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上总有人们穷尽想象力也描绘不出的画面,或壮阔,或沉寂......
风情万种,波澜壮阔的世界等着我们去发现,不要等消失了才后悔莫及
我们登上了活火山并待了两天,上头硫磺烟雾笼罩,我们得全程戴著防毒面具,做好保护工作。当 时风势强劲又寒冷,但后来有短暂20分钟烟雾散去,我们才有办法把握时间用无人机拍下此画面。
结合耐心、运气和高速快门,才得以拍出这张高空飞跃的照片。这个大胆的家伙在西澳大利亚州唐尼布鲁克的苹果芦上, 成功做出 「摩根船长」兰姆酒酒标上的招牌动作,让在场群众欢腾不已。
有时走下公车的感觉还挺不错的,虽然我总觉得自己好像永远不会下车。
一脸期待的松鼠,透过窗户,他看到了我的零食,一脸期待的模样。这种场景在家乡已经很久没见到了,只记得年少时每天清晨鸟儿会在窗户边叫我起床。
我对空空的椅子情有独钟,尤其是在有点不搭的地方。这个简单的场景是让我掉头的原因之一,有时候,只要把车子靠边停下来看一眼,就会知道如果没停车,你会一直在心里暗骂自己:「我可能再也不会来这里了,为什么没停下来?」
有天晚上,我在美国马里兰州东岸看到一大群昆虫被明亮的灯光吸引,发出嗡嗡声在周围飞舞著。我马上就拿出相机拍了下来。让我又惊又喜的是,这张曝光四秒钟的照片成功呈现出每只小虫的飞行路径和翅膀的拍动。昆虫被光吸引的倾向称为趋光性。人类的光源,或许是他们生命中的灯塔。
我的猫儿塔兹显然对我养的暗色吸蜜鹦鹉速克达非常著迷,因为它动作很快,看起来像个很棒的玩具,或者是一顿美味的点心。我是在几年前拍到它们相处的这个画面,不过我并不鼓励这样的互动。塔兹脸上的表情已经道尽它的心思,但速克达一点也没察觉,每当它们相处时,我都会在旁边盯着,我很怕他们之间会起冲突。
在撒哈拉沙漠东北部深处,恩内迪高原的高耸砂岩保护著水塘、绿洲植被、身处险境的野生动物,以及峡谷壁面上的古老岩刻。保育组织非洲公园与查德政府合作,负责管理恩内迪自然与文化保护区。
位在战火鞣躏区的加兰巴是叛军凯觎之地,他们想要盗猎大象,因为象牙可以用来购买军需品。当地的巡护部队由非洲公园训练并提供装备,其中一名巡护员正看守被手回的象牙。
这个公园位在查德东南部一个长有青草与相思树的地区,在21世纪的前十年失去了超过90%的象群,大部分死于来自苏丹的骑兵土匪(「詹賈威」)之手。非洲公园在2010年接管公园的管理工作,现在象群比较有安全感,散布的范围更广,而且生出许多幼象。
西非是三的狮子是极度濒危的亚族群,大约有100只生活在彭真里公园,包括这只年轻的公狮。这座公园位于贝南北部边界,属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称为W-阿尔利-彭贾里跨国联合公国的三国公园系统。对西非的野生动物而言,这是个面积可观的希望之岛。
刚果自然保护学会(ICCN) 的巡护员由非洲公园的直升机载运前来,与威胁大象的盗猎者交战。这不是演习。在后来的枪战有两名盗猎者死亡,一名巡护员受伤。没有大象被杀。ICCN是负责刚果所有受保护区的国家单位,非洲公园与他们合作,守卫加兰巴公园。
加兰巴广大的森林和莽原地区非常平坦,以至于像巴坤达山这样的小丘也可以成为巡护员的观测点。一个小组驻扎在通讯塔下方,可以观测是否有火灾、巡逻是否有盗猎者,并传递即时资讯回基地。
马杰特附近柴克拉村的舞者正在表演古勒.沃姆库鲁--大舞,召唤袒灵赐雨或缓解冲突,当地人相信祖灵寄身在鸟禽和其他野生动物身上。舞者为公园游客重现这个传统舞蹈,为社区创造收入。马杰特的野生动物与经济活力曾经双双流失,如今正蓬勃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