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为姑娘,我们在生活中难免感到迷茫、局促、烦忧,需要找到某种力量、指引和出口。阅读,不失为一条好途径。
而真正能教会我们直面生活、勇敢向前的,往往不是带来短时安慰或宣泄快感的鸡汤文。在我看来,与其常花时间喝鸡汤,倒不如多抽空看些名人传记,读过后就好比“吃一口结结实实的稻米饭或是咬一块肉质紧实的农家土鸡”,带给人真正的好口感和实实在在的营养。
王小波说:“人活在世上,不必什么都知道,只知道最好的就够了。”如此,你不妨选择自己最欣赏最喜爱的人物,去Ta的生平里看一看,你会发现:那些成长的痛楚,生活的艰辛,失恋的无助,未来的迷惘,其实并非只有你一个人经历和承受。前辈们会告诉你生活的真相、盛名之下的辛酸、追梦路上的执著,让你的步履更从容更笃定。
在此,我想抛砖引玉,和你分享几位名人的传记以及从中的所感所悟。希望你也能从自己喜欢的名人轶事里有所得。
影星篇
费雯·丽:落入凡间的精灵
如果说奥黛丽·赫本是天使在人间,那费雯·丽便是一只落入凡间的精灵。
少女时代第一次看《魂断蓝桥》和《乱世佳人》,不论是被命运捉弄的玛拉,还是在红土地上铿锵起誓的郝思嘉,费雯·丽都演绎得生动感人,成为永恒的经典。一双会说话的绿眼睛,一抺柴郡猫式的迷人微笑,从此成为我心中最美丽的风景。她是我最喜欢的电影明星,没有之一。
她说,假如有来生,照样只做两件事:一件是“成为一名演员”,一件是“嫁给奥立弗”。不难看出,艺术与爱情,是费雯·丽一生的追求——在追求梦想的这条路上,她锲而不舍、百折不挠。
生活中,她尤其酷爱阅读。在演出往返的途中,也不忘品读狄更斯全集,她曾如此评价:“这是我生平感受最深的作品之一,狄更斯所写的人物都令人神往。”一生中,她努力使自己成为知识渊博的演员。她熟悉狄更斯、孔子、蒙田、巴尔扎克,更不用说她经常参演其作品的莎士比亚和诸多俄国作家了。
费雯·丽曾两度荣获奥斯卡最佳女主角奖。《纽约时报》这样评论她:
她是如此美丽,以至于无须有如此的才华;她有如许的才华,以至于无须如此美丽。
事实上,集美貌与才华于一身的费雯·丽非常敬业且好学,如此,身为普通人的我们又有什么理由不努力呢?
作家篇
杜拉斯:用生命写作的奇女子
年少时,第一次看杜拉斯的自传体小说《情人》,留在脑海中最深的画面是湄公河上的轮渡,扎着双辫的白人少女,坐在豪华汽车内的中国年轻富翁。以及蓝房子里那段隐藏了数十年的往事……当我年纪渐长再次读起,却在其间领悟到一种苍茫之美。除了爱情,从中看出了更多关于殖民地生活的种种艰辛与不易。
杜拉斯说:“写作,那是我生命中唯一存在的事,它让我的生命充满乐趣。我这样做了,始终没有停止过写作。”
正是由于对写作的热爱与执著,杜拉斯终于在70岁那年成名。她凭借《情人》获得1984年法国龚古尔文学奖。她从此被全世界读者关注和熟知。
她这段晚年大放异彩的经历,让我想起《小窗幽记》中那一句:伏久者,飞必高;开先者,谢独早。
如果不是她数十年如一日地坚持创作,或许,世人就真的没有机会领略《情人》的风采了。这部小说得到王小波如此盛赞:“我对现代小说的看法,就是被《情人》固定下来的。”
如果你也热爱写作,如果你想知道是什么样的力量让人笔耕不辍直至生命尽头,那么,你可以去读读杜拉斯。
时尚篇
可可.香奈儿:世间只此一个香奈儿
你可以穿不起香奈尔,你也可以没有多少衣服供选择,但永远别忘记一件最重要的衣服,这件衣服叫自我。
这是可可·香奈儿送给每一位姑娘的箴言。
她是用自己的人生经历总结而来的。
二十岁那年,当她看着上流社会的女人们都东挂西戴活脱脱像颗圣诞树时,她坚持自己质朴而简约的着装风格。在她心中,简约就是美。她倡导舒适、优雅的穿衣理念,直至今日也依然被奉为经典。
她曾说:“我为自己而着装,如果我不会穿的衣服,我也不会去制作它。我开创时尚风格的真正原因,是因为我是第一个20世纪的女性。”
