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得与师说腹泻的辩证论治

总结与心得

腹泻一病多由脾虚湿盛,肠胃湿热,肝脾不和 脾肾阳虚等内因,或者肠胃积滞,外感寒热毒疫等外因所致。总的来说,泻下清稀,无味,顽固不化,属于虚症寒症;里急后重,泻下黏腻,腐臭,或脓血,属于实症热症。

具体辩证选方如下:

1.寒湿,外感寒邪,食积,多用藿香正气散。

2.脾胃虚弱,便如清水,多用七味白术散或者参苓白术散。

3.五更泄,属于脾肾阳虚,兼有肾阳虚衰之证,四神丸主之。

4.脾阳不振,下利清谷,便如水养,伴有疲乏短气等脾阳虚的症状,需用桂附理中汤。

另外,大蒜切碎温水冲服,可以散肠胃寒邪,用于受凉腹泻;白米粉炒焦,温水冲服可以温中固涩止泻。

5.肝气不舒,肝木乘脾土之腹泻,主要症状为腹痛而泄,泄后痛减,里急后重,因情志变化而加重减轻,要用痛泻要方,太上老李炙肝散。

6.泻下赤白,后中坠胀,长期腹泻,虚弱者,用方,真人养脏汤。

7.阴虚泻痢,肚脐下灼痛,伴有阴虚症状,舌红苔少脉细数者可以用驻车丸。

实症的泻痢有一下几种:

1.湿热伤中,里急后重,一泻千里,臭不可闻者,用葛芩连汤*

2.湿热伤中,津液亦伤者,用黄芩汤

3.肠胃食滞,纳呆,口中腐臭,苔厚腻者,用保和丸;兼有外感者,用枳实导滞丸。

4.湿阻中焦,苔白厚,用平胃散加味;口渴者用五苓散。

5.热燥阳明,热结旁流,肛门灼痛,口渴心烦者用承气汤,或者大柴胡,防风通圣散,表里双解。

6.蛔虫内扰,纳差消瘦,有虫斑者用乌梅丸,连理汤。

腹泻一症,不论湿热,寒湿,总有湿气中阻一症,脾主湿,湿困脾。故而,健脾除湿是腹泻的重要治则。茯苓白术两味药可以健脾利湿,最为对症,但是茯苓阴虚不可以用茯苓,利水更伤气阴。肝肾与脾胃的关系非常密切,也是导致腹泻的重要因素,白芍可以平肝止痛止泻,是肝木乘脾不可或缺的药物。姜附桂温阳和中,可以随症加减。败毒散宣肺气而止泻,是逆流挽舟之法,故治疗大小便疾病不能忽视肺的重要性。利小便可以实大便,也是重要的治疗方法,腹泻严重的可以在上述诸方之中加泽泻,车前子,效果很好。

师说:

有一种腹泻和个人习惯,职业,精神紧张有很大的关系,比如考试前腹泻数次;或者特殊职业,如外科手术医生,做手术前养成清理大小便的习惯,久而久之,就形成习惯性腹泻,百治不效者,需从心神不定,心阳不足论治,用桂甘龙牡汤,方能治愈。

还有一类,腹泻与便秘交替出现,属于胃肠功能紊乱,肠道平滑肌的收缩和舒张出现障碍,方用复原理乱汤。

七味白术散和参苓白术散用于病愈后的腹泻或者气阴两虚的腹泻,症见口渴,乏力等。用于脾阳不振的下利清谷力量较弱。

五更泄的辩证要点在于先醒后便还是有便意后醒来。先醒后便的不一定是五更泄,多半属于肺气不足,故而3-5点醒来,之后才有便意,这种情况要从肺气不足失眠论治,方用玉屏风合补阳还五汤。有便意而醒,伴有肾阳虚的症状,如形寒肢冷,腰膝酸软,才可以认为是五更泄,方用四神丸。

阴虚泻痢用驻车丸很少,用黄连阿胶鸡子汤较多,黄连,炒白术,木香,龟板为底方,熬好药汤后打入鸡蛋黄一枚,疗效很好。

平胃散辩证要点是舌苔白厚,有湿,虽然未必有食积,但是中焦湿阻必定会影响到气化,,故有必要加消食化积之要,如楂曲平胃散。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一、桂枝汤类方 1、桂枝汤 适应证: 12、太阳中风,阳浮而阴弱,阳浮者,热自发,阴弱者,汗自出,啬啬恶寒,淅淅...
    听莲阅读 3,364评论 1 6
  • A 安宫牛黄丸《温病条辨》 清热解毒,豁痰开窍 安宫牛黄开窍方,芩连栀郁朱雄黄,牛角珍珠冰麝箔,热闭心包功效良。 ...
    医徒行者阅读 9,526评论 0 2
  • -01- 茵茵的妈妈有严重的鼻炎,因为感冒的缘故变得更加厉害,前一天晚上鼻子憋的透不过气,张着口喘息,从口连着喉咙...
    王子貓阅读 189评论 2 2
  • HDOJ--C语言中文练习题链接 1.简介 具体请查看Lecture 1 - Introduce.pptx 在计算...
    Miibo阅读 229评论 0 0
  • 从2014年大学毕业后,我就慌慌乱乱的不知所措,并且一直找不到原因,我不知道我为何心慌,也不知道我该何去何从,直到...
    慧峰诺阅读 218评论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