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宝玉说:女儿是水做的骨肉,男人是泥做的骨肉。见了女儿我便觉清爽,见了男子便觉浊臭逼人。这个混迹于香软绵密的脂粉堆里的贵公子哥,在一百多年前便得出了这样一个结论。让后来的女子听来,分外顺耳。
我读文科,身边基本上都是女孩子。从高中到大学,基本没有什么男性朋友。以至大学的朋友会调侃:“那谁,估计你方圆十里都没有男的。”我马上怼上去:“那你有吗?”这是日常无聊的谈资,也流露出诸多的无奈。很多时候,秉着宁缺毋滥的心情,自此,身边便没有男子,唯有女子。
一:小琳篇
跟我混得最好的女子叫小琳,被我们班的人称为“女神”。性格像黛玉,坚守纯洁的爱情与友情,容不得不守时,不守诺言,这也是我欣赏她的地方。
人世间的缘分很奇妙,大一我们基本不认识,唯一的交流是有次她上台演讲讲了几部我爱看的电影。我厚着脸皮跑过去说我也很喜欢,希望以后多多交流。从此,没有音信。那时我就在心里默念了很久:顺其自然吧。
真正熟起来是在大二,我们俩因班级某共同事务被分到一起。聊着聊着就聊起了书,从此一发不可收拾,大有相见恨晚之感。我们从聊读书开始,一起走上了考研的道路。一路上颠颠撞撞,听了无数个考研交流会,参加过补习班,每天约定晨起在学校图书馆早读,每天给自己安排了满满的学习课程。
幸好,结果都如愿以偿。昨日,她给我发来信息:那谁,有人邀请我参加考研交流会。我当下回复:好好跟他们分享经验,我们走了很多弯路,多给他们一些建议和参照。不知道是因为性格的缘故,还是兴趣的缘故,我们很投合,观点兴趣都很一致。每次无论见面还是打电话,都有说不完的话。
认识她以前,我没有跟谁打电话超过半个小时,连最亲的爸妈也是。认识她之后,我们有时可以在电话里聊一个小时之久。我们可以从金庸的书聊到从前哪部翻拍的剧好看;从看的书聊到最近韩寒的电影······结尾互相鼓励背背雅思单词等等。这是一个同我梦想一致,特别聊得来的朋友,大学四年,只此一个。
二:小红篇
这个名字颇有些俗气,但此人颇有点“打不死的小强”的意味。性格有点像湘云,对一些无关紧要的事傻傻呆呆的,但是,对她在意的事,可是会拼命守护的。她的身上,有中华民族女子特有的韧性。一门功课,她若是喜欢,一定做到完美而精致。她热爱教学,为了写出更好的教案,她会准备几十页的材料。为了一个教学点,可以和伙伴争得面红耳赤。我甘拜下风,常常调侃她:“中国的教育事业靠你了!”
她如果不做老师,真的可惜了。这句话我们常常在背后说。当初她选择考研的时候,我们都很赞成。理由是:以后面对学生,不是有更丰厚的学识吗?且一个女孩子,如果不趁现在读书,恐怕以后就没有机会了。虽然未考上,最后还是考上一所私立中学教书去了,还是在心里默默祝福她。
三:小昕篇
我一直觉得小昕是一个不同于我们的女子。这种不同,来自先天的条件。她家境富裕,同普普通通的女大学生不同,她更自由、更洒脱些!
当我们仨拼命考研之际,她已经把雅思考完,准备申请去国外了。最后如愿以偿,去了香港中文大学。我知道,从一所国内普通的大学,到港大,这其中,也要有过硬的水准。在我心里,她是那个永远走在前面的人。她把我未来想做的事情都做完了。去波兰支教,去欧洲看看,这是我多年的梦想。
我们四个经常聚在一起,天南地北地说话。在一起,谈梦想,谈远方。我后来想想,大学四年,准确说是大学三年,一直支撑着我的是什么?支撑着我去看书,去学习,去刷新的,是这些一直努力的女孩子。她们有的很普通,有的已经开始闪耀光芒,真的,刚入学那会儿,谁也不认识谁,谁也不知道你到底有几分能耐。但四年后的今天,分外明显。
朋友分很多种,有些,是进入朋友圈又迅速消失的;有些可以停留一阵,再慢慢消失的;只有最后剩下那几个,是永远留存的。以前,我觉得人生是在做加法,认识更多的人,走到更广阔的天空,做你想做的事。但整理朋友圈的那一刻,才发现:人生是在做减法。你在旅途中不停地走,但许多都只是过客,能留下的,就只有那么几个而已。
许多人,在你的生命中来了,走了,还会再回来。有些,来了,走了,便不再来了。也许,今生今世,再也见不到了。
我一直相信,女子是前世的精灵。而今世我们的相遇,是来赴前世的约。我们都是遗落凡尘的普通女子,为了心中残存的一点渴望,我们那么奋不顾身。所有的眼泪与汗水滑落,蜕变成一个更加坚强的女子。
简嫃有书名曰《女儿红》,“女儿红”历来指的是酒,若生女儿,即酿酒贮藏,待出嫁时再取出宴客,因此也称“女酒”或“女儿酒”。这大红喜宴上的一坛佳酿,固然欢了宾客,但从晃漾的酒液中浮影而出的那副景象却令人惊心:一个天生地养的女儿就这么随着锣鼓队伍走过旷野去领取她的未知;那坛酒饮尽了,表示从此她是无父无母、无兄无弟的孤独者,要一片天,得靠自己去挣。从这个角度体会,“女儿红”颇有风萧萧兮易水寒的况味,是送别壮士的。
临别之际,举起手中的“女儿红”,话别今生所遇的女子。从此山水天涯,各自漂泊。来生若有缘,我们再赴今生的约。愿世间所有的好女子都光芒万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