她还是一个忘我工作的女人。
每一天,可可·香奈儿都是这样开始的:“从早上一踏进店里,她就傲气十足地抬着头,扬起下巴,一切都在她的掌控之中。她穿着简单的黑裙和毛衣,爬上三段又陡又窄的阶梯,走进工作室,卷起袖子,坐在地板的坐垫上,点起一根烟,开始工作。”
少数能够跟在她身旁工作的人说,可可·香奈儿是她们所有人中最有耐力的,她可以连续站上几个小时,而不需要坐一下或吃一点东西,或让嘴皮子休息几分钟不说话。
可可·香奈儿的个性,决定了她的生命永远属于斗士、永远在不断挑战自我的生活中奋斗。
她让姑娘们懂得:唯有不向命运低头,坚持自我,自强不息,才能抵达理想的彼岸。
政治篇
撒切尔夫人:从杂货商女儿到英国第一位女首相
眼下,大家最为熟悉的女政治家非韩国的朴槿惠莫属。事实上,还有一位出色的女政治家,同样令人尊敬。她就是英国第一任女首相、号称“铁娘子”的撒切尔夫人。
与朴槿惠出身于政治之家、至今未嫁形成鲜明对比的是,玛格丽特.撒切尔从一个杂货商女儿,到嫁给富商、拥有可爱的龙凤胎孩子,直至当上英国第一仼女首相,她的人生是一个励志且圆满的传奇。
最让我折服的,却是这位名震全球的铁娘子,她还是一位贤妻良母。她并没有因为是一个出色的政治家,因为国务繁忙便使自己在家庭中所应充当的角色被冲淡。生活与工作,在她这里得到了完美的统一,在当一名律师和普通议员时是这样,在当上内阁大臣、特别是首相后也是这样。
身为母亲,玛格丽特有一个爱好是为孩子们缝制衣服。她从自己的母亲那里学到了一手做衣服的好手艺。孩子长得快,穿戴的衣物很快就小了;龙凤胎,又不能像许多人家那样让弟弟捡哥哥的旧衣服穿。玛格丽特很乐意也很擅长把一些无用的边角废料拼缝成可穿戴的东西。
在家庭生活上,撒切尔夫人习惯于把什么都弄得井井有条。她无论什么时候上床睡觉,总是首先卸妆,把脱下的衣服挂好。她从不因为已经疲惫不堪就将衣服乱推一气。她做任何事情都一丝不苟,包括像操持家务这样很不被人重视的事情,这是她从外祖母那里学到的生活哲学的一部分。这种哲学的另一个内容就是要爱护东西。外祖母常教导她:东西只要爱护,就能常用不坏。勤劳和节俭这两种美德,她都完好地继承下来了。
她说:“如果你的出发点就是讨人喜欢,你就得准备在任何时候、在任何事情上妥协,而你将一事无成。”
显然,铁娘子虽有柔情一面,但她到底是个决策果断、个性鲜明、无惧强权的大写的女人。
婚恋篇
钱钟书与杨绛:爱是一辈子
身为女子,我的婚恋观或许有些老旧,在我看来,爱情是两个人的事,如果延续到婚姻,则是一辈子的事。
纳兰容若说:一生一代一双人。
张爱玲说:于千万人之中遇到你所要遇到的人,于千万年之中,时间的无涯的荒野中,没有早一步,也没有晚一步,刚巧赶上了,那也没有别的话好说,唯有轻轻的问一声:“噢,你也在这里吗?”
故而,当钱钟书与杨绛在清华大学古月堂初遇,他们的爱情之火被点燃,从此不熄不灭燃了大半个世纪。
读过二老的传记,我懂得细水长流的恩爱是靠彼此的珍惜、宽容、付出、勉励才换来的。好婚姻是彼此尊重,彼此了解,彼此信任,彼此成就。
钱钟书在《围城》的序里如此写道:
这本书整整写了两年。两年里忧世伤生,屡想中止。由于杨绛女士不断的督促,替我挡了许多事,省出时间来,得以锱铢积累地写完。
对于妻子的付出,他深深懂得并心怀感恩。
我甚至一度认为,《围城》中那个身材娇小、妩媚端正的圆脸上有两个浅酒涡、“一个真正的女孩子”——唐晓芙,她是男主方鸿渐心中女神般的存在,更是作者钱钟书心仪女子的化身。唐晓芙的身上有杨绛年轻时的影子。
杨绛,是钱钟书生命里最初和最后的爱,亦是他心中坚定不移的理想伴侣。世间最美最久的相知与相守,大抵就是这般模样。
这样的婚恋,会让姑娘们对世间真爱怀有更多期待,愿成为更美好的自己,以此配得上更好的爱情与爱人。
-END-
感谢阅读,祝您愉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