趁着孩子睡觉,我和老婆跑出来溜达一圈。岳母怕孩子醒来找妈妈,老婆说要是哭的话就给点吃的吧,我家的小吃货只要有吃的就高兴了。我俩出来后,发现也没有什么地方可以去,最后决定去逛夜市吧。刚下车,就看到有一家卖炸臭豆腐串的店门口排了好多人。老婆交了钱,买了2串,但是要等5分钟左右,时间不算太久。吃到嘴里后,老婆说感觉没有以前好吃了,有可能是好久没吃了,加重了对这个味道的期待。
突然下起了小雨,很多商家都要撤摊儿了。本想往回走,看到前面貌似有很多小吃的摊位。老婆就按耐不住了,拉着我就往前走,吃货本性暴露无疑。这片小吃摊位,之前是没有的,在马路旁边人行通道上,分成左右两侧,延伸出去五十多米。各家都有遮雨棚,行人就在棚下面通过。我也收起了雨伞,和老婆在各个摊位前穿梭。前面有一个烤冷面的摊位前,聚集了不少人,老婆说一会回来时买一个。我发现有不少烤牡蛎的摊位,不知何时,夜市兴起了这种海鲜小吃。在我们这个不靠海边的山区,卖的就是个新鲜感吧,但到底新不新鲜,我是不敢尝试啊。
溜达一圈回来,没看到有什么新奇的东西,无非就是各种烧烤、炸串、鲜榨果汁、烤冷面、铁板鱿鱼等。我想这些也是全国各地夜市的主力军了。回到那家烤冷面摊位前,经营者是个胖子,用熟练的语言询问着客人的要求,自带喜感的节奏,让人亲近了许多。看来他家生意好也是有原因的。只见他一次在炉子上摊开了10份烤冷面,每一份至少是6元。他熟练的在每一份上加着各种食材,大概也就不到10分钟,全部装入一次性餐盒,交给了面前等候的客人。紧接着又一批烤冷面被放到了炉子上。粗略估计,一个晚上营业额在1000元以上,要是不下雨可能会更好。一个月的营业额大概在3万左右,扣除费用,净收入应该有2万。这在我们这个城市已经是很高的收入了。
在夜市做生意,发家致富的故事不在少数,他们凭借勤劳的双手,短短几年时间就能够买车买房。之前的那家炸臭豆腐串的店,生意火爆已经不是一年两年了。很多人羡慕他们的收入,却不愿干他们的工作。觉得不够体面,或者受不了从头到脚的油烟味。很多人宁愿在写字楼里搞清洁,也不愿在马路边摆地摊,有可能后者的收入是前者的两三倍以上。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赚钱方式吧,不同的选择可能与对钱的不同认识有关,也有的是被生活所迫。很多商贾巨富,在讨论他们致富之路时,都说自己是被逼的,因为不会做别的。只好长年累月,心无旁骛的干这一行,没想到最后能干出一番事业。
不排除他们的成功有一定的运气成分,但是专心做一件事,却是成功的重要因素之一。
《阅微草堂笔记》里说:“心在一艺,其艺必工,一心在一职,其职必举。”上天不会亏待专心做事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