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很多年轻优质男人越来越不想谈恋爱了?
因为经常做咨询的缘故,不少年轻优秀的女孩曾经好奇的问过我:听说你们男人在一起的时候,主要话题就是女性,还有分享黄段子?
我想了很久,老实地说,分享黄段子是有的,但是讨论女性,好像几乎没有。她们很好奇,问为什么?不是说男人在一起主要爱好就是评论和意淫女性吗?
我想自己好像是经历过这样一段时间,于是怀疑自己是不是年纪大了,荷尔蒙下降了,于是问了几个各方面都很优质的年轻男孩,他们的回答都很一致,没有,从来没有。我问为什么?你们这个年龄不应该啊?
有一个人的回答震惊了我,他说,女人太重了。他们在一起,能讨论游戏,讨论车,讨论NBA,讨论房子,最喜欢讨论的是怎么一起搞钱,但是绝对不会讨论女人。因为女性是一个沉重的话题。
打一个比方说,我们都做过高考题,ABCD,有一种题,选项D是,以上所有,女性就是选项D,以上所有。在他们看来,女性包括了房子、车、钱所有他们觉得沉重的话题,却去除了NBA、游戏等所有他们觉得轻松的话题。
这是这一代年轻男人和上一代男人的不同,上一代男性尤其60、70年代的男性的娱乐生活极其贫瘠,以至于他们的主要话题除了女性还是女性,而这一代高收入的年轻男性,娱乐内容的丰富超过了所有的前辈们,游戏、车、健身、篮球足球,还有各种亚文化,二次元,抖音,小说,所以我在之前的文章《女性科学择偶指南》提出一个观点,现代的年轻女性是在跟游戏、车,saber,杨幂、明日香、绫波丽竞争,这是前代女性从未遭遇过的现象。
套用一句网上的话来说,「虽然我长得丑,也嫌弃别人长得丑」,这一代年轻男人在他们适婚年龄以前,他们接触到的是现代商业社会给他们灌输的动漫、游戏、影视剧、车模们的完美形象,这与上一辈男性最多见过村里的小芳,学校的校花,有截然不同。以前生活节奏慢,大家的多巴胺分泌全靠爱情,现在多巴胺分散了,给了车模、给了杨幂、给了高圆圆佟丽娅,再给现实中的女性的就少了。
而这些丰富的娱乐生活跟组建一个家庭比,都轻松太多,一旦组建一个家庭,就意味着这些中产优质男性,要及早地放弃娱乐生活,投入到房子孩子养老的循环中去,一下子过上60、70后的生活,这意味着生活品质的迅速下降和自由的缺失。
同时另一方面,社会对男性要求的提高和各种攀比,意味着年轻男性要过早地进入军备竞赛,而在当下,高房价高物价剥夺了广大男性的家庭尊严,他们目睹过的现实,让他们不愿扮演「父亲」「丈夫」这样的角色。
面对现代婚姻,女性打出的口号是,不愿意活成自己母亲的样子,但是,年轻的男性,又何尝愿意活成自己父亲的样子?女性在择偶时候普遍倾向高颜值、高学历、高收入的「三高」男性,但是年轻的中产男性,也普遍喜欢高收入、高学历、高颜值的「三高」女性,如果可能的话还要年轻。
在经济这一点上,与普遍认为的不同,年轻的男性可能更敏感也更理性,因为高收入意味着自己奋斗的压力骤然降低,这些人绝对不是通常意义上的佛系青年或者软饭男,相反通常他们最喜欢讨论的就是赚钱的路子,崇尚竞争崇尚奋斗。见到我的第一句话经常是,哥,最近有什么赚钱的门路没有。
电视剧《都挺好》里的苏明玉,能找到石天冬这样的小奶狗,那是因为,苏明玉有年薪千万级的收入,但是现实中的年轻优质男性,恐怕不会选择成为「小奶狗」。
相反,这并不是因为女性最常提到的「子宫」和「繁殖」,实际上,男性的生育欲望和养育欲望是远低于于女性的,不同于很多情感和女性博主宣传的,离婚的男性中,6个人中只有1个男性选择要孩子。也就是说,女性对于生育的冲动要远远高于男性。另外还有一个讳莫如深的话题,养老。很多人忽视了一个问题,对于一个35岁左右的女性而言,她的父母通常已经60岁了,这意味着她的父母们已经进入养老状态,开始面临病痛的折磨,如果一旦跟这样的女性进入亲密关系状态,意味着对于一个20来岁的年轻男人而言,在他最黄金的十年中,损耗了极大一部分精力。
由于男权社会的传统,这对于任何一个对自己人生有责任感的年轻男人来说,都是无法忍受的,而愿意做小奶狗的年轻男性,从一开始就意味着他在谋求一条「捷径」,这样男性的责任感就要打一个问号了。
婚姻就是寻找合伙人,这个观点我非常在赞同,但对于处于男权社会转型时代的年轻优质男人来说,跨入婚姻,一方面意味着他们要接受男权社会的规训,成为他们的「父亲」,另一方面,意味着他们要失去很多现代商业社会给他们的便利,所以这些理性的优质男,已经越来越不愿意谈一场以结婚为目的的恋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