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冰娉,一个喜欢从画里读故事的人。关注我,和我一起读画吧!)
原先一直画画,可从未达到要深究其中奥妙的程度。
直到有这么一天,看到了黄永玉老人的《出恭十二景》。
是的,你没看错,出恭,也就是我们常说的上厕所。你每天都在上厕所,如果让你画出来,你会如何下笔?黄老可以,他从这个主题上,充分展示了一位艺术大师的造诣。
一般来说,人们很难面对某人出恭,可面对《出恭十二景》,使你由不得多看几眼,而且会情不自禁地哈哈而乐,原来拉屎也可以在纸上画得这么欢乐。









那时的我,从来不知道,除了丰子恺先生的小清新加幽默,原来,国画也可以这样重味味加幽默。莫名就就被老圈了粉。
可是黄老的这画,还真不好模仿,这得多少年的功力积累,才能把幽默注入拥有九色的墨里。
于是把能搜索到的,黄老所说的那些书籍、画册看了一遍。
看了黄老,再读丰子恺,从丰子恺的画风再到号称“中国近代漫画第一人”的金农,再到明、宋、元……几乎是倒着了解中国绘画史,再从最基础的游丝描,自己画到传统花鸟人物、小清新的Q版小漫画、最解压的禅绕画……从此一入画坑再没爬出来过。
现在的我,除了动手不停地画,更喜欢解读画背后的故事。
从春游图,可以了解原来宋朝的有钱人,就有了带着浓缩茶汁出行,途中累了渴了,兑上水,就得到一杯现调制的某茶;
从鱼图,可以了解,原来早就开始有了鱼类混养,还以吃生鱼片为时尚;
从岁朝图,可以了解,原来再清淡的日子里,也应该有多些色彩,多些昐头;
从五牛图,可以了解,原来最早的纸本绘画作品,出自宰相之子,也只有这样的人家,才用得起好纸画画……
现在保留记忆与影像的方法越来越便捷,却也越来越难以得到令人印象深刻的影象。
现在看来,以前的这些画,这也许是给予现在的人们最大的诚意吧。
(我是冰娉,欢迎你和我一起,走入画里的世界。公众号“有本册子”,期待遇到智美双全的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