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朋友读红楼梦,都被困在前五回,尤其是面对错综复杂的人物关系,死活记不住。
这也是我读书的困境,或者说是记忆力的局限。年岁渐增,记忆力越来越下降,包括现在,在现实生活中,我也依然记不住别人的名字。开学一个多月了,勉强死记硬背下了班级的学生,但有时脸和名字还是对不上。
我对铁人说话,常常说着说着忘了人名,就开始上手势,“那个那个……”支吾半天,似乎人名就在嘴边,但又很遥远。幸好我们家铁人每次都能猜得出来。
简单科普一下红楼中的人名吧,用点技巧:
大家看上面的名字图片,是不是有规律在里面?——同一家族人物的命名,讲究通过名字显示辈分。
第一代,“水”字辈:宁国公贾演、荣国公贾源。
第二代,“代”字辈:贾代化、贾代善、贾代儒。
第三代,“文”字辈:贾敷、贾敬、贾赦、贾政、贾敏。
第四代,“玉”字辈:贾珍、贾珠、贾琏、贾宝玉(特例,为什么?)
宝玉本就是玉字辈的,贾珠、贾珍、贾琏、贾环、贾瑞这些属于玉字辈,名字都是玉字旁,因为宝玉出生时口里含着一块美玉也就叫宝玉了,也是玉字辈的; 另一个说法是宝玉是小名,本名应该叫贾瑛,也比较符合神瑛侍者的身份。
第五代,“草”字辈:贾蓉、贾兰。
接着说这五代,名字里面的含义:
贾府第一代:“水”字辈
贾府最初发家的起点,即来自于一母同胞的两个兄弟,宁国公贾演和荣国公贾源。这是红楼梦一段故事的源头,因此谓贾源、贾演。贾演、贾源之名,有两层含义:一则,从字义上看,演、源寓意敷演故事之源头,是石头记故事演义的起源;二则,从字形上看,演、源两字皆有水字旁,取源头活水之意,取之不尽用之不竭也,亦是暗示天子雨露恩泽。
总结起来:其一,为源头;其二,为源远流长、绵绵不绝之意。
贾府第二代:“代”字辈
贾府到了第二代,则从演、源到了化、善,此时天下太平,贾府也因战功成为新朝新晋的天下望族,此时第一代的宁荣二公应都健在,他们深知富贵荣华得来不易,所以在国家安定、家业初创后,开始教化子孙。
一个化字,寓意教化,向化,既是表达对新朝的归顺臣服之心,更是表达了对子孙所寄予的厚望。
一个善字,寓意行善,向善,既表达了宁荣二公为人处事的原则和人品,更表达了他们教育子孙的理念。
那么贾代善的妻子,就是红楼中的老祖宗贾母。
贾府第三代:“文”字辈
贾府到了第三代,名字中都有一个文字旁,这无疑寄托了贾府祖先对子孙于科举仕途上所寄予的厚望。他们希望子孙中有能通过科举之路,继续振兴家业,光耀门楣的。
事实上,这一代已经开始走下坡路了。虽然也出现一个走科举制度的牛人贾敬,这是贾家第一个通过科举考试考中进士。但不知道是不是受压抑太久了,学霸出现了反弹。居然放着好好的官不做,好好的家不住,跑到寺庙里求仙问道去了。若是成为一个隐士也好,偏偏他的人生目标是追求长生不老。一个一无所用的人活那么长,对社会也没什么价值。
至于荣国府的老大贾赦,则从来没把科举考试看在眼里。假设曾经对下一代贾环说,咱考不考试,将来都有官做。读书只是生活的佐料而已。这底气,太让人羡慕了!
荣国府的老二贾政,倒是一个儒家的信徒。也很刻苦努力,想通过科举考试走一条星光大道。结果他老爹临死前给皇帝上了一奏章,皇帝怜悯贾家,直接给贾政了一个官儿。得了,保送多好啊,谁愿意千军万马挤独木桥呢?
荣国府的老三是个姑娘,就是林黛玉的母亲贾敏。从字里行间可以看出,这是豪门中的金枝玉叶,遗憾的是红颜多薄命。
贾府第四代:“玉”字辈
贾府第四代子孙以玉字旁命名,珍、珠、琏等,都是珠玉宝物,名贵器物,也恰恰暗合了子孙“安富尊荣者尽多,运筹谋画者无一”,讲究排场,不知省俭的坐吃山空的行径。
这一代人从贾珍到贾琏再到贾环,大多都是金玉其外,败絮其中。
贾府第五代:“草”字辈
贾府第五代子孙,命名皆有草字头。寓意贾府经过百年富贵荣华之后,到了要草枯荣败、凋零衰颓之时。根据曹雪芹伏笔,脂砚斋提示,贾府最终的败落,亦是在秋天。因为秋天既代表了丰收,却也象征着枯败。
贾府草字辈的代表人物,都是草包。如贾蓉、贾芹等,都是败家子孙,贾蓉是贾府里面的小渣男,贾芹做的事儿更是荒淫至极,管着一群和尚,和道姑有奸。
君请看:贾府从祖先手里的源头活水,到草字辈里的金玉其外败絮其中,不过短短五世,一个曾经赫赫扬扬、风光无限的天下望族,就走向了末路。
秋草,衰败干枯,一把火即成灰烬,贾府最终被抄没,会不会被一把火烧成瓦砾堆?不得而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