像是一场梦一样,故事是开始在2013年,当时我人在台湾,而且是在一家火锅店上班,在年初的时候一通电话,是之前一起在台湾创业的伙伴Lydia打过来的,问我想不想完成一个梦想,我说当然想啊,Lydia说:那来上海吧!没有多问,过了年,跟公司辞识,然后在2013年5月7日的时候我就到了上海的浦东机场,是什么样的梦想让我就这样毫不考虑的过来了,并非是什么赚大钱的行业,因为可以赚大钱的工作和地方多得是,也见多了,所以吸引不了我,而是在物质丰富之后人们的心如何安放是我一直会去想到的问题,如果没有心灵的丰富,这些物质的丰富也都只是暂时的过眼云烟,所以内心的平静才是幸福人生的关键,所以抱着这样的想法,我来到了上海。
当时过来的时候认识了当地的朋友,也听台湾朋友说为什么这样梦想可以这么快的实现,就是因为当地的朋友也体认到内心的重要性,所以也想一起推动身心健康的工作,于是就我们两个台湾人与三位大陆的朋友一起来完成这个推动大众身心健康、自我疗愈的创业项目。
跟所有的创业者一样,一开始并不十分清楚自己要做些什么,也像创业成功者说得,如果一开始知道会有这么辛苦那早就不干了。所以一过来我们就面临一个问题要在什么地方做为我们的起点,因为会知道需要上课所以需要教室,所以不能太小,而又在周边需要有足够多的人,才好推动,所以接下来的日子我们每天都在看房子,眼看着离我们决定要开业的日子越来越逼近,其实很焦虑的,后来就在我们决定要开始的前几天终于找到了一个地方,在漕河泾的开发区里面,人的流动够多,旁是酒店,离地铁大约十分钟路程,于是决定就以这个地方做为我们的起点,开始了一连串的装修工作,想象着未来的那个画面是很美的,也很开心的,终于在2013年9月15日开幕了。
当天来的人很多,很多是大陆的朋友,很开心,心想原来这边有这么多人重视这个区块,觉得前途一片美好。但是事情不如想象中的顺利,当天来的朋友多半是因为人情过来,或是不知道这是什么,所以过来了解一下,所以并不是十分了解,当时的认同和承诺,很多是一种社交上的场面话,当需要具体行动的时候,人们还是会回到平时的惯性,不太会为自己的身心健康做太多的投入,还是老的惯性,生病了才去看医生,在没有生病的时候是不太会留意自己的身心健康的。所以我们发现这样的观念的推广还是要有一段时间的,需要一段时间来让人们接受这样预防性的观念。
幸好Lydia当时有预期会有这样的情况,所以就和伙伴们谈起过,所以在预备的资金上面,第一年是没有问题的,所以我们只需要在第一年想好如何将这件事情做好即可,在第一年我们做了很多的尝试,到企业讲课、到学校分享,甚至是到了西安去办精力管理工作坊,也邀请台湾的老师过来上海举办关于心理剧、家庭重塑等课程,也在平时有身体能量、动中禅的沙龙,认识了很多新的朋友,也慢慢开始了解这个领域在上海如何推动,也开始会去联合其他的单位,因为我们相信未来是一个共创、共享的时代,所以我们自己所相信的就要从我们自己开始做起。所以不断的找不同的单位来联合开课推动课程,也会有同样在这个领域中努力的伙伴会在我们的场地开课,我们也都是乐见其成。
所以第一年算是有惊无险的度过了,而在慢慢的稳定之后,我们便开始在行有余力的同时投入公益的活动,我自己本身在台湾做过一段时间幼儿园的老师,也在八八风灾的时候成为纸风车剧团幼儿陪伴项目中一个小队的负责人,所以我们都同意,很多时候心中的阴影是来自童年的创伤,所以如果能够多花一些心思在儿童上面,将来他们就不需要寻求心理的治疗,所以我们在中心还有企业当中都分享一些亲子的相处沙龙,例如孩子这面镜子,孩子都是老灵魂、如何养育新时代的靛蓝小孩等主题,也在今年參與了DFC的公益項目,建立孩子在心中I CAN!的信念,在这个过程中更加印证我们的想法,父母不是不爱孩子,而是不知道用什么样的方式爱孩子,所以如果有一个好的方式其实家庭会更加的和谐的,对社会的和谐也是有所帮助的。
在今年,因为加入了罗辑思维,又认识了更多有趣的朋友,有不少朋友都是在创业的,从他们的身上我们也学习到不少,他们来自不同的行业,看起来很不同,但是感觉得出来他们都有一种将生命活出光彩也希望照亮别人的特质,和这样一群小伙伴们在一起做事和玩十分的开心,我不知道这样的事情算不算成功,但是至少现在我过得每一天都是踏实的,相较于两年前的我,是更加开心的,在创业的这样路上需要学得还有很多,也希望有一天我就将这些学到的内容分享出来,影响更多的人,以期待达到我自己的使命:用简单有趣的方式协助他人做有效且长远的改变,并从中体会到快乐与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