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 读书早晚会忘,为什么还要读书?

我觉得这个问题忽略了一个很重要的条件,那就是读书不是为了单纯记住书的内容。而在于更大的作用。

我觉得读书有三大作用,第一是丰富了眼界,第二是引发人的思考,第三是有助于我们表达。


先说第一点吧,阅读是一种输入。书中的各种各样的描绘,汇集了不同人不同的思考,各种风土人情,生活常识,历史文化。我们在阅读的过程中,吸收吸收到了各种各样的思想,是对自己的眼界的一种丰富。科技类,旅游类的书或者杂志是很好的例子,尽管很多东西我们会渐渐遗忘,但这些东西对我们眼界的开阔,灵感的来源都有着不可或缺的作用。读这些文章,我知道了人工智能,知道了VR,知道了区块链等等先进的科技,知道了其他国家的地理风景,人文美食,宗教信仰等等。可以说,这些作用是潜移默化的,我们已经将这些融入了自己的价值观世界观,即使未来遗忘了大部分内容,但我们任然会觉得自己的眼界,思考的界限被打破了。

读书还引发人思考,我个人的亲身体会是,在字里行间,我总能发现一些晦涩难懂的,或者和我的想法不太相符的,或者我根本没有听说过的一些东西。提出自己的问题,解决它,那么这些想法也会融入你的思想。记得在读《经济学原理》的时候,我就很好奇,为什么里面的二维左边全都是y轴做自变量,x轴做因变量,这明显和人们的常识不太符合。还记得在读《人性的弱点》的时候,我总是在想,书中介绍的一条条的理论,能不能在我实际紧张的生活环境中得到应用。通过这些问题,我提高了自己对于人生的思考,真理的探究能力,而这也是很难随着遗忘而消失的。

先读书,后写作。我们很多时候,不能思如泉涌,一方面在于写作的技能的锻炼,一方面就是在于缺乏输入。有一个很有意思的事情,我们写文章不可能用出我们没有听说过的成语的。换一种说法,我们用的成语,肯定是之前在某处见过的。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我承认我们可以自己人为的创造一些词组,但是,对于成语来说,它往往对应的是一个历史的典故。我们在没有从书中读到过这个成语,或者没有听到别人用过这个成语之前,几乎是不能自己合理运用的。而同时,读书是获取成语的一大途径。其实不光是成语,很多华丽的辞藻,令人惊叹的句型,都可以作为我们写作时候学习的对象。之前也说过,读书所引发的思考也是我们写作主题的一大来源。总的来说,通过阅读,我们能够写出更好的文章。

借用一句话来说,如果你无事可做,那么读书吧。我从来不相信读书无用论,身处大学末期的我能明白读书的重要性,说实话挺重要的,至少现在的我,不用迫于考研与学业的压力,可以静下心来,读读经典,读读人生。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前几天和朋友聊天中了解朋友a要离职,朋友b不理解,直说你在的可是事业单位,再熬一段时间就能在当地落户了,现在离开真...
    灵魂其实很感性阅读 5,086评论 0 1
  • 官方网站 : http://www.apuebook.com/ 下载官网提供源码包 解压 编译 发现错误 解决方案...
    王一航阅读 5,807评论 0 1
  • 我想丑得自信一些,像一早的太阳一样,
    x1x阅读 734评论 0 0
  • 昨天打电话叫妈妈帮忙拿快递,同事很惊讶地说:“你怎么和你妈妈讲话那么客气!”我一愣,完全没意识到,原来在大家潜意识...
    苏银淋阅读 3,269评论 2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