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行业和工作的关系,我大概3分1的时间会同各类企业打交道,既有创业型的,也有成熟期的准备上市的。
为了让每一次与目标客户宝贵的谈判机会顺利进行,我们大多会在前期准备足够多的资料。
我们会了解这些企业是卖什么的,怎么卖的,赚了多少,又亏了多少,了解行业的结构,了解其商业模式等等,只有做到足够了解我们才有可能与企业正式展开谈判,因为没有人会花时间在跟你上课。
为了做到从0到1的了解,我大概会花一周的时间看报告和资料,行业的要求能够让我一个外行很快便掌握一个行业的基本大概。
作为投资机构或者咨询机构,我们像是一个负责“企业内科”的医生一样,反复地倾听不同企业的症状和诉求,从而根据经验来针对具体情况提出相关建议。而我在这过程中多少也耳濡目染,获得不少对商业的理解。
比如当我面见一个创始团队的时候,我会仔细地观察团队成员的默契配合程度,重要的企业问题是CEO一人主导,还是大家一起商量。我会习惯性地观察团队之间的端倪。
比如当我看到一家简单的餐厅我能够快速地从他们雇佣的员工数,放了多少张桌子,所在地区租金大概就估算出他们一个月的毛利率。
或是通过一张财务报表和基本资料,大概了解这家公司的运营情况,从哪里融的资,是否有良好现金流等等。我会养成一种对利润的敏感度。
不断地了解又分析之后,我时常惊异于世界的庞大和人类智慧的丰富。那些看得见摸得着的商品服务竟然都来自于这个世界上10%的人的工作结果,想想总让人佩服。
但与此同时,我也在慢慢发现,无数企业在面对市场面对竞争的时候,多少也都开始呈现出某种相似的“套路”。
比如,有把企业做10多年,由于增长乏力之后以寻求上市融资收购新企业或者纯粹套现的套路。
比如,通过吸引流量之后,搭建社区,以广告作为商业化的套路。
比如,一个食品通过塑造品牌,通过定位人群,通过一些特色的营销来打开市场的套路。
又比如,一个并非强需求的产品,通过快速扩张,融资从而迅速拿下市场,并开始开发真正核心产品的套路。
随处可见的小店,在这波创业大潮之后也能学会掌握各种各样眼花缭乱的商业模式玩法和套路。
互联网上无数来自大V,名校,的商业课程也让这本来充满腥风血雨的事业变得像学一门语言一样,逐渐地被普及。这门我以为挺高深的学问也变得越来越低门槛,变得越来越简单。
而身处这个变化之中的我,会不由自主地在心里问自己一个问题:
“所以,如今的创业还能挣钱吗?”
因为当越来越多的企业拥有越来越相似的竞争策略(套路),互相学习着对方的技巧,都有资本的协助之后,
还有什么东西能够让一家企业变得与众不同呢?
这段时间人们都在说人工智能,李开复不断站台,资本的涌入都在让这个行业充满前景。
可就拿我自己来说,我一个完全不懂机器人深度算法的都见过不小于10家声称自己是做AI人工智能。而且如你所料,它们都有PHD团队,它们都有大数据背景,它们也都有自己的机器人(实体的,虚拟的)。
可问题是,我们真的需要那么多科学家吗?市场真的需要这么多人工智能吗?我表示怀疑。
然后,是所谓的消费升级。
卖不动的糖果,服装品牌们都在绞尽脑汁地思考如何才能让自己上百年的品牌继续统治下去,有的开网店,有的做新包装,有的拍广告,有的数字化。
可最后除了多一个口味之外,这些消费品仍然是换汤不换药,没什么新的改变。而消费者也在一种消费乏味之中逐步降低了消费的频次,转而将消费投入到其他地方。
所谓的升级,或许仅仅只是巨头们针对新型消费人群市场的一种习惯性追踪策略,即:先抓住他们,再谈挣钱的事。
总的来说,就我目前的观察结果来看,我认为像过去只是为了一个挣钱的生意而去创业的机会已经慢慢不在了。
而于此同时,创造一个与众不同的企业似乎也变得越来越难。商业点子的成本变得越来越低,不只是抄袭,学习和模仿都变得很容易。被超越或许只是早晚的事情。
著名的创业家柳传志曾提出,创业者要创业之前要问问自己3个问题:
1.所做的事能不能赚到钱,能赚多少钱、什么时候赚钱;
2.行业门槛有多高,进入门槛是什么,自身的水平能否达到行业标准;
3.考虑清楚竞争对手的状况,因为竞争关乎生存。
在目前这个创业平民化的时代,这3个问题或许应该更早地思考。
如今的创业环境正变得越发成熟和便捷,但这背后是更快速的资本,是更激烈的竞争,是更短期的资源,市场,利益之争。
而作为一心想要做点事情,并给自己带来财务自由的企业家们,在这样的环境里唯有具备一个长远的思路,拥有一个更默契的团队,做一个有多手准备的团队才有机会让团队走得远,走的稳健。
总的来说,创业的门槛低了,参与的人多了,有更多的工具,有更多的资源。
但创业的难度也相对高了,因为竞争激烈了,因为市场变化快了,因为策略多了。
一切或许还得回归核心,回归对市场对产品的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