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算他有过进入集体人格的追求,并且具有主导这个集体人格的力量,但是经历了众多曲折与尝试之后,最后的结果却是,他以极为宿命的方式又回归到当初的生命状态,以一种独立的人格再次沉浸在自己的思想世界之中。所谓那些外在的人际关系对于他而言显得那么的无关紧要,他的核心就是以“自我中心”为世界的视点,激发出更为深刻、更为感受、更为多样的创造力。所以他的中心并不在于任何外在的追求,而仅仅是把捉每个时刻下由“思力”催发而出的不可遏制地创造力。所以他的中心,只能是自我内在的中心。
在这样的生命状态下,他自觉地选择了独处,仅与他人维持着一种外在的关联就已足够多余了。他全部的精力,被一种蓬勃的创造力量所把持,又被自身天性的游离不定所搅扰。但他很确定,他几乎可以在人文社科中所有领域,提供新的创建。只要生命的时间与精力具有足够的充裕,一切都是水到渠成的结果。这似乎没有什么令人吃惊的因素,只是他生命自然的结果。
他分裂型的人格是由于种种先天与后天、内在与外在因素综合的结果,但是其中占据主导作用,却是先天的心理遗传特质与内在自我精神的追求————这样便造就了一种极为错综复杂的自我人格与不可遏制地创造力。并且自我被自觉地投进了自我设置的陷境之中,一条孤独、虚无、沮丧甚至悲观的DNA链条与另一链条完全相反的体验所重叠。变得十分的无能为力。
无论外在的经历,客观而言是多么的微不足道,但是对于这样的生命特质,足以惊涛骇浪、刻骨铭心了。无论自身十多年来所汲取的人类知识在饱学之士看来是多么地孤落寡闻,但是对于这样的生命特质而已足以厚积薄发、继往开来了。
虽然他,自知一切根本而言是“虚空中性”的,个体的任何孤芳自许都只是夜郎自大而已。但是他只是把握当下瞬间的那种自命不凡与创造的精神愉悦,他仅仅只是想要在极为短暂的当下维持着这样的生命体验。所以对一切未来的想象,都只是他为了当下的创造性的想象罢了,对于未来能否成为一种现实,都是无关宏旨的。
这个体,就成为了“虚妄”的中心主义者,与一切历史与世界进行着一种独立的对话与反思。历史与世界成为了个体自我下的反思文本,一种尼采的自我文本、一种黑格尔的自我文本,一种海德格尔的自我文本,甚至是一个苍劲悲凉的魏晋精神、一个豪迈淋漓的盛唐精神,一个风雅旷达的两宋精神。都被混杂在当下的仍活着的身体记忆之中,叙述出一系列新的文本。
这种财富,是多么需要形成一种不与常人的坚韧与容纳性的生命力,需要踏过几乎所能承受的全部历史精神。说其是一种厚重感,贴切地说是一种历史记忆加之个体生命的沉重感。他需要有所渠道加以宣泄与释放,需要暂时的洒脱与庸俗,不然任何积载了太多的思考与体验的生命个体都是无法承受的。个体的不易不仅仅需要为了个体的生存去应对在世的一切沉沦的生命情态,就是沉沦的生命情态,并不是对象本身。在这样沉沦的世俗的生命情态中度过,并拔离出来,还要去承受历史性的生命情态。这样的感受是如此五味杂陈与纷繁复杂。
一切对于他都可承受,因为他仍旧活着。无论何种体验与深思,都必然走向死亡,文本也有终结的时候。就算看起来多么的永恒,都是深刻地幻想。所以,一切最可珍贵的是他仍旧活着。就算写完这些之后,他再也毫无机会再看到之时,但他在写这些的过程中,仍旧是最具有价值的时刻。哪有什么比这种随手而至的财富,来得意义非凡呢。