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4月,诚品官方出品简体中文版自传体新书《诚品时光》,带大家走近“诚品书店”近30年的风雨历程。在品读“在书与非书之间,我们阅读”的人文关怀之余;通过拆解,一窥书店运营之道,讲述诚品从“零”到“华人文创重要品牌”的商业故事。
创始人吴清友先生是一个机械专业毕业的工科生,35岁尝到“一夜暴富”的滋味,却心甘情愿把“赔钱”当作理想;他创办的24小时不打烊书店,惊动全世界;在成功至上的时代,他愿意亏本经营15年,用奢侈的空间,去营造一个好的阅读环境……作为书店,诚品无疑是个传奇。
可你知道吗?从开业之日起,吴清友就准备好了亏损,却没想到这一路经历了长达15年,一度需要他变卖家产来支持。不过好在最终书店挺了过来,并找到了一条在浪漫与精明间,在商业与文化间平衡的新路——“诚品书店不只是一家书店,更是阅读的博物馆,它卖的不是书,而是生命里的美好记忆”。
在实体书店及纸质书示微的当下,细看《诚品时光》书中记录下的发展点滴,你会发现:“诚品”不就是个成功的行业案例吗?它在商业上的成功,就因有着一些恪守且不容忽视的元素。
从1989年第一家诚品书店面世,到2004年诚品整体的扭亏为盈,台湾作家杨照说,这15年来,“诚品的成功,就是从未想过成功”。因为吴清友的初衷不是卖书挣钱,而是推广阅读习惯。
为此,在每家诚品书店里设置有远比其他实体书店更多的座位区,定期举办各类分享活动,开办音乐会。从财务角度看,这些都增加了经营成本。可从商业的角度来想,诚品却树立了种典型的“体验式行销”,通过调动消费者直观感受、情感体验、思考体验、行动体验和关联体验的“立体体验”,加深其对商品、企业和品牌的认同。正是经过这些耕耘,让一家家诚品书店变为了当地的文化地标,也是让不少人慕名来到台湾后留下到此一游的痕迹。2010年后,每年诚品的到访人数就超1.2亿,远大于台湾地区的总人口数量。不少年轻人把去诚品买书培养成了一种追求。也正是这些年,书店的不赚钱,塑造口碑,却让吴清友无形中创新了一套商业模式。
台北101旁的信义诚品旗舰店,4万平方米的空间。2004年开业时,一天的租金就是天文数字。但应对挑战,诚品当起了“二房东”,除了书店本身所需的面积外,全都租出去给其他品牌。当时由于诚品的口碑,使得时尚精品、高端餐厅都趋之若鹜,乐于与诚品合作。于是非书区,成了诚品的盈利点。现今,诚品的非书领域越做越大,自主的“诚品生活”品牌靠着高利润的文创产业、餐饮和不动产,带动低利润的书店业务。甚至不夸张地说,诚品已经做到能够承包你我的全部文化生活——画廊、音乐厅、电影院、小剧场等。“你不在家,就在诚品,你不在诚品,就在往诚品的路上……”成了最美的推广文案。
除了书店硬件和布局上的思考外,注意细节的员工培养和管理,也是诚品能够成功的原因。人,才是诚品的经营重点。每一位进入诚品工作的员工,都会经历一段培训期。培训的目的不是强调业绩和目标,而是灌输一种“懂得谦虚、学会提问、持续学习和自我精进”的细节精神。任何工作都不会轻松,应该去怀有一颗“善待”的心,疼惜自己的耕耘。在工作中,营造一份提供想象力与创造力的发展空间,真实体验人文、艺术、创意、生活的文化。所以,如果你去过诚品书店,会发现——不止一次听到诚品营业员的热忱推荐,打开你我的阅读世界;也不止一次看到为一本书,诚品的精心订购,或是推荐读者去其他书店购置;也不止一次相信通过诚品,认识了“美”,发现原来卖书的地方可以这样美好。
“诚品”源自古法文的“eslite”,意为“菁英”。创始人吴清友认为:“每个人的人生际遇、先后天的因缘都不一样,但每个生命都有机会发现、寻找出生命里独具一格之所在。这个发现可能是因为一本书、一句格言、一首歌曲,或是一幅画作、一场展演。它们在某个时刻,打动了一个人。”而诚品就在那,期望每个到访者都能寻到存在的积极意义,它的模式为文化产业的打拼者指明了一条生存的捷径之路——或许,没有文化,诚品不想活;但没有商业,诚品可能根本活不了!只有“浪漫与精明的平衡”才是最佳的经营理念。
2017年7月18日,吴清友去世,他的生命中有28年和诚品书店一起度过,更是留下了美好的生活方式给我们。一如老先生说的,“艺术人文终归是善的美好,诚品的精神不只想把事做好,更想做好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