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逼婚”的深层次原因

      过春节,不同的年龄段的人群有不同的感受。最开心的是小孩,学校放假、有好吃的、好玩的,有红包,轻松没有压力;而很多的年青人会感觉痛苦,有经济上的压力,也有心理上的焦虑和压力,而被“催婚”即我们常说的“逼婚”是春节特有的节目。

      春节回家过年、一家团聚,本是乐事,但对于到了适婚年龄的未婚年经人来说,过年的心烦事莫过于被父母及身边的人逼婚,所以,了催生出了过年租男(女)朋友回家过年的新业务。为什么在过年时更多地被逼婚?除了春节期间年轻人回到父母身边,有了被父母家人唠叨的时间和空间,春节的各种团聚,也给了亲戚三姑六婆们议论的机会外,其中,还有隐含深处的社会原因。

      中国社会的基础文化还是生育文化、宗族文化,我们的社会有一个不成文的共识,也可说是这个社会的集体意识:到了一定的年龄,就该结婚、生子,要构建一个和谐、稳定的家庭。我们常说的孝道说:“不孝有三,无后为大”。在我们的社会的集体潜意识中,在我们的生育文化及宗族文化下,一个人是不完整的,都不能构成存在的基本社会单元,没有成家的单身汉与大龄剩女,就和疯子等边缘人一样,是不正常的人,会被排斥在家庭体系之外,缺乏话语权,难以得到平等的对待,会被认为是异类。你必须结婚生子,构成一个完整的家庭,然后这个家庭才会构成一个被认可的社会单元,而存在于社会与家族体系中,你才有对应的社会地位。我们的社会几千年一直如此,它成为我们社会的一个深刻烙印,印在我们潜意识的深处,成为我们的一种集体共识,当有些个体与之不符时,就会产生一种很基本的焦虑,当事者如此、旁观者如此,由此导出了父母、亲戚的逼婚及年轻年当事者的压力。延伸下来,这其中也包括了离婚的人群,在这种社会基本的潜意识作用下,他们会有压力,有焦虑,所以,他们过年时不想回家,不想见朋友,因为他们担心自己被周围人当作“不正常人”来对待。还有很多人,离婚了,也不敢对周围的人说,也是怕遭到议论。

      看到这些,我们或许该有所觉知了,到了适婚年龄是否结婚、离婚后是否能坦然接爱离婚的事实并让周围的人知道,取决于我们对婚姻的意义的理解及对其后面深层次的社会集体潜意识的了解,作为父母,你就不再为此而操心,作为年轻人,你也不用再为此感到压力,作出自己的选择,走自己的路,让别人说去吧,有了自己的原则与价值观,你才能活出自己生命的意义。

    春节快乐!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未知的世界 在水里沉浮 若隐若现 渐渐虚无 飞一样的人生 海一样的宽阔 任凭我遐想 终会慢慢飘落 夜行的路 如海底...
    文山鹿阅读 199评论 2 1
  • #活成自己想要的样子# 1,、直觉他叫什么名字:姗姗 2、他几岁了:25 3、他现在是什么状态:不男不女,还很开心...
    只皇皇阅读 159评论 0 0
  • 相聚的日子总是太短,在没有你的日子的我,在没有我的日子的你,都要好好的晚安。
    找点儿可乐阅读 235评论 0 0
  • 月光缓缓,淌在窗台的日历上。 时间赶在月亮的前面,攀住桌子上那盆茂密的绿萝,轻轻又静静地在我的脚背上瘙痒。 我趴在...
    蓝朵世界阅读 444评论 13 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