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维导图学古诗——意境

思维导图学古诗——意境

学生时代最恨学古诗,因为每首都要背~背~背……,随着生活阅历的增加,后来自己却越来越爱上写诗,尤其是古体诗。可以通过简短的几句话,把内心的千言万语呈现出来,一种非常神奇和享受的快感!

这前后的强烈对比,原因在哪呢?因为学生时代的我们很难真正体会到古诗所呈现的意境!准确地说不仅仅是体会,而是要走进作者精心营造的意境之中,方能领略作者要表达的美感。这是我在读朱光潜的《诗论》时最深的感悟。

仔细观察我们曾经所学的古诗,几乎没有纯说理的,大多都从景色、人物、事物写起,如《诗经》中常见的赋、比、兴,都是从具体的景色、人物、事物开始,把读者带入一个指定的场景。

依此类推,我认为学古诗就不再是简单的摇头晃脑地背诵,而应该经历三个阶段:

第一个阶段,把诗读成一幅画,把文字转化成视觉状态,无论是“长河落日圆”,还是“皓腕凝霜雪”,一定要看得见美景、美人、名山、大川……。

第二个阶段,把诗读成一场戏,古诗里的主角都是活生生的人,是人就要活在具体的生活场景中,有时间、地点、事件,比如《赠汪伦》,背景就是汪伦如何敬仰李白,如何想邀请李白来做客,于是编出了万家酒店、百亩桃园的故事。丰富了诗歌的背景,就是把一首诗拍成了一场戏,读者是导演,作者是编剧!

第三个阶段,把诗读成一部史,诗与诗之间是有联系的,诗人与诗人之间是有交集的,把这些线串起来,就是一部中国历史。这个境界难度有点大,但门槛并不高,一旦了解,乐趣很多。比如诗与诗之间,《赠汪伦》、《独坐敬亭山》、《望天门山》这几首诗都是李白在皖南一带写的,那时他背景离乡,仕途不顺,寄情山水,写下了大量的诗篇,甚至后来传说他在马鞍山的采石矶醉酒捞月,结果坠江而死。至于诗人之间故事更多了,比如反映一对好基友的《送孟浩然之广陵》,比如李白在黄鹤楼上对崔灏的甘拜下风。还有的本身写的就是历史事件,比如《马嵬坡》与安史之乱和杨贵妃的自缢,等等。

难以进入诗歌的意境,是因为我们受到了文字的约束,而思维导图恰恰帮助我们进行很好地视觉呈现

下面的几张图,在中心图上一眼就能感受到诗歌要表达的内容,再配以右侧主干对具体要素的拆解,很容易就能Get到作者要表达的要点。对于大一点的孩子,通过左边主干介绍的诗歌特点,可以理解每一首诗独特的表现手法,以及通过诗歌的背景,把一首诗读成一场戏,进而像思维导图一样相互关联,织成一个网,放入了历史的时光轴,逐渐构建起一个关于诗歌、历史、文学的知识体系。

如此学古诗,对于孩子来说真是非常有趣!您想要一起学吗?后续本公众号会持续更新100幅思维导图学古诗,敬请关注……

(版权所有)

我是思维导图管理师,想来一起提高学习效率吗?敬请关注后续系列思维导图文章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思维导图学古诗 诗歌之美,体现了祖国悠久的历史文化,她不仅仅是一种文学,更是融入民族灵魂深处的审美!遗憾的是很多人...
    余成爽阅读 5,574评论 5 8
  • 这个题目是互文,意思是为“诗”和“文”正“名”和“义”。 为什么起这么个题目?因为很多年以来,“诗”和“文”的概念...
    悦读生活阅读 7,722评论 0 8
  • 1 单身可以让你认清真正的自己。 朋友M有个很靠谱的男朋友。靠谱到在家洗衣做饭,出门拎包买单,全天候随叫随到。而她...
    春天去流浪阅读 3,532评论 1 4
  • 你是被人称为五大火炉之一的地方,济南,当我听到了你,就想到了大明湖,是你,一如既往的烈日炎炎,我接受了你,接受...
    B黎杯阅读 3,153评论 1 0
  • 清梦飞扬 落雪无痕足印痕, 北风拨弄尽伤神。 晴日有心散洁魄, 怎忍花魂恋雪魂。 清梦飞扬在德惠与你共享...
    清梦飞扬阅读 1,950评论 3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