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更可不是“搞批发”

初来简书(虽然注册了好多年但是一直都没有使用),自我介绍一下,我是「张不愁」,(简书好像不能改名字了)我随便翻了翻推荐的内容,看到了大家的创作热情。作为简书的“小学生”,我本着谦虚谨慎的态度先学习大家在写作时的出发点,侧重什么,甚至是读者们喜欢什么(毕竟我也希望自己写的东西有更多人看)



简书朋友们,我发现现在大家喜欢讨论的一个核心词汇是:日更。

甚至官方活动里面也有日更活动来激励大家创作。日更自然有其积极的意义,而我本人对日更也有一些看法。

首先,日更能最大限度激发简书作者的创作热情和潜力,使简书创作环境达到一个繁荣的状态。不管是对于平台还是我们普通的作者(或写作爱好者)来说是双赢的。

我想,这是开发者最大的初衷吧。

但是,从我阅读的十几篇文章来看,日更带来的负面效应也很快凸显。我以为平台推荐给我的会是一些高质量的文章,让我有所获得,毕竟,作为读者,利用自己零散的时间来看文章,还是希望能够更新自己的知识,开拓自己的眼界。

可是,日更给本来就不是那么高产的作者带了无形的压力:不管有没有感悟,趣事,或者生活的困惑,都必须要写点东西。

整个简书成了“大型日记创作平台”了,而且是共享的“日记”。

紧接着,“日记”也记无可记,因为不是每天都能发生点什么值得记的事情。那么,“日记”逐渐趋于“流水账”,“流水账”篇幅凑不出,篇幅也日趋短小。

最后,实在没什么好写,流水都出不来,那还怎么“日更”,只好“日更”自己正在“日更”这件事。

写到这,我所表达的,绝不是我对简书作者有什么成见。

正相反,我是在为简友们担忧:当创作有了指标,成了任务,那么我们创作的初衷就没有意义了。

强拉数量的措施,必然会导致文章整体质量的下降。

我担心,以后我们几乎看不到什么文章,读罢之后,给人以或是震撼,或是强烈共鸣,或是醍醐灌顶。

作为读者,我们太需要这种文章了。

而作为作者,以前,写一篇文章,经过反复修改,注意每个措辞,核验有无错字,久了还会揣摩简友们的阅读需求和品味,从而构思下一篇作品。

可以说,每一篇文章都像是自己的孩子,有人夸奖孩子,做家长的心里别提有多开心了。

可是现在不同了,有些人为了日更粗制滥造,开始注水。他们开始不求质量,他们只要拿成就,他们只需要用十篇批发货来比过你最精心制作的一篇美文。

当然,本来就有人天生才思敏捷,文思泉涌,这是我所羡慕不来的,我看到他们的美文,同样恨不得催他们日更三篇。

所以,说到底,日更永远都不是任务,而是一种天赋。我期待着大量优秀的作者被发掘出来,走进我们的视线,为大家持续地产出。

最后,我是「张不愁」,有事思考,有时傻笑。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我是黑夜里大雨纷飞的人啊 1 “又到一年六月,有人笑有人哭,有人欢乐有人忧愁,有人惊喜有人失落,有的觉得收获满满有...
    陌忘宇阅读 12,717评论 28 53
  • 人工智能是什么?什么是人工智能?人工智能是未来发展的必然趋势吗?以后人工智能技术真的能达到电影里机器人的智能水平吗...
    ZLLZ阅读 9,366评论 0 5
  • 首先介绍下自己的背景: 我11年左右入市到现在,也差不多有4年时间,看过一些关于股票投资的书籍,对于巴菲特等股神的...
    瞎投资阅读 11,039评论 3 8
  • ![Flask](data:image/png;base64,iVBORw0KGgoAAAANSUhEUgAAAW...
    极客学院Wiki阅读 12,101评论 0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