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家都有个熊孩子,可是面对熊孩子犯浑的时候,你打呢,还是打呢,还是打呢??
反正,我打了!!
打过之后,不后悔!!!
为什么?
应该说没有家长是愿意打孩子的,自己的亲骨肉,痛还打不及呢。然鹅,熊孩子淘起来,是远远超出家长们的承受极限的。比如昨天,病刚好一点,就要帮着拖地,原本以为这孩子长大了,会帮大人干活了。可是,好景不长,分分钟就把墩布给摆饭桌上去了!!!你能想象吗,桌上还有炒好的菜,幸好没有摔下来,否则烫着了更是麻烦。于是,一顿胖揍。。。。
后来一想,如果我给孩子认真讲道理会不会好一些呢,也许会有效果,但是孩子对一些情景的持续关注力是很低的。说完可能当时管用几分钟,过后就忘了。
我们之所以打孩子,目的当然不是为了发泄自己的不满,而是为了告诉孩子这样做是不对的,是会让人讨厌的,要让孩子记住。也是为了让孩子在以后的与人交往中不再犯这样的错误,做一个受欢迎的人,说白了,也是为孩子未来有更好的人际关系打好一个基础。
当然,有些情况下,能讲尽量讲,不过得有个限度,给孩子一个心理上的上限,让他知道,如何做某些事,会超出爸爸妈妈的忍耐极限,有可能挨揍。
有句老话叫作“棍棒底下出孝子,黄荆条下出好人”。当道理讲不通的时候,就不能放任其发展,适当的“棍棒”该出手时还是得出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