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itHub 出品了一本《Engineering System Success Playbook》(ESSP)电子书,帮助团队提升管理能力。
字面翻译可能不够准确,应当理解为“工程团队管理成功指南”。
起源
“GitHub Executive Insights”出品。
在 GitHub,我们深知,更好的业务成果并非仅仅由高质量的代码、速度或开发人员的幸福感所驱动。
实际上,只有当质量、速度和开发人员的幸福感协同作用时,组织才能获得最佳成果。
如果您希望工程技术能够为您的业务创造更大的价值,那么强化这些(我们称之为)基础领域,并为团队蓬勃发展创造更好的条件至关重要。
因此:
受到 SPACE 和 DevEx、DX Core 4 和 DORA 等多个框架的启发,我们设计并提供了一种平衡而全面的方法,帮助您为每个“领域”分配指标,您可以随时间跟踪这些指标并根据需要进行迭代。
三步走
第一步:确定当前成功的障碍
第二步:评估实现目标需要做什么
第三步:实施变更、监控结果并进行调整
看似简单,本质上就是 PDCA(计划-执行-检查-调整),即发现问题、找到解决方案、执行并进行调整。
但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 始终从团队角度来改进
- 谨慎选择和使用指标以避免游戏化
- 平衡测量成本与测量效益
- 关注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取得的进步,而不是过度关注基准
内容介绍
正文详细介绍了每一步中要做什么,可以采用的一些措施、工具,以及在 GitHub 是如何实践的。
例如,第一步:识别当前成功障碍。
核心目标
明确当前状态与理想状态的差距,定位阻碍绩效提升的关键瓶颈,建立基线数据。
关键任务
- 现状审计与数据收集:梳理完整 SDLC(软件开发生命周期)流程,收集现有指标数据(无量化数据时,可通过开发者调研建立定性基线),参考行业基准(如 DORA 报告、DX Core 4),但不盲从。
- 定性调研:通过访谈、焦点小组收集开发者痛点,重点关注“流程摩擦点”(如 PR 从提交到合并的延迟)、文化/工具问题(如团队协作低效、工具不匹配)。
- 优先级排序:将障碍按影响领域(质量/速度/满意度)分类,优先解决“高影响、可落地”的瓶颈(如手动部署导致的速度问题)。
工具与技能
- 工具:流程绘图工具(如 GitHub 流程文档工具)、调研工具(如问卷星)、指标仪表盘。
- 技能:数据分析、根因分析(避免停留在表面问题,如“速度慢”的根因可能是“自动化测试不足”而非“开发者效率低”)。
此外,手册还总结了 12 个度量指标,分为以下领域:
- 质量领域
- 速度领域
- 开发者满意度领域
- 业务成果领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