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习是一面镜子,只有以全职人的心态投入,才能照见更好的自己》

2021年,是我从学生转变为职场人的第十年。

十年前的我,和大多数即将进入职场的大学生一样,开始在求职路上升级打怪,希望能早日找到合适的“买家”,把自己成功“卖出去”。

经过一番努力后,我幸运的获得了一个由咨询行业大牛组成的创业公司的实习机会。

因为实习期的优异表现,我PK掉北大研究生,成为公司里“要预约才有使用权”的实习生;

因为实习中的踏实态度,我获得上司的完全信任,老板出差时会放心把公司保险箱的钥匙交给我;

也因为这份工作经历,在自己考虑换工作的时候,有公司主动向我抛来橄榄枝。

如今10年过去,当时实习的创业公司规模已扩大了30倍,在香港、上海、重庆相继开设分公司,去年4月,公司现任CTO特地邀请我作为创业初期的伙伴为公司录制10周年祝福。

看到这里,也许有人会问,这是一份怎样的实习?实习过程中你又付出了怎样的努力才获得了最终的offer?

  01实习初期:无条件接受一切“杂活”,价值堪比管培生轮岗

在创业公司,一个人顶三个人用是太正常不过的事。刚开始做实习生的时候,每天的任务都是不固定的,上司也换了好几任。而每换一任上司,也就会多接受一些“杂活”,比如:跟着财务总监一开始的工作每天就是贴各种发票、同时要负责办公室行政事务;跟着项目总监,就要经常出去见客户,做市场调研等;其他我被“用得最多”的场合, 就是充当日语翻译。同时接到多项任务的时候,常常忙碌得简直比外卖小哥还要争分夺秒。

虽然工作很杂,我却很“享受其中”。因为在我看来,在有限的时间里,跟着不同的上司工作,可以学到不同风格的管理经验;常常在各种工作角色和任务中快速转换,可以提升解决问题的能力和时间管理能力;而每一项临时任务,都是对自己的一次能力小考,但,这份工作对我最大的吸引力--恰恰在于我永远不知道第二天我面临什么样临时任务和考验。

印象中比较深刻的是有一次,我们需要在客户公司常驻两个月,为对方做新品发布会的方案。当时我们的团队里有二十多名日本设计师,公司专门聘请了两位专业的日语口译担任会议翻译。

有一天,项目总监临时要给客户公司的CEO汇报工作,恰巧那两位专业口译都去参加另外一个会了,就让我去临时代替。这可把我紧张的,从进入电梯后心里就直打鼓。为什么会那么紧张呢?一是因为这个项目的内容我没接触过,被临时叫去毫无准备;二是对方是客户公司的CEO,平时我们老大和他预约见面都要做充分的准备,而我这个实习生临时去给他做翻译,要是出什么错,那不就完了吗?项目总监似乎看出了我的紧张,给我打气说“Jenny确实不好意思,临时找到你帮忙。但我相信你一定没问题。”在他的鼓励下,虽然翻译的时候还是有些紧张,但是三十分钟的汇报也还算顺利。

慢慢的,翻译这事儿就成了“家常便饭”,也越来越上手。

再后来的我,慢慢成为了公司里“先预约才有权能用”的实习生。

在无数“杂活”中成长历练的我,最终成为了对公司各项事务最熟悉的“老员工”,也是公司一致公认的创业第一年里“最不可或缺”的存在。

回顾这段时光,我一直坚持的--就是在每一个岗位上踏踏实实的做好每一项任务,同时努力发掘每个任务背后的价值,找到自己能力缺口进而不断提升自己。

02 实习生最保险的工作态度 :比正式员工再认真一点

记得在我入职后不久,公司招聘了一名正式员工Y,职责是负责做项目运营,据说北大研究生毕业,而且在跨国公司有过工作经验,为了应聘我们公司专门从美国回上海,想来工作能力应该不会差。

Y的工位就在我对门,虽然她和我没有业务沟通,但根据我的观察,发现Y的有一些表现让我这个实习生都感到十分咋舌,比如:一旦老板不在公司的时候就会迟到早退,而且上班时间经常在自己的工位上吃零食等,给人的感觉对待工作很敷衍,连我都有点看不下去。果不其然,在当年的年底工作考核谈话之后,当天就被解聘了。看着她整理自己的东西,抱着箱子离开公司的时候,我和其他同事都感到很可惜,专程从美国回到上海,这才工作了多久,就这么离开了,成本着实有点高。但这就是职场啊。

