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梅无雪|终究,还是差了点意思

※ 郭树宾


已记不清这是第几次进植物园、第几次上卧佛寺、第几次拍摄蜡梅了。反正,每次到达琉璃牌楼下,感触便各有不同。

雨水之际,本以为真能邂逅梦境中的蜡梅顶春雪,熟料,又被天气预报忽悠了——

最有可能雪花飘飘的西山,也只不过是犹抱琵琶半遮面,羞羞答答地昙花一现,别说“雪压枝头低”了,连地皮都没湿透!

好在,偶遇了正“梅开二度”的“京华第一枝”,骨子里流露着高洁秀雅、坚毅刚强,冻蕊盈秀、芳香扑鼻——总算不枉此行吧。

“这是素心,哪里有磬口、狗牙?”一个穿着校服的小姑娘,一边踮起脚尖夸张地嗅着花朵,一边连珠炮似的追问他老爸,引得众人忍俊不禁。

虽说蜡梅枝条大都未绿,那些明亮的黄色花朵却已先开,花蕾虽疏,却也不乏清秀之美。在千年古刹庄重典雅的红墙映衬下,婆娑幽香,禅意十足。

“那你知不知道,蜡梅的蜡为啥不是腊月的腊?”老爸答非所问。

“蜡梅腊月开,可她并不是梅花啊!”面对老爸的反问,小姑娘眉眼一挑,自信地说,“李时珍在《本草纲目》说:‘蜡梅, 释名黄梅花,此物非梅类,因与梅同时,香又相近,色似蜜蜡,故得此名。’”

看来,小姑娘早就做足了功课。


据传,卧佛寺原有两尊卧佛,一尊檀香木雕刻的卧佛,一尊铜卧佛,现檀香木卧佛已不存,而元代铜佛保存至今。

高悬慈禧太后“性月恒明”的主殿,也就是卧佛本尊处,向来是香火重地,善男信女往来不绝。

而其主殿两侧祈福处,自然也是灵验所在。祈福墙前围满了人,还有俩年轻人正搜寻自己去年许下的愿。

我想,相比距今约有1300余年的蜡梅而言,此处堪称流量之王的原因,可能就是因为“卧佛寺”与英文“offers”(录取通知书)谐音吧。


“大爷!”

正在瞅着红墙下无精打采的蜡梅被一群家雀调戏,暗自感叹“有梅无雪不精神,有雪无诗俗了人”,不知从哪里冒出个毛手毛脚的妹子,正满眼期待地把手机塞给我,“帮我俩拍个合影呗……”

哎!“惟余两鬓无情雪,最耐人间解冻风。”

我苦笑着,接过手机,锁定目标——镜头里,俩萌妹子天真烂漫、笑靥如春。

一场稍纵即逝的雪,唤醒了懵懂的春。而帝都的春天,似乎也正从卧佛寺盛开的蜡梅开始……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卧佛寺的腊梅开了。 2020年12月中旬,我在网上看到这样的一则新闻。 不会吧,北京的腊梅不都是春节前后开吗?今年...
    永远是我阅读 1,508评论 7 22
  • 不知何时,北京冬天出现了个雅事,去卧佛寺赏腊梅。 刚进入冬季,北京就有很多媒体报道关于卧佛寺腊梅的花期和故事。 卧...
    永远是我阅读 624评论 0 9
  • 天性喜花,京城里著名的花地也大多去过,北海的夏荷,景山的牡丹,颐和园慈禧旧宅的四株玉兰,潭柘寺、法源寺、...
    微雨凭栏阅读 616评论 8 9
  • 众芳摇落独喧妍 ——林逋咏梅诗词赏析 王传学 咏梅诗词在宋代达到了高峰。北宋早期描写梅花意象之美的代表诗人是林逋。...
    王传学阅读 2,801评论 2 8
  • 12月的第一天,天空碧蓝,估计卧佛寺的蜡梅已开了,一早出发去卧佛寺看看(去年是11月26日去的已开,但没盛开,今年...
    劼希阅读 568评论 3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