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问题是在我看了两本书之后重新出现在我脑海的。
不管是《转山》还是《借山而居》,只从书名上来看,都有的一个‘山’字。其实这两本书是一起购买,在一个快件里收到的。虽然听闻借山很久,但我还是选择先阅读转山。与此同时,我也开始读借山。
其实,读到一半的时候,我有些忍俊不禁。这两本书描写的作者的经历,一动一静,向两个极端跑去。一个骑行在西藏,一个安居在终南山。要说共同点,是对人群的避让,对个人内心世界的追求吧。
就像转山里说:
人影在篝火的映照下缩短,拉长,拉长了又缩短,只有你独自倚在老远的廊柱下静静地欣赏歌舞。
转山是用第二人称写的,像是和自己的对话和梳理。
与此同时,借山里也惊人得相似地提到:
有点儿病态地偏爱孤独的清澈与感动,我喜欢大家都在狂欢时自己躲到最后面的角落里看,那种旁观特别清晰,有存在的快感。
这样相似的地方有很多,虽然仔细去体会其实还是不一样的。一个热爱着孤独,一个不喜欢人群里莫名其妙的交流。
转山还有一部电影。借山有微信公众号。
《转山》描述的是台湾的一位青年因获得了云门舞集‘流浪者计划’ 资金,计划‘骑铁马到西藏’。路途上的所见所闻,和自己的遭遇及心境。
而相反的,《借山而居》记载了作者在终南山居住的一些小故事,分享了动物朋友们,自己对社会、生活的看法,也记录了一些诗,还有也侧面解释了自己渴望住在山里的想法和缘由。
文风完全不同的两个人,但都有朴实无华的真切。《转山》老老实实介绍了自己的路途及所思所感,没有丝毫马虎和掩饰,可以感觉得到作者本人性格上的内敛。相较而言,借山却多一点外向,有些话语会让我觉得很可爱,有些诗和话语贴切又犀利得一针见血,即便一些想法和我本来的想法相左,但是提到的一些问题的确让我一愣,那是平日里从来没想过的。
如果说要做个比喻,转山是马拉松,有最后到达终点的平静和充实。
借山则难以形容,就像作者一首诗里提到:
如果必须要变身成一种动物|我希望是一只|脾气暴躁的喜鹊|这样|就可以|做一只离群的鸟了
借山有种大陆的味道,许是尚未和网络脱轨,一些排遣造句透着熟悉和众人皆醉的感觉。这两个形容词中的后者并不是贬义,是指他清晰地知道自己想要的生活,并用行动说话。而不是做语言上的巨人,行动上的矮人。
转山则有着一种恭谨,他同样是在周围人都劝说反对的情况下依旧坚持着自己原来的 计划。在身体受尽磨难的时候,依旧倔强着不肯接受别人的帮助。他心里似乎还迷茫着,没有一目了然的感觉,但是眼前浓雾被拨开,即便一是看不见前方,认定了一条路就坚定的往前走又是和借山完全不一样又一样的坚持。
两本书看了都多多少少有些收获,对比过后,能感觉到人和人之间思想的差别,又是一种新奇的体验。
但是,从中有不得不提的一个将要潮流化的存在。人们似乎在逃离都市【至少都市里的人】,向往自然。而造成这个现象的原因又是什么?值得深思。
回到标题,为什么喜欢山呢?先不论“仁者爱山,智者爱水”的标榜,我想,结合两位作者的文字和平日里自己的感受,原因很简单。
因为它们能让人心静下来。
仅此而已。
而这不也是上一个问题的答案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