烈火中永生——《红岩》导读(二十三)

第二十三章 观牢狱疑窦迭生  受批评心悦诚服

这一章的主角是刘思扬。作者借刘思扬的眼睛,看到了许多白公馆里的“悬疑”,巧妙地引起了读者的阅读兴趣,也让我们对狱中同志们的各种斗争方式敬佩不已。刘思扬看到了什么呢?

他看到华子良在给隧道里送饭,隧道里的人究竟是谁?

胡浩每天晚上在偷偷地写什么东西?

他看到胡浩在看《中国史纲》,才知道白公馆里竟然有一个图书馆。为什么阴森恐怖的白公馆里,会有图书馆呢?

他来到图书馆,一进去就闻到一股霉臭的味道,里面到处是蛛网、灰尘,图书摆放得乱七八糟。为什么大家让灰尘盖满书架却不打扫一下?图书管理员老袁为什么不把书籍整理一下,摆放整齐呢?

刘思扬明明看见成岗和齐晓轩进了图书馆,可是进去却找不到他们,这俩人去哪里了呢?

老疯子华子良又在跑步,这个人究竟是什么身份?

这一个个的问题,从刘思扬的眼睛里折射到读者的心理,吊着我们的胃口,恨不得立刻解开悬疑。我们其实能猜到,隧道深处的地牢里那个人是许云峰;白公馆里之所以有图书馆,是车耀先、罗世文领导大家斗争的胜利品;图书馆为什么不清理呢?是因为不想让特务进来;成岗和刘思扬在哪里?在地板下面商讨事情;老疯子华子良,当然是装疯,这是后话了。

刘思扬看着久别的书籍,心里激动起来了。他带着借来的书回到牢房,飞快地翻阅起来。他发现书里有一幅马克思的像,于是自己便找了纸和笔,还有一小块墨,临摹下了那幅马克思像。然后,用剩下的饭粒,把画像贴在了书的封面上。他兴奋地让成岗看,成岗不赞同他的做法,担心敌人会发现。刘思扬很自信,说:“这座图书馆,敌人根本不进去!”

刘思扬这种轻率的举动,受到了图书馆管理员老袁的严厉批评。他说:“不应该这一毫无必要地招引敌人的注意。任何时候,任何细小的麻痹轻敌,都会带来血的教训!这不是勇敢,这和蔑视敌人的英雄气概毫无共同之处。”

刘思扬诚恳地接受了批评。他感谢老袁这种坚持原则的态度。这种严厉的方式帮助他在错综复杂的斗争里,克服缺点,不断提高,成为坚定成熟的战士。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禁止转载,如需转载请通过简信或评论联系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