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出生在偏远的山村,那里虽然算不上人杰地灵,但也风景秀丽。有传说中的王母娘娘湖,有排排而立的高楼大厦。有绿树成荫的长青藤树。这样的家乡美吗?在我看来,它是最美的。虽说没有云南大理,那样四季如画,但是它却有它独特的风采。
我是乡村的孩子,小时候喜欢穿梭在村子里的各个角落,有孩子的地方就有欢声笑语。妈妈时常这样说。
春天的时候,村子里到处弥漫着花儿的清香,蝴蝶在花朵上飞舞,花儿随风舞动,风儿,蝴蝶,花儿,仿佛在诉说着情愫。它们之间的交流,也只有它们能听见。
夏天的池塘里,荷花开得很艳,有白色,有红色,十分耀眼。一群孩子们放学后会围观在池塘边观看,不一会,远处会传来一阵阵呼喊声,那是父母们在呼喊他们的孩子。
秋天树叶变黄了,一片片落叶从树枝上脱落,有撒在大地,有随风飘扬,一阵风儿吹过,树叶发出咯吱咯吱的声音,那声音像是鸟儿在歌唱。
冬天会有雪花飞舞,白皑皑一片,房顶,地面,屋檐到处被白雪覆盖,躲在被窝里不愿意上学的孩子,被妈妈一边又一边的呼喊:“起来了,起来了,再不起来就要迟到了。”
妈妈的声音是那样清脆洪亮,像是集市上贩卖的商贩,声音传遍了整个房子,震耳欲聋。
小时候的我,只要下雪天就会赖床,妈妈不但不生气,还会把早饭端到床边,让我吃完后再继续睡。
妈妈会说:“今天太冷了,你再睡会。”
长大后,下雪的冬天,妈妈不再让我赖床,她会说:“赶紧起床,上学别迟到。”
听到妈妈的话语,内心嘀咕着这样的声音:“我要再睡会,我不要长大,长大的待遇没有小时候那样美。”
妈妈一边又一边催我起床,我呢嘴巴回应,但是没有做出起床的动作。
妈妈性子很温柔,她不会生气,还是一如既往的呐喊着,起来了,一会上学迟到,老师会不喜欢你。
说到老师,小时候是最怕听到这两个字,不知是自己成绩不够优秀,还是相貌平凡,老师对我没有特殊要求,只要听话就行。
我呢正好是那个不惹事的孩子,只要不是下雪天,我都会按时上学,按时完成作业。
下雪天的时候,我害怕寒冷,所以我总是赖床,不到最后一刻,我是不会起床的。
学校离我家有一段路的距离,走路15分钟左右就到,每次妈妈呼喊我起床总是提前30分钟,她好像知道我故意不起床,也好想很理解我,故意给我留起时间。妈妈永远是那个知我,懂我的人。
随着年龄的增长,越发怀念小时候,因为那个时候是无忧无虑的,年龄越大,复杂的思想越来越严重。开心的时刻少了,忧虑的时候多了,这也许就是成熟的代价。
回忆是美好,也是苦涩,因为里面承载着太多的故事,那些曾经经历过的苦痛,那些离家时的分离,那些妈妈说过的话语等等。
曾经幻想,如果自己可以选择,我会选择不要长大,长大后经历的事太让人心痛。
可是幻想只能是幻想,它既不能代表真实,也不能代表过去。人只有在经历中才会成长。
虽然长大后,经历了不少苦,但是经历是财富,经历过自己才会明白这个世界上有那么多事,是自己无法改变的。
我们无法改变长大的事实,也只能接受,我们无法改变现实的世界,有那么多不得已,然而接受也是一种新的开始。
成熟会覆盖伤痛,成长会看得更远,经历会想得清楚,人活着不都是这个样子吗?
儿时的美好,我们也只能把它放在心底,偶尔回忆其中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