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程|用“3方法”写分析论述类文章,SO EASY!

写好分析论述类的文章,需要多角度、多维度地剖析问题,才能进行针对性的分析与思考,继而给出切合实际的意见和建议乃至解决方案。

写论述类的文章,文笔重要,条理性也重要,但最重要的是要有理有据,有说服力。

今天教大家一个写分析论述类文章的简单而实用的好办法,我把它叫作”3方法”。

梁漱溟先生在《东西方文化及哲学》一书中指出人的生活包括了种种方面,但概括起来不外乎3个方面:精神生活;物质生活;社会生活;(注:这里讲的三个方面只是并列关系,无先后、主次之分)

(1)精神生活方面

如宗教,哲学,科学,艺术等。宗教、文艺偏情感,哲学、科学偏理智。

(2)物质生活方面

如饮食、起居等种种享用,人类对于自然界求生存的种种活动就属于这方面。

(3)社会生活方面

人对于周围的人——家庭、朋友、社会、国家、世界——之间的生活方法都属于社会生活,如社会组织、伦理习惯、政治制度和经济关系。

可见,一个问题的产生,背后的原因至少可以源自以上三大方面,也基本涵盖了这三个方面。

以后写分析论述类文章的时候,就可以尝试从这三个方面入手,有的放矢地进行分析、思考与论述。

举个例子:20161028《广州日报》的一则新闻:《地铁内有人化妆成“吸血鬼”等恐怖造型 警方警告》

如何看待这个问题?

如上所述,可从三个方面进行思考:

(1)精神生活方面:

现代人对于西方文化的模仿与学习;

现代人追求个性表达的需要;

有一部人只是因为空虚、无聊,于是标新立异,吸引别人注意,如何引导?

中华民族传统精神文化的继承与弘扬是否过于缺乏甚至出现断层?

等等。

(2)物质生活方面:

物质生活丰富了,衣食无忧,所以追求更多层次的精神生活;

如果要杜绝这种行为或者是减少西方文化输入,是否要触及产品背后的市场供应链?

等等。

(3)社会生活方面:

这种行为在公共场所会否会引起公众不安与骚动?

大众对这种行为持理解与反对的比例大概占比是多少,是支持的人占多数还是反对的人占多数?

是否有更好的组织形式来减少这种行为以及降低由这种行为带来的不良后果的可能性?

等等。

总之,基于精神、物质、社会生活三个方面展开的思考、分析与论述,基本上可以把一个现象进行多方面、多维度的立体解读,不会出现过于偏颇的观点,在解决问题时也能找到一个能顾及绝大部分人利益的、易于让人接受的方法。

"3方法"其实是基于结构性思维的一种方法。这种方法的训练与运用,可以让作者形成结构性思维,同时倒逼作者增加一些结构性知识,这样不但有利于思考,也利用平时讲话和写作。

运用”3方法“还有一个好处,就是对一些作者从未涉足的问题,只要作者心里有这个思维架构在,就可以有的放矢地查找资料,写出来的东西也不会太外行,说不定还会出现自己独有的、有价值的观点,提出让人刮目相看的解决方案。

我是悟恩居士一个会写字的修行人。希望这篇文章提供的思路可以帮到诸位。祝诸位周末愉快!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