创业公司绝不养闲人。我相信老板的眼光足够雪亮犀利。他要留下的是对公司有用的人,至少态度要忠诚。

回顾实习期的我,从周一到周五,每天从早上9点到晚上7点,从不迟到早退,只要有需要都会自觉加班,上班时间认真做好自己份内的事,所以,那年的我,顺利经过年底考核,可以继续留在公司。虽然还是在校学生,必须要毕业后才能正式转正,但是公司提前给了我和其他正式员工同样的待遇。

很多人认为:实习生不是正式员工,可以不用太严格要求自己,但是,如果你真的渴望在所做的实习生岗位上转正,你的工作态度只能是两种—— 一、用全职员工的要求自己;二、比全职员工更认真一些。

因为在职场上,老板不光只会看结果,大多数时候--“态度比结果更重要。”

03 实习生没有经验又如何?凡事尽力去做就好!

在任何岗位上,即使是正式员工,恐怕也会接到从未做过的任务。在做实习生的那段时间,我做的每一件事,几乎都是从0开始累积经验。但是我的心态永远都是--没有经验我不怕,尽力去做就OK!

公司成立不久,随着业务的发展人手也在增加,最初的办公室开始变得拥挤,半年之后,老板考虑重新找一处大的办公场地,而那个时候团队里只有我对上海相对熟悉,这个任务就落到了我头上。

然而, 在诺大的大上海,我--一个还未毕业、毫无租房经验的实习生,要去给一家公司找商用办公场地,这该从何找起呢?

当时的我,虽然没有租房经验,但凭着多年学生会的工作经历和各种实习经历,对于自己解决新问题的能力还是很有信心。租房子嘛,那就先得找个靠谱的中介。但是新的问题又来了,据说中介也有很多骗子,如果找一家靠谱的中介呢?

没有什么特别的办法,不想被骗,就得先在各种论坛上查租房注意事项,然后挑正规的大公司。

接下来的那一周,我迅速确定了一家公司的中介,和对方讲清楚了我们公司租房的需求,再等他对方为我寻找合适的房源,之后就是跟着中介跑上海的各个区,对每一个看过的楼盘认真拍照,记录下租金和价格,客观分析每个房源位置的优势和劣势, 最后做成一 份清晰的对比表格发给老板过目,很快,老板在亲自去看过场地之后就迅速敲定了新办公室的选址。

这就是我的第一次租商用办公场地的经过。

在公司的一年时间里,这样的任务数不胜数,我对待每一份从未做过的工作依然保持“先坦然接受再寻求解决办法”的态度。

慢慢的,我发现自己解决问题的思路变得越来越清楚,处理复杂事务的能力也有了很大的提升--正因为有这样一份敢于尝试、不怕困难的实习经历,让我又重新挖掘出全新的自己,也让我终于相信了那句话--人不逼一下自己,你都不知道自己可以有多努力。

04 一份好实习就像一面镜子

如果你问我,作为一个踏实且努力工作、忙碌到极致的实习生,在这份工作中,究竟收获了什么样的成长?最起码,我拿到了最后的offer,这是最基本的结果。

而拿到offer的关键,我认为就是--虽然身为实习生,我却始终以全职人的态度认真要求自己。这也让我无论是实习生阶段还是成为公司正式员工后,都得到了大家的高度认可和信任。

在职场上,能被自己所欣赏的人所认可是一种与众不同的成就感,而成就感又会促进你更加努力工作,变得更加自信与优秀。我想,这大概就是一份好工作的良性循环。

每一份工作经历,实际上都像是人在职场上的一面镜子,帮你更清晰的看清楚什么是你想追求的,从而透过这面镜子照见更好的自己。

10年前的自己,因为以全职人的状态开始实习,在短时间之内体验了多份岗位的工作后,才第一次开始认清职场对人的需求,开始认真思考真正适合自己发展的行业,后来及时调整了自己的职场方向。假设当初仅仅把自己当做实习生,不曾全力付出,我想这份工作带给自己的思考和影响绝对不会如此深远。

如果正在实习期感到些许迷茫的你,遇到这样一个机会--可以在实习生期间接触各种未知任务,更快的转换工作角色,体验多重任务,请好好的抓住它并以全职人的心态all in!

后记:

时光荏苒,10年过去,回忆起当年的实习时光,不曾后悔,仍然充满感激。很感谢公司那些年给我的机会。当然,最想感谢的,还是当年那个比全职员工还努力工作的实习生Jenny(自己)。

最后,谨以此文送给我即将毕业的2018级学生。 愿大家在2021年能披荆斩棘,战胜所有求职路上的困难。每一个你都能从求职和实习经历中收获属于自己的成长。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