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信大家都看过泰国青春电影《初恋这件小事》回忆,浪漫,满满的糖水味。
由于浪漫的本质,自我内心的驱使,,活跃一下气氛,跳槽也像初恋一样???这个问题很难思考,暂时找不到切入点。
说回正题,关于跳槽加薪这个问题,在互联网行业是一个常见的现象,月薪过万都是“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平常百姓家”。
我有一个同事,做平面设计的,在前年年底里转型到一大公司工作(外包),刚开始什么不懂,乘着互联网的浪头,经常加班帮同部门的同事打成一团,晚上回去在网上练习、看教程,差不多一年过去了,工资才涨到8K,后面由于和公司谈钱伤了感情,就辞工。过了半个月,又跳到另一家外包公司,在一个高一级的部门,薪资一下翻一翻,16K;他还自信满满的说,在互联网行业只有跳槽才能获得更大的利润,也就是说,猪在风口都会飞。
薪资是高了,可问题来了,经常性的一个人在一堆业务里做设计,在专业上没有交流和碰撞,在部分时间都是在“自摸”。成长的空间打了6折。
关于跳槽的原因有很多,包括了薪资、成长空间、办公环境、领导能力、以及是否有一个First class team.
最近看到一个词,叫“死海效应”;
好员工像死海的水一样蒸发掉,然后死海盐度就变得很高,正常生物不容易存活:)
“公司发展到一定阶段,能力强的员工容易离职,因为他们对公司内愚蠢的行为的容忍度不高,他们也容易找到好工作;能力差的员工倾向于留着不走,他们也不太好找工作,年头久了,他们就变中高层了。
这种现象在互联网公司,特别是IT公司比较明显。
近来由于公司内部上游结构发生改变,所在部门的一些牛B领导总监走了,整个部门方向标指向各大产品融合,做到一个应用里,看改变趋势是时代所需要,在我看来并非乐观,融合是一件好事,每个产品有每个产品的特性,有他特有的基因链,就好比O型血在特定情况下可以适配大部分的血型,可为什么也有“熊猫血”这种特殊的血型,每一个产品都是一个单一的个体,只有当两个血型有相同属性时才可以整合,RH血型就是需要RH血型才能适配,不能跟其他血型配合,反之就会出现“排斥反应”。
那恰恰这种“排斥反应”会波及很多人,随之就会出现“死海效应”。
一流的人才蒸发,只剩下二三流的人才“看报纸”,后来“看报纸”的人越来越多。
可会有一些聪明的人“看报纸”就看出其中“奥妙”,也看到一直这么看下去是难以成长的,于是就跳槽,大公司平台都不错,当你跳到别的公司时,哦,面试过程中”你之前在XX公司呆过,就算你之前公司工资公司偏低,可平台很好,跳到另一家时,你几乎可以翻一翻。
这其中就是很大学问,有时能你技术能力并不成正比,跟你的沟通能力、谈判能力有很大的关系。
好比UI这个行业,这是一个新起不久的行业,势头很好。你之前是做平面的,对UI这个行业了解不深,你面试的时候,你就放低你的要求要5K,入职了,给你6K,好像运气很好似的,因为你对行业不了解。过了一年之后,你对这个行业足够了解了,你就发现能力一般般的人工资比你高,心里不平衡。一问得知,他之前在一家小的互联网公司做过一段时间,对行业有所了解。一跳,工资就是翻一倍。这说明了一个问题,如果你一开始对这个行业有所了解,在谈钱的时候,你要20K,人家就觉得你有20K的能力。虽然你的平面能力很好,但你对这个新兴的行业不了解,不懂行情,你一开始要低价,人家就觉得你的能力就这个钱。很有趣的事来,过了一年之后,你的能力也提升了,但是你的工资提升很慢。因为一开始你就是值这个钱。
这个变化很大的互联网时代,跳槽就是逛跳蚤市场一样,你可以换到或买到很多有趣的物品,适当跳槽是一件好事,。除非你在这家公司做得很舒服,成长空间也大。
跳槽有利于涨薪;可以接触到不同的项目;可以积累人脉;很多人如果工作很认真或者受目前公司里的某些程序员或者其他人认可,今后都会成为人脉。
对于跳槽涨薪这件小事,没有任何建议,只留给独立思考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