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几期做了一次歌曲翻唱的专题,里面有很多我们熟悉的歌都不是出自于我们,其实翻唱还好,毕竟翻唱的时候我们也是给了钱的,这是正大光明啊,可是有个词就比较难听了,这个词就是“抄袭”。
什么叫抄袭呢?根据百度百科“音乐8小节相似就算抄袭”,这里的"8小节"是指连续,而不是总量。所以,不连续的相同小节,不认为是抄袭.这个定义看起来还挺松的对吧,可是放到流行歌里,我给大家算算,一首流行歌分为主歌(刚开始的部分)和副歌(我们经常唱的部分)主歌一般是两段,这两段是重复的,或者稍微有些许变化,而一段主歌里一般是有四句,这四句有可能完全不一样,也有可能第一句和第二句一样(李荣浩-不将就)也有可能第一句和第三句一样(I believe),所以一般来讲流行歌主歌有2-3句,也就是最少4小节就搞定了主歌,副歌呢?和主歌差不多也是这么一个结构,所以最少也能4小节搞定,一首歌加起来一共8小节搞定,要是聪明一点改一改,就到不了抄袭标准了。
流行歌说他是最好写的,没错。说它是最难写的,也没错。怎么讲呢?因为流行歌它主要的目的还是流行,就是给老百姓听,老百姓听什么,当然是听这个歌曲好不好听,所以歌曲的旋律就特别重要,老百姓还听什么?我听一遍能不能哼哼这个歌啊?能的话,我就愿意再听几遍,所以流行歌曲在写作的过程中需要不停不停的重复啊重复,用各种手段重复,目的就是让你记住它,有的时候重复比较easy,就是完全的copy,比如我们刚才说的《不将就》“那时候 我以为爱的是生活 也算 懂得 什么适合什么不可”完全一样对吧。
还有的时候这种重复会向上移动或者向下移动,比如533,422,这种平行移动,还记得我们讲周杰伦那一期讲到的《稻香》么?就是这样,向下平移,我们通常把这个叫做“模进”模拟进行的意思,这个也会增加大家对歌曲的熟悉程度,让你觉得不奇怪,但是模进这个东西要是一直重复就会不好玩,533,422,311,277就成等差数列了,成数学了,就不是音乐了,所以有的时候就会进行一些些变化,比如还是《不将就》“互相折磨到白头,悲伤坚决不放手,开始纠缠之后,才又被人放大了自由”你听到第三句就开始变化了,这样既不无聊也能让大家记住,这是写歌当中常用的技法。所以由此看来写歌非常简单,对不对,正是因为他有这样简单的特性你才会觉得,我去这不一样么!!!然后跟音乐人说:靠,抄袭!!
比如有些很冤枉的歌,邓紫棋的《泡沫》抄袭《Con il tuo nome》这只有两个音一样好不好,就说抄袭。《月亮之上》“抄袭”BLUE乐队的《All rise》只是前奏很像,后面根本不一样啊!
为什么我们会觉得这是抄袭呢?因为写一首歌,尤其是大家听的惯的歌常用的音只有1234567,7个,最多15个了不起了,一个歌手的音域差不多就这样了(音域在讲林俊杰是行走的CD那一期讲过!)在这些排列组合里有一些排列组合会被经常用到,因为有些组合它好听,有些不好听,所以好听的那些就会你用我用他用全世界都在用。学过数学的孩子都应该知道,全世界那么多歌,7个音的排列组合,有些排列组合你肯定会听见不止一个人用它,这时候也许歌手真的没有抄袭啊,他连这个歌都没听过,可能只是因为一点点排列组合的相似,就被冠上了抄袭这两个大字,是不是很冤枉。
也是因为这个原因,写歌是一件很难的事,为什么有的人就能写出妇孺皆知,老少皆宜的歌(就跟我们节目一样),有的人写出的歌就不受欢迎呢?因为好的旋律是上天的恩赐,不是拿计算机算出来的,很多我们听到的规律是被后人总结出来的,写歌的人写的时候不会这么算计的,这个东西通常叫做天赋。没有的话,一辈子也没有,残忍不?
