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亲参与教育

父亲如何参与教育

父亲在孩子的教育中主要有以下作用:

父亲会与孩子一起做一些冒险性活动,如游泳、骑车、摸爬登高等,有助于培养起孩子勇敢、强悍、意志坚强的性格。

与母亲的说教式教育不同,父亲更愿意带孩子亲身去体验。孩子会在实践中学到更加科学、更加丰富的知识,这对于孩子的动手操作能力、探索精神是非常有利的。

父亲更加理性,在母亲对孩子的爱成为溺爱的时候,就需要更加理性的父亲给孩子设定底线,让孩子有规则感。

父亲还有助于帮助孩子形成更鲜明的性别角色。男孩从父亲身上学习到男性的生存习惯,女孩则通过与父亲的交流,观察男性的生活了解一些异性的特征,从而在青春期的时候更自然地与异性交流。

父亲在教育中的某些特点是母亲无法模仿的,同样,母亲在教育中的某些特点也是父亲不能复制的。

家庭教育中,父母必须做到优劣互补、平衡,才能产生一加一大于二的效果。

一、错误的观念。

爸爸的缺位,孩子认为教育孩子就是女人的事儿。男人认为挣钱养家就是他们该干的事儿。任何事业的成功都无法弥补教育的失败!如果一个孩子不教育好,只把事业搞得很成功。坑爹的孩子很多。声誉受影响,财力损失,因为没教育好被人骂了吧。“我爸爸是李刚。成龙的儿子房祖名吸毒。梦鸽和李双江的儿子李天一”……是不是孩子教育的失败,子不教,父之过。

林则徐说过一句话:子孙若如我,留钱做什么?贤能多彩,则损其志。子孙不如我,留钱做什么?愚而多才,益曾其过。

德不配位,必有灾殃!

富不过三代,必须把孩子教好。

二、能力问题。

男人不喜欢研究教育孩子的问题,育儿方面不如女人细心,有的爸爸就会觉得我搞不了你来吧,久而久之就成了妈妈的事情了。

男人细节不如女人,但是男人格局和大局面前有优势。

女人是先知后觉,听课后哭哭啼啼决心要改,回到家就忘了。

男人格局思维本来就开阔,先觉后知。讲不出来知识,但是他的觉察力和认知很强大。男人做教育是有天赋的。

二、现实问题。

男人奋斗的时间更多,因为要养家。男人主导的比较多。比如马云,他和她老婆必须有一个停下来陪伴孩子,他听了阿里巴巴就停了所以他老婆停止工作了。

男人的教育在大局上,女人在细节上。

男人做好榜样:把自己很多东西做出来给孩子看。

男女管教的方法不一样。男人用行动做榜样:爱妻子,交流交际诚信道义,不像女人讲道理说教。

第一点:男人先爱自己的老婆,这一点做到了孩子的婚姻有保障。女孩将来有幸福感,男孩懂得疼老婆,过好日子。这是对孩子最好的教育。

第二点:爸爸陪伴孩子。聊天、玩游戏,谈人生。在游戏过程中讲规则,输了还可以重新再来。勇敢,胆子更大。

今天你不陪伴他,未来孩子也不会陪伴你。

乔布斯的故事:乔布斯没有责任心,没有陪伴女儿,但是老了他想女儿陪伴他,结果就是没来陪伴他。

一个忧郁的小男孩,在需要爸爸陪伴的时候,爸爸一直都是借口和理由。爸爸留给孩子的印象就是工作、开会、出差。当爸爸老了想让孩子陪伴的时候,当年他给孩子讲的,孩子都还给了爸爸……陪伴是不可缺少的。

第三点:男人该做的事业做好,认真做自己的事业,并且把自己事业上的事情和观点多给孩子聊。认真负责的态度交给了孩子。

如果爸爸不参与怎么办?

妈妈有责任慢慢引领。

需要妈妈提升自己的能量。你那么去讲一个男人不听你的,说明你的能量不够。你提升了自己能量后强大了,男人也会没有安全感。他就会很重视你的话语。所以一定要提升自己,不要卑微的让自己焦虑。

女人不要在孩子面前抱怨老公的不好。给到孩子负面的引导。一个孩子需要双方的力量。单亲妈妈一定不要在孩子面前说爸爸的不好,即使他非常的人渣不堪。无论你有多么强大,任何时候不要在孩子面前贬低父亲,这时候等于在孩子心上插了一把刀,因为孩子是你们俩的基因。否定孩子内在细胞的一半,他看到你否定爸爸,内在开始紊乱。塑造一个爸爸的良好形象,这样孩子内在有一个光荣与成就感,他知道爸爸是一个很好的人,只是因为爸爸妈妈分开了,他能接受。如果你告诉孩子爸爸是滚蛋人渣,孩子内心会有罪恶感,被植入了仇恨和愤怒,容易出现情绪不当,婚姻问题事业问题。即使离婚了也不能否定,不离婚的更不能否定对方。一定在孩子面前讲对方的好处和优点。让孩子感觉到他是好的,夫妻关系觉得孩子未来成长的转态。

假性单亲,丧偶式婚姻,爸爸不参与教育,影子爸爸缺位的爸爸。对孩子而言没有爸爸造成的问题是一样的。


所以提升自己才是最重要的。一个好女人旺三代!女人是家庭的风向标啊!

孩子的教育不是家庭的所有,但却是家庭生活的重中之重,再忙也要抽出时间陪陪孩子。

父亲与母亲一起参与到教育中来,孩子的人格一定是阳光的,积极向上的。

没有什么比拥有一个健康的人格更加重要,而这需要父母的共同努力。

哈佛大学研究表明:人有两种发展需求,一是亲密性,主要来自母亲;二是独立性,来自父亲给予的力量和安全感。

父亲的格局,母亲的修养;

父亲的力量,母亲的柔和;

父亲给底线,母亲给包容。

完整的教育,不允许父亲的缺位。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