还有一种被认为的抄袭,也挺好玩的,就是loop抄袭,loop就是电脑里自带的伴奏,有的时候软件会帮你合成一些伴奏型,比如你打开garage band那个软件,你在选乐器的时候会看见两种一样的乐器,比如吉他,他会有一个guitar还有一个smart guitar,那这个smart guitar的意思就是,吉他是聪明的,你是笨的,你不会玩不是么,我都给你预置好,你只用傻傻的按一下,音乐就出来了,所以很多编曲软件自带这么一个loop,这个时候如果世界上两个歌手用了同样的loop就会被说,哎,你抄袭!!!比如杰伦的《四面楚歌》涉嫌抄袭2004年立陶宛的一个组合“G&GSindikatas”曾经发过一个单曲“Muzikakurisaugo”《乱舞春秋》和林肯公园《papercut》,这个不叫几乎一样,这个就是一样,用的一样的loop,这种算抄袭不?不算好不好,要哭了,感觉不敢做音乐了。
流行音乐因为自身的局限性,所以常会听到一样的旋律或者一样的感觉。因为有些旋律的组合每一个人听的都顺耳,加上大多数流行音乐创作者,一天到晚听的东西也都是这些,所以他们做出来的东西肯定都是类似于他们所听的,至于那些跨时代的大师,MJ,Bob Dylan,the Beatles,这种打咖多少年才能出一个啊,不能比。所以我曾今说灵感就是一种有趣的重组,有的人组得不好,大家不爱听,有的人组的好,这叫做灵气,有的人喜欢东借鉴西借鉴,这叫抄袭。而古典音乐创作者,他们在创作中也常用一些民歌旋律,那可是真真正正毫不避讳的在用啊,为毛没人说他们抄袭?一方面他们的作品篇幅长啊,一部交响乐少的20分钟,多的一个小时,我就用了你16小节,一分钟,你好意思说我抄袭么?显然不好意思,而且我用了你的旋律,我还给他加了各种乐器,你好意思说我抄袭么,显然不好意思啊。而流行歌呢,就那么几小节,能不像么。
可是当然也有纯纯的抄袭,比如下面几首歌:
李宇春《why me》和Mika《lollipop》
MJ的you're not alone(R Kelly作曲),就在比利时被裁定抄袭。剽窃了比利时音乐人Danny和Eddy
van Passel的《If We Can
Start All Over》
大张伟《什么都不必说》抄袭MJ《you are not alone》
谭维维《华阴老腔》抄袭《给你一点颜色》《关中古歌》
(在回复网民和记者的提问时称,是雾霾给了她创作的灵感,词也是她写的。但一些文艺界人士发现,《给你一点颜色》的歌词中,有8句“抄用”了陕西省作协会员路树军创作的《关中古歌》诗词,只是个别字有修改。另外,歌曲中混搭的华阴老腔唱词,部分来源于陈忠实创作的《太阳圆月亮弯都在天上》。)
张韶涵《寓言》抄袭苏格兰圣诞歌曲《God bless ya,merry Gentleman》
SHE《波斯猫》抄袭,英国作曲家《波斯市场》
《时间煮雨》和かざぐるま 这首歌原作者绝对听过日本版这首歌,也是照着这首歌来的,否则我觉得他们可以在一起了,太默契了。这个旋律不是创作是改编,还不是高级版改编,就是幼儿园级别的改编吧。哪天可以和大家聊聊改编。
抄袭这件事情在国外还是蛮严重的,英语把抄袭叫plagiarize,剽窃,就是小偷的意思,如果在国外论文的相似度达到20%就判定为抄袭,后果很严重的,所以我们当时都会把论文过一下查虫软件,如果相似度是19%就很满足。。。
如果你身边有原创音乐人,听完他们的作品一定不要说,A你这歌和那什么什么歌真像。你知道这是一种什么感觉么?就是你给孩子出满月的时候,你朋友看着你家孩子,对你说,你看这孩子,A和隔壁老王真像啊!!!自己掂量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